沃尔沃S40这款车怎么样??同价位的还有什么车合适?

分类:沃尔沃S40

回复

共3条回复 我来回复
  • 338904
    338904 评论

    在说马3的性能前,我更愿意先说说这款车的国产坎坷路。2006年3月,马自达3正式走下了重庆长安福特马自达的生产线,并以17.98万元和16.98万元的价格出现在了热闹非凡的国内车市里。这个曾获过全球60多个奖项的小车虽然定价不低,但依旧是引人注目。然而好景不长,仅仅一个月后就传出了因为分配利益不均,厂方已经暂时停止生产这款车的消息。直至去年年底才又传出了马3复产的消息,此时距马3宣布停产已整整过去了半年。是什么让厂家如此被动地选择了停产呢?据了解,产销分离是诱发停产的表面原因,而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则是根本原因。当年马自达来中国时并没有建立自己的经销网络,而是跟谁合作就用谁的网络来卖车。而在和重庆的长安汽车合作前,马自达其实早已经与一汽有了合作,生产马自达6轿车。直到去年马3问世了,矛盾便爆发了出来,既然是重庆生产的车,但销售权却在一汽手中,这样产销分离的结构明显有悖于国家《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的规定,也不符合双方的利益诉求,于是就有了这场长达半年的利益纷争。 长时间的谈判已经让这款小车丧失了竞争的时机,在思域、速腾都已有了不错的市场作为后,马3再出江湖已经是颓势尽显,所以厂家便开始打价格战,复产后的马3除了均降1万元,同时还推出了售价为13.98万元和14.98万元两款低价车,希望能以此夺回一些失去的消费者。下面我们还是从技术角度分析一下马3的优势与不足吧。 ★优势点评 动力强劲。对于一款自重不足1.3吨的小车来说,配上一台2.0升111千瓦的发动机显然有些夸张,帕萨特1.8T的发动机输出功率也就不过如此。而厂家公布的9.2秒百公里加速时间看来也是有所保留的,因为在实际驾驶过程中,马3给我们带来的感官刺激远远要好于9秒。 对于手动挡的马3来说,入挡轻松,起步时离合器行程很短,动力传递直接,这些都很符合运动型轿车的特性,而且起步时的转速只要高过3000r/min就会发生响胎,令人有些亢奋。 操控出色。由于使用了前麦式独立悬挂、后多连杆式的悬架结构,所以马3在弯道中的征服欲丝毫不弱于其兄长马6。坐在包裹性不错的座椅中,看着一打到底的仪表指针,直接的联想就是暴走,而在赛道上的表现则进一步印证了我的想法。 和马6一样,马3无论是在入弯还是出弯时均能以较快的车速完成,即使是在急速绕桩测试时,车身也是表现得干净利落,可见这车的基础还是不错的。 外观时尚。源自马自达汽车新一代的设计理念,马3与马6有着惊人的相似处。当然,此前人们对马6的印象一直不错,所以接受起马3并不是件难事。 刚性不错。和我们以往驾驶的日系轿车有所不同,马3的整体刚性出色,有着一身硬骨头。即使在极限运动状态下也不会给人车体扭曲、难以承受的感觉。而在颠簸路面行驶时,车身的整体感也非常强,既没有发出的异响,也不会发生有些日系车车架松散的感觉。而偏硬的悬架调校也显示出了厂家对这款车的信心。 ★弱点分析 变速箱有待改进。既然厂家将马3定位为一部运动车型,那我们自然也要高标准严要求了。 对于5前速的手动挡马3来说,换挡机构的行程偏长,而且2挡和4挡的位置有些模糊,在快速操作时不够轻松,这点不能不说是调校上的一大遗憾。而自动挡的马3则匹配了4前速的手自一体变速器,其技术水平在时下已经不能算先进了,因为其主要竞争车型思域使用的都是5前速自变箱,速腾更是采用了6前速的Tiptronic自动变速箱,这点显然有些落人之后。 内饰粗糙。和同价位的日系车相比,马3的内饰绝对算不上精细,而且车内还有重重的塑料味儿,难免会给人留下档次不高的印象。 车身较轻。与所有日系车一样,马3单薄的车身一上高速略势就突显了出来。 配置单一。尽管复产后的马3多了两款车型,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暂时不可选装一些配置仍旧让人有些遗憾。

    1年前 0条评论
  • 232009
    232009 评论

    沃尔沃S40和大众的迈腾这两款车根本就属于不同档次的车型;比较的话自然是沃尔沃S40占优势了;但是如果从实用、实惠、性价比来讲应该选择迈腾;沃尔沃S40的价位还可以关注一下其它车型;车辆的购买是从车身性能、实际使用、乘坐、驾驶、操控、能耗、性价比等几个方面综合评定出来的;在此价位中各具特色才应属佼佼者;汽车的外形与内饰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根据自身的喜好选购就行;但是技术指标和整体性能就要综合评测、通盘考虑才行。购置汽车要考虑综合的因素, 汽车的购置绝对不同于其它商品,除了它自身产品要好之外还要兼顾到其它因素;在车辆的使用过程中,购置费用只不过刚刚占到四分之一罢了;大部分的开销都在后面的使用、维修、保养过程中。所以购置车辆时除了汽车本身的性能外还应该多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1、首先是看自己的用途(千万别说是‘开’);是做为代步工具、还是用于商务? 2、预算和价位;过高、过低都不宜;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实用性; 3、车辆的性能;安全、操控、能耗、维保成本等;4、生产厂家,这主要是看厂家的实力;别像国内某些企业,干个N年,销声匿迹了,倒霉的自然是消费者(目前此处几款汽车无此后顾之忧);5、维修、保养的日常费用;三滤及常用零件、配件的价格;维修保养技术力量与方便性;6、市场占有率;有的产品本身是好东西,但是市场占有率极低,别的产品还好凑合,汽车绝对不行(普桑、捷达车型陈陋,但仍然能畅销,就是例证);因为它不是三年、两年的易耗品,五年后找不到配件的车别说自用,连二手车都卖不上价。

    1年前 0条评论
  • 237989
    237989 评论

    很好 有A4 bmw3 萨博什么来着?

    1年前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