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点评·新闻·原创】
近两年,汽车界比较流行“无人驾驶”,甚至还有靠意念驾驶的“脑控技术”。这些黑科技虽然很酷,但目前对老百姓而言似乎没什么卵用。那为什么厂商还愿意砸钱开发这种“然并卵”呢?笔者来给大家分析下。
如果说媒体要“内容为王”的话,汽车主机厂就需“技术为王”。倘若您关心自主品牌,就会发现混得好的都是那些拥有核心技术的品牌,比如长城、比亚迪、吉利、长安等。
在它们当中,长城的车表现比较均衡,综合品质强;比亚迪是出名的技术流,专攻电动好多年;吉利因收购了沃尔沃,少奋斗了十年;而长安因招了意大利专业设计人才,所以拥有较强的外观设计能力……总之,他们各有看家本领。
纵使这样,这些实力较强的自主品牌依然不会松懈,因为“止步不前”就意味着死亡。因此他们将眼光放远的,储备一些前沿的“防身术”。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智能化和新能源,但后者当下比较火热,大大小小的厂商都参与进来,已不再新鲜。只剩下“智能化”最能体现一家车企的科技实力了,这其中就包括了脑控/无人驾驶。
先说说无人驾驶,很多人觉得它距离我们很遥远。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知道,自动驾驶功能已经普及到家用车上,最常见的就是ACC自动跟车巡航、自动泊车、遥控停车等,当这些不同分工的功能连接在一起,就成了“无人驾驶”。
因此,最常见的“无人驾驶”=ACC自动跟车系统(得跑起来) + 360°全景影像(相当于一双眼睛) + GPS实时导航(有方向地跑)+ 自动刹车功能(该停就停)。
笔者就在上周长城科技节上,体验了一辆配备无人驾驶功能的哈弗H7,下面献上视频:
哈弗工程师称,它们的无人驾驶车还不能实现避让,但笔者认为那比较好实现,只要在车身四周布满雷达和探测器,并连接到智能系统上即可。长城目前展示的只是一种成果,距离量产有些距离。
除了无人驾驶,脑控驾驶也是长城的一大技术亮点,即您可以用意念来开车。大概步骤是:
1、先给头罩充满电;
2、带上头罩(需要在触点涂上导电液),头不能涂发胶等影响脑信号传递的介质,以确保头部各个信号传递点系统都能识别上;
3、如果第一次驾驶的话,先要经过“培训”。即对着电脑进行模拟练习,你必须想出“向前走”、“向后走”、“刹车”、“左/右转”四种电脑能识别的脑电波来。目前还有点复杂,因为不是每个人的情况都一样,脑子灵活的人跟迟钝点的人有较明显的区别。
4、当电脑系统记录下四种您试验成功的脑电波后,便切换到汽车驾驶上。
5、然后就可以上路啦,您可以完全不用手,真正用“意念”开车了。但按目前的技术看,驾车中仍不能分心,否则后果很严重。
准确地说,脑控驾驶还不属于无人驾驶,但确实是一项非常前沿的技术,有点类似《星球大战》里绝地武士用原力控制物品的感觉。目前国内独有长城一家拥有这技术,它是跟南开大学联合研发的。
可是,由于长城演示这两项技术,都具有一些bug,而且是关系到生命的bug,因此短期内难以普及。但正像笔者在前面所说,它们宁愿趁早掌握一项前沿技术,也不愿等到其他人都掌握了,再去抄袭人家,因为这样会很被动,永远被牵着鼻子走。
长城董事长魏建军也说过,衡量一家车企是否优秀,就看他是否掌握别人没有的核心技术。笔者想他确实道出一些车企研发“然并卵”技术的心声。
原创文章,作者:陈宇珣,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1283496/
评论列表(30条)
终归要靠人
极光剑
大富豪
沃尔沃
慢慢来
看看得了
找个司机挺靠谱
总感觉坑人
还是自己开放心
不小心想到漂移怎么破
哈哈 不错
脑控太牛逼了
这黑科技还处于萌芽阶段
综合来看还是自动驾驶吧,脑控真的然并卵啊
头罩是治疗的!
万一我想的一个词和前进正好是相似的,但我当时是处于停车状态 是不是很危险啊
这个 。。。。。靠意念 真挺吓人的
还是自己开靠谱
这…
有点意思
还是自己开吧
那必须的,所以没量产嘛
对
没有这个功能
这都靠谱吗
这么下去,开车是越来越没意思了
想听歌都没法听了呀,倒车的时候听国歌受干扰怎么办?前进,前进,前进进。。。
这么吊,是否发明个眼睛控制的汽车,眼睛看哪里,车就去哪里。太牛了。单这些和车又有什么关系呢。还是把发动机变速箱改进改进吧
没错,键盘车神,就像卡西欧研发那个哼着曲子自己出谱子的软件一样,哎
我喜欢驾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