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奇挑战者缺点
-
3186781 评论
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 对一个企业来说,产品质量极为重要。它不仅关系到企业形象及产品形象,而且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销售市场和经济效益。质量是产品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竞争力的保证。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对产品来说,不是100分就是0分。”话虽简单,却蕴藏着深刻的道理。100件产品,99件质量过硬,只有1件是次品,则意味着产品将100%失去市场的竞争力。因为市场上没有1%的侥幸。任何产品,只要存在一丝一毫的质量问题,都意味着失败。可谓是“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东芝笔记本的小问题导致其在美国赔偿10亿美元,福特公司因凡士通轮胎问题尝到了巨额亏损的滋味;而可口可乐一度在比利时和法国遭禁销。在中国,据统计如果只有99%的质量合格,那就意味着每小时丢失两万封信,每天有两架飞机发生事故,每年医院开错超过20万单的药方。 人类的历史,充满着由于“质量差不多先生”而造成的可怕惨剧。 1986年1月28日,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船刚升空就发生了爆炸事件,包括两名女宇航员在内的七名宇航员在这次事故中罹难。调查的结果显示,事故是因一个O形密封圈质量失效所致。失效的密封圈使炽热的气体点燃了外部燃料罐中的燃料。这次事件是人类航天史上最严重的一次载人航天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2亿美元,并使航天飞机停飞近三年。 同样在我们锻造公司也有人面对工作质量总是将“差不多”这样的话语挂在嘴边,打包不方正,差不多就行了;检验疵点没标识,差不多就行了;管理人员检查考核不认真,差不多就行了;不肯算细账,质量差点、成本高点、价格低点、利润少点,差不多就行了;遇事不肯斤斤计较,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对人对己差不多就行了。其结果是工作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产品送到客户手上,不是退货,就是索赔,使工厂失去客户,丢掉市场。在这种意识的作用下,工作自然会出一些漏子,而当问题出现后,又总是给自己找借口:“不就是车小了一个丝吗?又影响不了大局,差不多就行了!”、“不就是磕碰了一下吗,又不明显,差不多就行了。”、“不就是有点毛刺吗,已经打磨过,差不多就行了。”如此等等。但“差不多”有时会差很多,无论是相差0.1毫米还是0.1秒,虽毫厘之差,却谬之千里!竞技场上,冠军与亚军的区别,有时小到肉眼无法判断。短跑第一名与第二名有时可能相差0.01秒;赛马第一匹马与第二匹马可能相差仅半个马鼻子,几厘米而已。但是,冠军与亚军所获得的荣誉与财富却是天壤之别,全世界的目光只会聚焦在冠军身上。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质量总是可以允许存在一个AQL值(可接受质量水平),那就意味着我们做任何事总是有个偏差。假如每一道工序都可允许0.1%的不合格率,那么一个流程(假设由100道工序组成)结束后产品的不合格率就会有37%。这就是我们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故事。如果我们的工作每天可以允许1个偏差,那么一个庞大的公司可以经得起多少个1%的偏差?凡事差不多就可以了,问题就是这个“差不多”真的就是差不多吗?其实“差不多”意味着差很多。 1993年,通用汽车公司回收约50万辆1987-1991年间生产的小汽车,原因是这批车的引擎头垫片有缺陷;克莱斯勒公司因燃料泵问题回收了3.5万辆1991型号的道奇兰姆车,回收汽车侵蚀掉大量的利润;丰田公司对回收汽车的修理耗费12.4亿美元,通用汽车公司则为1992年的回收小汽车耗资达2亿美元。 通用电器公司的研究表明,生产前发现质量问题并加以纠正所花的成本只有0.003美元;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并予以解决则需30美元;产品售出后才发现并加以改正需花费300美元。 奔驰汽车是高质量、高档次、高地位的象征,它不仅已成为社会名流必备的工具,甚至许多国家都采用奔驰汽车作为外交用车的标准车辆,“奔驰”已成了名副其实的名牌。“奔驰”有如此的品牌号召力,真正的法宝是它的高质量。质量是取胜的关键。 奔驰汽车就是凭借对细节检查的不放松,生产出了高品质的产品。该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实现高质量就是要对产品的所有零件的细节进行检验。为了杜绝细微的质量问题,奔驰公司对于外厂加工的零部件,一箱里只要有一个不合格,就会把这箱零部件全部退回。按照传统的管理观念,存在一定的缺陷率是很正常的,可是这并不符合细节管理的精神。奔驰公司采取了“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走一个”的细节管理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杜绝了低质量产品的出 厂。 奔驰汽车的事例告诉我们,正是这种细心、细致、细工、细活,才造就了精细的产品,也正是由于这种细小的差别,才导致了精细产品的独到之处,保证了企业的基业长青。 对于有些职员,一旦领导抓得紧些,质量就好些;一旦领导一段时间没有强调,质量就走下坡路。在质量问题上,车间很多操作工往往还停留在“要我做”的阶段,没有达到“我要做”的境界。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让质量观念深入人心,并把它作为工作的最高原则,甚至要成为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把质量当成一种信仰,就是要追求产品百分之百的合格。有人可能就说了,产品百分之百的合格是做不到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种思维并不能成为我们不进步的理由。 在有些人看来,要达到“质量百分百”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偏差率。我们假设一下,如手术事故率不能超过百分之几,邮递错投率不能超过百分之几等标准。但当你躺在手术台上准备接受手术时,你会允许手术事故率的那百分之几发生在自己身上吗?你当然不会愿意这个不幸发生在你的身上,你要的是百分之百的安全系数。那么,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在产品质量上,你为什么不去想想如何做到“质量百分百”呢? 又有一些人解决质量问题,只是把问题从系统的一个部分推移到另一个部分,或者只是完成一个大问题里面的一小部分,并没有从实质上去解决质量问题。比如,车间里的某台机器坏了,负责维修的师傅只是做一下最简单的检查,只要机器能正常运转了,他们就停止对机器做一次彻底清查,只有当机器完全不能运转了,才会引起人们的警觉。这种只满足于小修小补的态度如果不转变,将会给公司和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 当今时代,公司与公司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只要职工在工作中不用心,有一丁点儿不负责任,就有可能导致整个企业蒙受巨大损失。 以转向节生产专线为例,公司生产转向节,是一环扣一环,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单说生产这一块,从圆钢采购、下料到包装有多少道工序,有多少人在付出艰辛的劳动?不管在哪道工序因质量卡住了,产品都出不了公司大门,进不了市场。有一个人工作不认真、质量意识不强,他的那一道工序没做好,转向节就可能成为次品,其他人付出的艰辛劳动就可能都是白干。 质量是产品生产出来以后所呈现的结果。有的人错误地认为:质量是检验出来的。从过程管理的角度来看,质量绝对不是检验出来的,质量应该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懂得这一点,就会明白为什么有些车间质量人员一大堆,而且整天忙得要死,产品质量却一直未见提高的原因了。 用心工作,用心完成自己的工作质量,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敷衍工作,最大的受害者也必定是自己。大部分人总是在渴望自己能得到提升,能得到加薪,但却在工作中依旧抱着为老板打工,只是完成任务,甚至敷衍、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似乎他们并不知道职位的晋升是建立在忠实履行日常工作,用心做好每一件事的基础上的。只有尽职尽责、尽善尽美、用心做好目前的工作,才能使你获得价值的提升。 最后,我想劝诫一下“质量差不多先生”,“精益求精”是一种品质、一种能力、一种素养、一种要求。成功的人生源于对“精”的追求,一个人有了“精”的理念,就会有“精”的追求、“精”的目标、“精”的行动,就一定会出成果、出精品,脱颖而出,就一定会出类拔萃成人才,赢得成功人生。
1年前 -
214865681 评论
对于野马、大黄蜂、挑战者来说,他们各有优缺点:福特野马GT是美系车中操控最好的选择之一,野马非常愿意在弯道中行走,在倍耐力P Zero高性能轮胎的帮助下获得了充足的抓地力。油门、制动和离合器踏板的位置设计都令人满意,很适合做跟趾动作。五前速手动变速箱换挡轻巧准确,相比大黄蜂和挑战者的Tremec 6060手动变速箱更讨人喜欢。野马的这台V8发动机运转顺滑,315 hp的动力输出可轻松应对1621千克的车身。即使测试路面并不理想,但轮胎总是紧咬地面,因此我们可以很放心的调控V8的雄厚扭矩,加上野马的转向灵敏易控,比挑战者和大黄蜂更容易拉高车速。道奇挑战者的方向盘大得如同游艇舵盘一般,R/T偏软的悬架设定令车身出现过多的侧倾和摇晃,制动、转向或者大力踩下油门都会对车身姿态造成过多影响。尽管挑战者的这种车身特性拥有良好的预见性,但在紧急情况下调整方向和车身动态却并不容易。固特异Eagle RS-A轮胎的表现远不及对手的倍耐力P Zero,你甚至可以在极限状态下感受到胎肩的颤动。挑战者在弯道中容易出现转向不足,制动系统也是三辆车中表现最差的。多弯的测试路段并不适合挑战者,但它擅长于高速巡航,厚实的座椅带来非常棒的舒适性。5.7升V8 Hemi发动机工作顺畅,悦耳的运转声有选择性的传进车厢内,令人陶醉。驾驶员脚部空间有些狭窄,偏高的制动踏板与油门踏板相隔太远,不适于做跟趾动作。
1年前 -
32184212 评论
我自己就是肌肉车的车主,我对肌肉车有着浓厚的感情,因为肌肉车是真正的男人车。 对于野马、大黄蜂、挑战者来说,他们各有优缺点: 福特野马GT是美系车中操控最好的选择之一,野马非常愿意在弯道中行走,在倍耐力P Zero高性能轮胎的帮助下获得了充足的抓地力。油门、制动和离合器踏板的位置设计都令人满意,很适合做跟趾动作。五前速手动变速箱换挡轻巧准确,相比大黄蜂和挑战者的Tremec 6060手动变速箱更讨人喜欢。野马的这台V8发动机运转顺滑,315 hp的动力输出可轻松应对1621千克的车身。即使测试路面并不理想,但轮胎总是紧咬地面,因此我们可以很放心的调控V8的雄厚扭矩,加上野马的转向灵敏易控,比挑战者和大黄蜂更容易拉高车速。 道奇挑战者的方向盘大得如同游艇舵盘一般,R/T偏软的悬架设定令车身出现过多的侧倾和摇晃,制动、转向或者大力踩下油门都会对车身姿态造成过多影响。尽管挑战者的这种车身特性拥有良好的预见性,但在紧急情况下调整方向和车身动态却并不容易。固特异Eagle RS-A轮胎的表现远不及对手的倍耐力P Zero,你甚至可以在极限状态下感受到胎肩的颤动。挑战者在弯道中容易出现转向不足,制动系统也是三辆车中表现最差的。多弯的测试路段并不适合挑战者,但它擅长于高速巡航,厚实的座椅带来非常棒的舒适性。5.7升V8 Hemi发动机工作顺畅,悦耳的运转声有选择性的传进车厢内,令人陶醉。驾驶员脚部空间有些狭窄,偏高的制动踏板与油门踏板相隔太远,不适于做跟趾动作。 与大黄蜂相比,挑战者也要宽敞四分之一还多。在笔直的高速公路巡航,挑战者会提高极佳的舒适度。但在崎岖的山路上,不得不因为车身摇摆幅度太大而收紧油门,V8发动机无处发挥,只能小心翼翼的前行。在极力控制车速时,你会发现挑战者的制动系统非常脆弱,需要留出更长的制动距离。此外,挑战者1884千克的整备质量相比大黄蜂SS多出134千克,相比野马多出263千克,这也是挑战者的操控性不及两位对手的重要原因。 雪佛兰大黄蜂的这台V8发动机的动力输出非常线性,转向的速度比野马更慢一些,但也很准确并且具有预见性。抬起离合器踏板时,接合动作来得很快,如果速度稍快会导致发动机熄火。大黄蜂的操控安全性颇高,即使在不良路面,倍耐力轮胎的抓地力也很强。极限到来时大黄蜂会表现为转向不足,补救起来并不困难。后轮可以承受很大的扭矩而不会出现打滑,大黄蜂的循迹能力值得一赞,即使弯道中有些凹凸,大黄蜂的车速也能轻松压过挑战者和野马。 由于大黄蜂是新近推出的车型,因此我们对它的要求要比野马和挑战者更高一些。大黄蜂的离合器特性不太容易掌控,由于接合点比较模糊,容易导致发动机出现熄火。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相比野马足足多出111 hp,透进座舱内的噪音却比野马要小。但论及转向清晰度,大黄蜂就比野马逊色许多。在车身在弯道中的稳定性,大黄蜂介于野马和挑战者之间,没有挑战者那种夸张的摆动,但又与野马的稳定感有些距离。在一些欠缺抓地力的弯道中,野马虽然能灵巧的杀进弯心,但随后便开始紧张起来,甚至出现侧滑。大黄蜂的进弯动作不及野马流畅,但却拥有更高的极限,车身动态表现更趋成熟。
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