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首先非常感谢北汽新能源金新部长来参加58同城汽车和汽车点评联合的专访,首先还是请您介绍在这次广州车展北汽新能源带来哪些新技术和新产品?
金新:58同城和汽车点评网友们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在直播间见到老朋友了。先介绍这次带来最新的产品和技术,刚刚的发布会发布了我们的一个技术品牌叫i-link智能网联,它是一个智能网联的品牌,集合车联网、互联网、电网和充电网一体的智能化互联的移动段战略性的品牌。同时我们发布了一款新车,是EU260,这是北汽新能源第一款进入了纯电动的A级市场的一款车型,它的续航里程高达260公里。
主持人:通过此次发布会我们了解到北汽EU260可以持续续航260公里,您能否介绍一下,与以前我们的纯电动的产品相比,EU260在技术层面有哪些更新和提升?
金新:这个话题我特别愿意回答,EU260表面看是260公里续航里程的提升,在这级别里,他是标杆,第一名,其他的车型基本是200公里左右。北汽新能源通过差不多6年的积累之后,到现在做出这一款车型,它背后做了很多别人看不到的文章,比如说对安全性的理解,以前说对传统车的理解说安全就是多少个气囊,板材够不够厚,激光焊接。通过六年的实验,我们对于电控,我们对于增加了电池的重量车身架构,电池布置,以及对于安全碰撞等等战略性的设计在这款车里面,所以我觉得,都说纯电动车要颠覆传统汽车,怎么颠覆?其实在这款车上初步的端倪可以看出来。
主持人:北京地区虽然限牌,但后续出台的一些政策其实解决了很多人购车的问题,短时间造成了我们E系列在这个市场上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未来的发展,是否各地政府的政策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金新:可以说新能源车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是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前一段时间我们内部也算了一下,近期,包括克强总理,差不多有十一、十二次在重要的会议提到了新能源车,促进新能源车的发展,可以说国家把新能源车的发展作为产业性的中央的支持行业。各个地方政府也根据各自的地方特点出台了不同的政策,大家都希望通过新能源车推广解决几个问题,包括环境问题,能源消耗问题,真正解决消费者出行的问题。所以我认为,现在这个时点来说,多给一些政策,发展一个新的行业,可能国家也好,地方也好可能是政策的导向。
主持人:现在市场是供不应求的状态,另外一个矛盾就是,对于产能的要求会更高,未来在产能方面有什么样的计划?
金新:前几年我是做传统的汽车品牌,那时候做传统汽车品牌碰到过很多购车供不应求的问题,而现在到了新能源行业里,加入北汽新能源之后,碰到这个行业的发展,也是供不应求。其实这个产能的问题永远是要提前的,不管是新能源车还是传统企业,对于北汽新能源早就有了很多的布局。首先是生产基地,之前有北京的基地,今年青岛的基地已经投产,包括在广州增城,江苏,我们利用北汽集团很多生产的能力,对于北汽新能源自身来说是轻资产,更多的是利用其他的产能来迅速的提升自己供给,这是我们的战略和思路。供给方面对于北汽新能源不是太大的问题。
主持人: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讲,之前北汽新能源EU220投放到出租车的市场上,这款车您觉得怎么样?
金新:这个话题要好好说一下。EU220是今天发布的EU260的兄弟,但是他们的充电模式是不一样的,EU220作为出租车,全球首次尝试了换电模式,我们和中石化合作,现在有了一个换电的设备,可以实现三分钟换电。解决了很多出租车司机的痛点,如果光是开纯电动车,一充电几个小时,耽误他的收益,开燃油车,运行成本又很高,换电三分钟,运行成本还低,每天差不多换2-3次电能够保持运行。
主持人: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北汽新能源一直在推广智能充电立体车库,这方面对于大部分用户,包括一些消费者,大家都是比较模糊的含义。
金新:其实这方面的启发,主要来自于一些类似于日本和香港的地区,因为他们人口多,面积小,资源少。对于新能源车,怎么让更多的使用者找到充电的地方,然后再同样的一块地方最大化的利用,这是我们思考的方向。智能充电立体车库是由于这个思考应运而生的,我们现在是第一个智能充电立体车库,差不多是在传统的车位,八个车位的空间,现在同时满足34辆纯电动车的充电,基本上只要搜索到附近有充电点,到这之后,基本上能提供你充电。而不像单一的充电桩你还要等时间。
主持人:这两天北京的天气气侯非常差,新能源企业能提供更环保的、更节能的产品,我也希望我们的产品给更多的城市,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这次采访,谢谢。
金新:谢谢。
原创文章,作者:张漪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131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