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来一片蓝天 博世现代清洁柴油技术

   汽车点评·技术解析·原创

    柴油技术在过去的一百年时间里,不断地革新、进化,如今柴油发动机已经变得越来越经济、清洁、动力强劲,尤其是最近二十年间,柴油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噪音方面,震动,包括驾乘的舒适型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改善。在欧洲市场,百分之八十新注册的SUV为柴油车。在中国,柴油车型的应用已成为当下汽车企业实现第四阶段油耗限值的切实有效的途径。下面就由点评君来和大家聊聊博世的清洁柴油技术…

还未来一片蓝天 博世现代清洁柴油技术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柴油引擎的发展史。在1886年德国的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三轮汽车并申请了专利,从此开启了内燃机时代。1892年德国发明家鲁道夫·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发动机,为了纪念这位发明家,柴油的英文Diesel正是他的姓氏。

还未来一片蓝天 博世现代清洁柴油技术

△ 第二年,位于德国奥古斯堡的MAN公司根据这一项专利制造出来世界上第一台柴油发动机原型,并取名叫“狄塞尔(DIESEL)”发动机。

还未来一片蓝天 博世现代清洁柴油技术

    好了,说了这么多过去的事情。也该让我们回到现实中来,看看现在的柴油技术到底发展到了什么一个情况。我们先来看看西欧新注册柴油乘用车比例:

还未来一片蓝天 博世现代清洁柴油技术

    这张图表示了在西欧新注册的柴油乘用车的比例。众所周知,西欧是目前全球柴油乘用车比例最高的一个,实际上在西欧柴油车的比例并不是一开始就非常高。1985年到1997年,西欧的柴油乘车比例一直是在25%以下的,而1997年共轨系统的引进和量产,使得很多困扰柴油轿车的问题,比如噪音、震动,以及排放等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使得柴油乘用车从1997年至今形成了持续的、稳定的、快速的增长。现在西欧柴油乘用车比例已经达到了50%以上,在一些国家,比如说法国、西班牙,柴油乘用车的比例已经达到70%以上。因此,西欧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柴油车大陆了

还未来一片蓝天 博世现代清洁柴油技术

△ 与其他的燃油系统不同,在共轨系统中,压力的产生和燃油的喷射过程是相互独立的,你可以设计喷油程序,可以让喷油变得更加的灵活,因此研制出的发动机动力强劲,运转平顺,而且油耗更低。

   关于共轨系统,请大家看这三张照片,最左边的这张照片,大家可以看共轨系统在一个小轿车上处于一个什么位置,它是在引擎盖下方、和发动机紧密关联的。中间的这个图就是共轨系统的系统图,我们说它是由四大核心部件构成,最前面的是喷油器,上面连接的是高压的油轨,我们也叫它共轨,连到右边这是一个高压泵,负责将柴油增压并输送到轨中。最右边这个长方形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电控单元,它是共轨系统的大脑,能够精确控制共轨系统的各种操作。

还未来一片蓝天 博世现代清洁柴油技术

还未来一片蓝天 博世现代清洁柴油技术

    这里我们对比了1990年代传统的柴油发动机的颗粒物排放和现代柴油机的颗粒物排放,大家从图中的点就可以看到,与90年代柴油发动机相比,现代柴油发动机排放出的颗粒物降低了98%左右,接近于几乎没有的水平。

还未来一片蓝天 博世现代清洁柴油技术

   通过这张图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我们的柴油乘用车在整个乘用车比例当中还是非常的低,不到1%。欧洲柴油车的比例则一直维持在50%以上,反观我们的邻国韩国2011年来,它的新注册的柴油乘用车的比例维持在20%左右,而经过了三年的发展,到了2014年,它的比例已经达到了35%以上,到37%38%的样子了。

原创文章,作者:王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12608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2条)

  • Wingne
    Wingne 2015年7月29日 上午7:49

    天朝最喜欢推卸责任,而且一推就是半个世纪,出了北京,到了河北省什么油都不好

  • Wingne
    Wingne 2015年7月29日 上午7:49

    可能花生油都是假的

  • lipeizhiai
    lipeizhiai 2015年7月29日 上午8:56

    恩 技术越来越先进了

  • testgear
    testgear 2015年7月29日 上午10:00

    天朝呢

  • vvno1023
    vvno1023 2015年7月29日 上午10:09

    天朝真有人钻空子啊!没办法!

  • kaka钟
    kaka钟 2015年7月29日 上午10:17

    哈哈,楼下的,可能花生油都是假的

  • 雪候鸟LIU
    雪候鸟LIU 2015年7月29日 上午11:09

    说的是呢

  • evelyne
    evelyne 2015年7月29日 下午12:21

    不但贵而且质量也不好

  • larance
    larance 2015年7月29日 下午1:56

    油品质量真的可以??

  • alfa147
    alfa147 2015年7月29日 下午2:03

    可惜我大柴油了

  • alfa147
    alfa147 2015年7月29日 下午2:03

    狄赛尔其实很悲剧的

  • 幸福一生2015
    幸福一生2015 2015年7月29日 下午2:34

    时代在进步

  • 豌豆芽
    豌豆芽 2015年7月29日 下午2:51

    中国份额占得好低

  • 匿名
    匿名 2015年7月29日 下午3:26

    慢慢来吧

  • xycookies0511
    xycookies0511 2015年7月29日 下午3:35

    也许未来会有好转

  • 微笑铭铭
    微笑铭铭 2015年7月29日 下午3:54

    感觉相对还是电的靠谱

  • 思大大
    思大大 2015年7月29日 下午4:03

    柴油车做好了也挺适合家用的

  • 思大大
    思大大 2015年7月29日 下午4:04

    北京对柴油车各种限制啊

  • porscherr
    porscherr 2015年7月29日 下午4:14

    首先我们要有质量比较好的柴油才行

  • porscherr
    porscherr 2015年7月29日 下午4:14

    欧洲市场的柴油技术以及非常成熟,大家都在用,包括代步家轿

  • ArzueBLFA
    ArzueBLFA 2015年7月29日 下午4:18

    这点同意!

  • ArzueBLFA
    ArzueBLFA 2015年7月29日 下午4:18

    柴油机的热效率以及油耗都要比汽油机好的多啊!震动噪音的问题现在以及优化的好多了,还有就是共轨喷射!

  • Huayra
    Huayra 2015年7月29日 下午4:18

    没错。。

  • GolfMK2
    GolfMK2 2015年7月29日 下午4:27

    博世的技术绝对是NB的

  • 小水冰冰
    小水冰冰 2015年7月29日 下午4:33

    博世还是牛逼啊

  • stenly
    stenly 2015年7月29日 下午5:27

    国内柴油什么时候能解禁啊?

  • Wingne
    Wingne 2015年7月30日 上午8:14

    是北京的

  • 匿名
    匿名 2015年11月14日 下午3:35

    别买完了过2年说不符合环保标准在给换成黄标的了,那找谁说理去呀

  • 匿名
    匿名 2016年12月8日 下午3:50

    与90年代柴油发动机相比,现代柴油发动机排放出的颗粒物降低了98%左右,污染空气接近于几乎没有的水平。农产品为原料生产汽油、柴油替代所有燃油,可以价格稳定,全国统一。

  • 匿名
    匿名 2016年12月8日 下午3:56

    交通要道处、大城市的加油站应提供三种汽油牌号、二种柴油牌号。燃油品质牌号准确,车辆排放的尾气污染物将大大的降低; 发动机是提供动力,燃油的品质和污染物的排放联系很大,加准确的燃油牌号,可污染降低。

  • 匿名
    匿名 2016年12月8日 下午3:57

    我国已经生产销售乙醇汽油,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为:GB18351–2004(汽车乙醇汽油),汽车乙醇汽油分为90号、93号、95号、97号,水分含量不大于0.2%。

    柴油发动机不用点火,依靠压缩燃爆,使车辆行使。
    点火系统,发动机的点火系统是发动机中易损耗的零部件,火花塞需要在规定的行使距离内及时保养更换,点火需要电子零部件,电压电流不断的开和关,在四冲程汽油发动机在点火一次开关一次,开关次数每分钟约有1OOO次以上,属于易损的部件。

  • 匿名
    匿名 2016年12月8日 下午3:58

    柴油机不用点火系统,发电机设备和电瓶设备的损耗低,维护量就会减少,维护保养的费用就会下降。
    没有点火系统,就没有火花塞和点火系统维护保养的费用,除了更换机油,柴油汽车可以说是免维护汽车。
    柴油发动机中其他的部件和汽油发动机基本一致。

    种植植物生物燃油替代石油会成为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替代燃油是稳定国内市场销售用油的价格的基础,应全国价格稳定统一。
    农业种植植物生物燃油替代石油会成为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农业以土地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须在广袤的土地上展开农业生产,土地便成为农业中不可代替的生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