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受政策和宏观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汽车市场结束了长达28年的增长,全年汽车销量定格在2808万辆,同比下降2.8%。预示着中国汽车产业开始进入结构性改革时期,汽车企业转型成为变革时代的必然趋势。
销量下跌,随之而来的则是车企利润下跌,在十余家公布2018年财报的车企中,业绩下滑成为行业内的主基调,正经历转型阵痛期的长安汽车也没能幸免。日前长安汽车对外公布的2018年年报显示,2018年长安汽车实现营业收入6629827万元,同比下降17.14%;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68073万元,同比下降90.46%。
与前几年的高歌猛进相比,长安汽车好像来到了一个“波谷”,而这个“波谷”好像也在长安的预料之中。
因为我们可以看到,阵痛期的长安汽车正不断加速转型。作为国内少有的能够实现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两条腿”走路的车企,在“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有序进行下,在主要合资公司福特深入推进中国2.0战略下,阵痛过后,长安汽车正在破局回暖。
“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快速推进 自主品牌转型初见成效
市场增速放缓,竞争压力与日俱增,以电动化、智能化为首的“新四化”浪潮汹涌而来。汽车产业的变革期已经来临,想要继续保持领先,就必须积极拥抱变化。长安汽车深刻洞察,在2018年北京车展前正式发布“第三次创新创业战略”。彼时,董事长张宝林更是表示:“这是一个创变的时代,是大机遇与大挑战融合的时代,只有洞见趋势,方可加速向前。”
在此之前,长安汽车更已发布了“香格里拉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面停售传统意义燃油车,实现全谱系电气化。目前,已设立重庆、北京两大研发基地及重庆电池系统集成生产基地,形成了重庆、北京、保定、合肥、南京、南昌、深圳等七地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能力。并与特来电、宁德时代、蔚来、国网电动汽车等众多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
2018年8月,长安汽车又推出“北斗天枢”战略,长安汽车将从传统的汽车制造企业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到2020年长安汽车将不再生产非联网新车。为此,长安汽车先后与腾讯签署了智能网联汽车合资合作协议,与中国一汽和东风汽车共同签署了移动出行意向协议书,还与华为成立了“长安—华为联合创新中心”,不断在智能化领域加速前进。
在两大战略有序进行的过程中,长安汽车已经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比如在新能源方面,2018年长安新能源车的年度累计销量达8.68万辆,同比增长42.9%。同时,长安汽车还先后获得了共计8亿元的新能源技术研发奖励。很明显,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长安汽车已经占得先机。
智能网联方面,2018年10月,长安首款深度搭载腾讯车联智能生态系统的车型全新CS35PLUS上市,2018年11月该车型销量环比增长56%。11月底,55辆长安CS55排成一条直线通过先进的无人驾驶技术完成了3.2公里的测试,打破了“最大规模自动驾驶车巡游”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让长安汽车成为了国内无人驾驶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汽车品牌。
除去传统业务,长安汽车在出行服务、新零售、金融投资等领域进行了多维度产业布局。今年3月,长安汽车、中国一汽、东风汽车联合腾讯、阿里、苏宁等多方知名企业,在南京正式签订合资协议,共同成立T3出行公司,向智能科技出行公司转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毫无疑问,在“第三次创新创业战略”加持下,长安汽车正在从依靠合资品牌提升销量向自主品牌占比不断增大的关键阶段。随着第三次创业的不断深入,长安汽车自主品牌业务正一步步迎来销量爆发。
福特中国2.0时代 长安福特重回主流阵营步伐加快
此前在中国市场高歌猛进的福特汽车,近两年在华发展开始陷入不利局面。为了扭转局势,在福特中国升级为全球独立业务单元。5个月后,福特在华发展战略终于迎来一次真正意识上的大调整——福特中国2.0战略发布。
在福特中国2.0战略中,福特宣布全新的业务提升计划,加速公司业务转型,聚焦中国市场,进一步兑现其“更福特、更中国”的承诺,开启福特在中国市场的2.0时代。
比如其提出“330产品计划”,在未来3年内向中国市场推出30款福特与林肯车型,长安福特作为福特在华的主要合资公司,多款新车已经在上市的路上。在产品之外,还将在研发方面、生产管理、经销商管理和人才方面都会有迅速的布局。
作为福特在中国市场的主要合资公司,长安福特将配合“福特中国2.0时代“计划,加快产品投放速度,开启反弹向上的攻势。比如今年上海车展期间,长安福特在展出的22款车型中,既有Escape ST-Line这样运动气息十足的轿车,又有锐界ST和锐界的ST-Line这样的大型SUV。无论是展品数量还是覆盖的市场规模,长安福特都达到了近年来的最大值。并且在加快新品推出的速度的同时,在产品的动力、操控和智能科技领域进行全面的升级,竞争力实现了大幅度提升。
专业投资机构看好 长安未来可期
虽然在整体市场不景气的环境下,长安汽车不可避免的出现销量和利润的下滑。但是在长安汽车“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稳步快速的推进下,长安旗下自主品牌已经在“新四化”市场中占得先机,并取得一定的成绩。长安福特在福特中国2.0战略下,正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重回合资主流阵营可期。虽然这种转变短期还未给长安汽车带来多少利润,但长期来看,无疑会为长安汽车注入全新的活力,创造巨大的价值。
转型阵痛依然在持续,但转型的路径已经十分清晰。唯有创新创业、加速转型,才能让长安汽车持续保有进步的动力和发展的活力。一系列战略成果更是外界表明,长安汽车已经迈入了新一轮高质量发展通道。
再加上利好政策的不断推出,如“汽车下乡”、增值税下调、限购政策松绑等的影响,虽然车市“寒冬”还未过去,但中国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发展前景并没有变。
为此,我们可以看到,在长安汽车公布2018年年报后,尽管业绩低于预期,但招商证券、渤海证券、财通证券等投资机构都给出了买入或者增持的建议。进一步查询各大专业投资机构对长安汽车的评级,可知近半年来最少有8家券商给予增持建议,16家券商给予买入建议。
事实上,资本市场专业投资机构对长安汽车发展前景的看好已经得到了验证。近半年时间以来,长安汽车的股价正如投资机构预测的那样,增长超过30%,充分表明长安汽车已经获得投资者认可,在正确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2018年车市虽黯淡,但长安汽车整体销量依旧超过210万辆,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累计销量近150万辆,连续4年突破百万的成绩跑赢了市场大盘。2019年,虽然车市整体仍将蹒跚前行,行业竞争仍将持续加剧,但长安汽车已经做好了迎接更多挑战的准备。相信,不断推出更好产品、更优服务的长安汽车,仍将会是未来中国车市乃至全球车市耀眼的明星。
本文来自转载至e汽车,不代表58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