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集团今年迎来了百年华诞,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展开。5月5日,“划时代的推动力——宝马集团未来展”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开启全球巡展的第一站!
宝马集团去年新上任的董事长科鲁格先生亲临发布会,首次面对众多中国媒体,阐述了宝马集团对于对“下一个100年”交通出行的展望,以及对中国市场的规划,为宝马集团未来十年在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鲁格先生表示:我们很久以前就已进入中国,并且我们对这个市场有着坚定的承诺:我们要在这里落地扎根!
宝马集团董事长科鲁格:我们很久以前就已进入中国,我们要在这里落地扎根!中国目前是宝马集团最大的单一市场– 中国市场对我们的重要性远远超出了销量的意义。
宝马集团选择中国作为全球巡展的首站,体现了中国市场对于宝马集团的重要意义。下面我们不妨看下,宝马对中国这个“第二故乡”将会有哪些实实在在的的举措。
宝马集团未来展全球巡展的第一站-北京:VISION NEXT 100概念车亚洲首发
首次亮相亚洲的宝马集团四款未来概念车系列的首款产品:BMW VISION NEXT 100不仅仅只是拥有抢眼的外形那么简单。当这款车型由驾驶者开上舞台的时候,其实未来已经来到了我们身旁!
面向未来的宝马概念车“BMW VISION NEXT 100”的诞生初衷不是为了打造一款平淡无奇的概念车,而是希望展示一款高度个性化,并且完全满足驾驶者各种需求的汽车——因为我们希望保留驾驶者与他(她)的宝马车之间最感性的连接。
△ 虽然是一款概念车但BMW VISION NEXT 100还是将宝马家族式的“双肾”格栅元素进行保留。格栅下“铲式”设计 让这款概念车同时也拥有了宝马家族车型动感的风格。
在设计宝马概念车“BMW VISION NEXT 100”时,设计团队特别考虑了未来数十年内所有与宝马品牌关系紧密的新趋势和新技术,同时也从许多过去的创新和设计中汲取灵感。但整个设计理念的主导思想与BMW品牌的核心价值一脉相承,即坚持科技创新的同时,也坚定不移地考虑驾乘者的感受。
大尺寸车轮位于车身外缘,赋予了概念车BMW标志性的动感姿态。而在空气动力学方面,车外“灵动结构”起到了出色的调节效果:在车轮转向过程中,无论处于何种位置,车身始终能像一层柔软的皮肤一样包裹住车轮。三角状类似“鳞片”的设计,可以柔性化进行伸缩。宝马概念车“BMW VISION NEXT 100”的创新设计让它获得了极低的风阻系数,仅为0.18。
△ 封闭式车轮可以有效降低风阻 看似奇怪的“三角鳞片”设计 其实才是最大的亮点 这个设计如果患有“秘籍恐惧症”的朋友 看到可能会崩溃掉。
“灵动结构“包含大约800个移动的三角,位于仪表板以及侧面板的特定区域。它们以三维形式工作,通过自身的运动与驾驶者直接沟通,与显示屏上的二维显示信息相比,它们更像是手势控制。即使是最轻微的外部运动驾驶者也能感知。“灵动结构”与平视显示系统结合,将模拟与数字功能独特地融合在一起。
△ 车辆转弯时“三角鳞片”会在车轮转向时自动伸缩,车体与车轮部分产生随动的效果,看起来相当科幻车身姿态非常优雅,内部类似“火山岩浆”的灯光更是抢眼!
虽然后轮可以通过封闭车身来降低风阻,但前轮需要控制转向,左右偏转需要空间,因此无法做到全封闭。宝马这款概念车的亮眼之处就在于,轮拱的部分由鳞片状结构组成,车辆转弯时鳞片会在车轮转向时自动伸缩,车体产生与轮胎随动的效果,看起来相当科幻车身姿态非常优雅。车身涂古铜色漆,是为了强调未来的宝马车既要充满科技感,也要具有温度感,正如车辆与驾驶者之间体现出的密切联系。
△ 车尾的设计貌似一张“邪恶的脸”层次感很强 两侧的垂直设计有种火箭车的感觉
未来,宝马驾驶者仍然希望在大多数情况下亲自驾驶汽车。在宝马概念车“BMW VISION NEXT 100”内,驾驶者仍是中心,实时互联、数字智能和领先科技佐以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宝马概念车“BMW VISION NEXT 100”还能让驾驶者晋升成为终极驾驶者。即使世界发生任何变化,宝马带来的“纯粹驾驶乐趣”不会改变,甚至会比以往更加出色。
未来的触摸式BMW平视显示系统使用整个风挡玻璃与驾驶者通讯。在“悦驾”模式中,系统集中提供真正与驾驶者相关的信息:例如理想路线、转向点和车速。此外,实时互联、智能传感器和持续的数据交换功能让平视显示系统生成车辆周边环境的数字图像。例如,在雾天驾驶时,系统可以在驾驶者看到前方穿行而过的车辆之前就发出提示。此外,通过不断加深对驾驶者的了解,系统能够持续改进,始终专注于为驾驶者带来更具个性、更强烈的驾驶体验。
根据所选的驾驶模式,车辆的关注点也会发生变化,在“悦驾”模式中专注于对驾驶者非常重要的必要信息,在“悦享”模式中则专注于环境和氛围,例如,显示汽车刚刚经过的优美景色或是有趣的建筑物。
宝马概念车“BMW VISION NEXT 100”的设计师们主要采用了可回收或可再生材料制成的纤维。表面和内部的碳纤维部件,如侧围板,均用标准碳纤维生产中的节余材料制成。未来,材料的选择在整个设计和制造流程中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原创文章,作者:韩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1449869/
评论列表(2条)
奔驰那车都上路了 宝马这才发
vr技术在汽车上应用,开着车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