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魔

随着大众ID.3的正式上市,大众已经明确表示要进一步推出其高性能版ID.3 R的意愿。越来越多的纯电动车进入市场不禁让我们思索,未来家用级电动车也会把高性能电动钢炮作为一个细分市场来发展么?似乎当今主流的欧系与日系厂商有些不同看法。
最激进的小型电动车——雷诺ZOERS高性能版
高性能电动车这个概念其实早在两年前雷诺就已经推出,他们基于旗下小型电动车ZOE打造了ZOE e-Sport RS概念车,并在17年日内瓦车展展出。

为了把欧洲最受欢迎的纯电动车之一ZOE打造成电动小钢炮,雷诺首先为这款小车配备了新型轻质碳纤维车身,令车身重量减至1400公斤,这其中也包含了电池的450公斤重量。
在造型设计上,散热性更好的巨大进气口,提供更多下压力的大型尾部扩散器,以及能够降低更多风阻的锋利外后视镜造型,都为这台电动小钢炮性能的提升带来很大帮助。除此以外,小车还装配了Ohlins避震器,AP卡钳制动系统以及20英寸铝合金轮圈。

至于在动力方面,ZOE e-Sport RS搭载了两台电动方程式的电动机,提供340kW的最大功率与640Nm的峰值扭矩,其0-100km/h加速仅需3.2秒,最高时速可达210km/h。相比之下,普通版的ZOE需要10秒才能完成从静止到100km/h的加速。
目前,根据2017年发布的概念车雷诺正在考虑ZOE RS的量产计划,如果一切顺利那么这款电动小钢炮会在2020年正式推出。
大众高尔夫R的未来将由ID.3 R来继承
除了雷诺的ZOE RS高性能版,大众汽车也已经在认真考虑其ID.3电动车推出高性能版的可能性,比如ID.3 R。

不过不像高尔夫升级到高尔夫R或高尔夫GTI那么简单,虽然目前的ID.3搭载的是最大功率为105kW的单一后置电机,但电动车所具有出色的加速性能,已经为它带来远远超过高尔夫GTI的加速性能,可以说目前没有任何版本的高尔夫能提供像ID.3一样快的加速能力。
所以大众正在研究要怎样让一台电动车能成为消费者需要的高性能车。除了出色的加速性能,他们还需要了解其他部件将如何影响电动车的效率,而这些工作需要一整个开发团队来完成,且目前没有很多专业知识是很难做到的。

图片来源Auto express
但大众已经承诺将在5年内推出高性能版的ID.3 R,也许就像这张假想图呈现的一样,至少未来的ID.3 R应该会是一台装配了各种高性能套件,搭配21寸轮圈,并且在前后轴各配一台高性能电机的四驱电动车。
“徒有其表”的日产聆风NISMO
在日系车方面,雷诺曾经的好伙伴日产也在2018年为其全球销量第一的电动车聆风推出过一款高性能版本——聆风NISMO。虽然这款电动车也脱胎于同名概念车,但显然日本人不像法国人,做事更切合实际,这意味着这个所谓的高性能车并不会提供我们期待的那种狂热力量。

毕竟日产对聆风NISMO所做的只不过是增加了一些空气动力学套件,再搭配上18英寸多辐式运动轮圈与马牌高性能轮胎,让它看起来更“高性能”。

但在实质的动力系统上,这款电动车不但没有实现双电四驱,它连原版的驱动电机也没有更换或进行重新调校,其最大功率与峰值扭矩仍为110kW与320Nm,整个电动系统也没有任何额外升级。好在日产还是重新调校了一下聆风NISMO的电动助力转向,并对动力响应、悬架方面等进行了一些升级,让它在操控方面表现会更好一些。
所以聆风NISMO可能还算不上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高性能电动车,它不过是提供了一些好看的外观、内饰套件而已。
无缘高性能Type R版本的本田e
虽然本田也在电动车领域开始布局,并且在今年9月的法兰克福车展正式推出了面向欧洲市场的小型电动车本田e,但他们却不打算为这款精品电动小车推出高性能的Type R版本,甚至向日产的聆风NISMO这样,做个装装样子的外观套件都不愿意。

其项目负责人表示,如Type R这样的性能版本并不是本田e的发展方向,他们希望的是用本田e向消费者提供新的价值维度。

比如说为这款车提供普通版本田e没有的诸如人工智、更多的互动功能、连接以及其他一些服务,所以他们不会把侧重点放在更强的性能上面。

图片来源Motor 1
而你现在所看到的有着更低离地间隙,并且配备着更多微妙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包括新侧裙、额外的前唇、造型时髦的后扰流板,专用轮胎与轮圈造型,以及镶嵌着Type R车标的高性能e Type R都只能以假想图的方式呈现,丰富一下你的想象力而已。


可以说随着电气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有越来越多的汽车厂商已经加入到电动车产品的研发生产之中。对于能提供更多乐趣的性能钢炮,这毕竟是欧洲消费者的最爱,因此欧洲厂商对它们的研发也更为积极。相信有雷诺、大众起头之后,标致-雪铁龙甚至是菲亚特也会在不久加入这一阵营,毕竟308GTI、菲亚特500 Abarth在欧洲都是非常受欢迎的钢炮车型。
但在日系厂商这里,可以说他们对电动钢炮这些并不热衷,本田希望能用电动车带来更新的价值维度,而对电动化投入更早的日产,他们的考虑也更加务实。毕竟以当时的技术乃至成本考虑,让日产提供一台真正量产的高性能电动车确实有些为难,就算日产真的造出来了,估计也没有多少消费者会买,所以还不如推出个高性能外观套件来得实在。

至于打酱油的美国车方面,本身就不是一个对电动车太感冒的国家,如果不算走高端市场的特拉斯,家用级电动车其实也就只有通用在跟进,而雪佛兰Bolt受制于定位也完全没有想过要推出什么高性能版。福特虽然明确了电动化的转型,但它的主攻市场则是SUV与皮卡车,至于福克斯与嘉年华这类轿车已经被福特彻底放弃,当然也不用肖想它们的高性能电动车了。
可能随着电池、电机以及充电技术的不断提升,未来在欧系厂商的带动下,真的会建立起一个电动钢炮的细分市场也说不定,这毕竟是让消费者进一步接纳电动车并扩充电动市场的大好机会。
但就像大众所说的,厂商们必须重新定义电动世界中的R、RS、NISMO、GTI等等这些高性能概念,以一个合理的价格区间,提供更多燃油车甚至是一些电动车上都无法体验到的激情与刺激,才能真正激起消费者对电动钢炮的购买兴趣。
本文来自转载至天天汽车,不代表58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