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宝马集团董事长科鲁格先生(Mr.Harald Kruger)正式对外公布了宝马集团全新的“第一战略”,志在未来十年中宝马集团可以继续引领高端车市场。战略内容中包括新产品规划(包含拓展i系列产品序列)、全新的宝马iNEXT科技新标准以及盈利目标等内容。其中有两个点比较值得关注,一个是董事长已经确定要推出X7,另一个是宝马的发展重心变化。本文也就这两点进行分析,其中包含些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前不久,网上热传一张“奔驰为宝马庆生100周年”的图片,其中就写到奔驰感谢宝马一直以来的竞争之类的话,由此看出,宝马跟奔驰是一对真正的冤家。从两者现有乘用车产品线上看,基本能找到相互竞争的产品,比如1系对A级、2系旅行车对B级、3系对C级、4系对C级Coupe、5系对E级、6系对CLS级、7系对S级等。可以说,双方都密切关注着对方即将推出的新品,并会很快用实际行动做出回应。
但宝马并不那么在意奔驰的三款车,一款是R级,第二款为G级,第三款是GLS级(原GL级)。先说R级,宝马一直都没推出对应的竞品,也许它认为这种高端旅行车不会有什么市场,而结果证明了宝马的明知决策——连奔驰也把R级停掉了;再说G级,宝马之所以没推出类似竞品,是因为G是奔驰独有的符号,宝马自然不会盲目跟风搞个复古硬派越野车来;但对于已经换了两代的GLS,宝马还没有相应竞品,令人纳闷。
那为何宝马迟迟不推出奔驰GLS的竞品?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1、宝马优先补充运动特色的产品。奔驰是在2006年推出GL级的,按照汽车制造业普遍规则,车企提前四年就开始立项了,这意味着奔驰最晚在2002年就决定做全尺寸SUV的项目。
那么,2002年的宝马处于什么境地?当时宝马刚卖掉MG罗孚和路虎才两年,要知道这几个英国品牌曾经让宝马亏损了40多亿美元,最后宝马迫不得已才以象征性的10英镑送给英国凤凰投资控股公司,同时还答应提供4.27亿英镑的长期无息贷款。因为MG罗孚和路虎曾拖累了宝马,导致多个项目搁浅,所以宝马在产品线上还有待完善和细分。
在2000年-2002年期间,奔驰的产品阵容已相当完整,有A级、C级、CLK级、E级、S级、ML级、G级、SLK级、SL级、CL级,其中有两款SUV和四款跑车(Coupe也算进去);而同时期宝马的产品只有3系(含Compact车型)、5系、7系、X5,由此看出这个宣称自己运动的品牌却没有几款特色的运动车型,即使是M系也只有M3、M5,可选择性较少。所以那个时期的宝马,当务之急是完善自己的产品线,使自己具备跟奔驰抗衡的实力。
宝马欲先巩固老客户,再慢慢拓展新客户。而宝马的老客户大多是奔着它的操控而来的,从它的广告标语(Slogen)就能看出:针对全球市场的是“Sheer Driving Pleasure”(纯粹驾驶乐趣),针对美国市场的是“The Ultimate Driving Machine”(终极驾驶机器),针对加拿大市场的是“The Ultimate Driving Experience”(终极驾驶体验)。总之,宝马一如既往得把自己定位成为了操控而诞生的品牌,优先推出符合这定位的产品再考虑别的。
如果宝马从2002年立项,我们来看它在2006年新增的产品,多了1系、6系、X3、Z4,除了X3是SUV,其余都是后驱车,6系、Z4是跑车,由此看出宝马的确优先扩展富有驾驶乐趣的产品。再看2006年至今,宝马又新增了2系、4系、X1、X4、X6、i3、i8,并给旗下所有车型都提供运动套件可选。宝马花了十几年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现在产品线已经完善得差不多了,车型款式并不比奔驰的产品少多少。但目前看来,乘用车方面还少了全尺寸SUV。
因此,当宝马认为是时候增加X7车型了。虽然X7还没有多少消息,但笔者估计它跟奔驰GLS有一些差异化特色,比如看起来更年轻和动感,还有使用一些有助于提升操控性、注重人机交互的科技等。
2、迫于奥迪的压力。两年前,奥迪曾对外宣称将投入240亿欧元用来开发新车和新技术,其中将推出Q1至Q9的产品,几乎覆盖整个SUV市场。宝马或多或少感受到了些压力,而且奥迪在产品风格上跟宝马有一定相似性,都是强调年轻、活力、时尚。
3、全尺寸SUV的需求在增加。全球有三大对SUV需求量较大的地区,美国、中东、中国,其中美国和中东偏爱买体型较大的SUV,宝马认为有必要用7座的全尺寸SUV开拓这部分用户群。
此外,中国市场对7座SUV的需求也在增加,目前市场上的全尺寸SUV产品也变多,比如奔驰GLS、雷克萨斯LX、日产途乐、英菲尼迪QX80等,而且有消息称雪佛兰将在中国投产Suburban,因此,中国在这块市场还是有前景的,而宝马中国销量占据全球的23%左右,是很重要的市场,宝马肯定会考虑到这点需求。
原创文章,作者:陈宇珣,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139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