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以“智能汽车”为主题的第三届“龙湾论坛”在杭州湾新区召开。这个极为敏感的话题,瞬间吸引了业内外的高度关注。因为谁都清楚,汽车智能化是汽车下一个最大的风口,也是重新定义汽车的重要途径之一。

不过,除了与会话题性之外,最受瞩目的,还是主导论坛的吉利汽车,或者说是李书福。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德毅就说,“我就是奔着吉利而来,因为我想看看李书福,他为什么能创造奇迹?他能不能再创造奇迹!”
是的,李书福就是这么个神奇的人。他已经不仅仅是公众人物,他也是一个符号,就是社会也都很关注他的言论和观点。因为他总能看见很多人所看不见的东西,或是不受左右的“先见之明”。比如收购沃尔沃进入技术快车道,入股马来西亚宝腾精准开拓海外市场,收购戴姆勒股份拿下smart运营权。
也有人说是因为李书福有开放的心态,能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互联网时代,产品投放、营销策划精准到位,用堪比推出手机的速度推出车型。落到产品上,吉利的车型之所以能受到消费者普遍认可,皆因路线正确:颜值高,价格合理,产品线丰富。总之他的“神算”与“谋略”总是能令业界惊叹。
在今年的龙湾论坛上,李书福又言明了两个点,为吉利乃至整个行业定下了发展的基调。
其一,积极参与汽车智能化转型升级。
李书福指出,“在以往的汽车产业变革中,中国汽车品牌没有参与的机会。但在世界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变革中,中国品牌不仅要深度参与,更要抓住历史机会,转型升级。”

言下之意,在经历了漫长的初级创新、引进吸收、自主研发、突破创新的发展阶段后,中国汽车产业必须进入智能引领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这是中国汽车品牌的生存之道,更是弯道超车的唯一机会。
因此,吉利以亚运为契机,参与建设全国乃至全球第一条支持智能驾驶、无人管理的智慧高速公路——杭绍甬智慧高速。
不仅如此,早在2018年,吉利便成为首个实现L2等级自动驾驶技术全面量产的中国品牌。截至今年4月,吉利汽车已累计售出45万辆搭载智能驾驶技术的车型。目前,吉利汽车在行业内新量产车型L2配置率和市占率均已达到第一,并将该技术应用到海外宝腾品牌的量产车型。
同时,吉利汽车还发布了“爬行者智能系统”。 该系统基于现有量产传感器配置,利用V2X技术,借助“云端”、“路端”、“停车场端”的辅助设施,能100%实现自主泊车。
凡此种种都已经表明,吉利已经积极参与到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变革中来了。

李德毅说,“自动驾驶量产既是产业的无人区,又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将成为我国智能产业的顶梁柱。我们希望吉利能够在自动驾驶量产上做一个‘头雁’”。
当然,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吉利显然已经成为那只“头雁”。
其二,建立一个安全、健康、人、车交互构成的智能命运共同体。
李书福认为,智能驾驶的关键是智能,本质是汽车,特点是通信基础设施网联化,前提是确保交通安全、顺畅、高效率。
但他并不回避此领域目前存在的乱象和问题。他说,最近行业内发生了很多令人遗憾的事件,我们必须摒弃浮躁的功利主义,必须回归人本主义,一切以人为本,人的安全、健康是第一位的,任何安全、健康方面的疏漏都有可能让行业、企业、用户付出惨重代价。
他的观点和告诫引起与会者的共鸣,既中肯又犀利,敢于直面现实。

不过,在功夫AUTO看来,李书福借此发声,是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即树立行业标准。
总所周知,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正在不断加速,中国有机会在全球智能科技发展和应用方面捷足先登。
而中国也早已确定了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的路径,这也使得德系品牌和日系品牌逐步考虑在中国推进智能汽车发展战略。同时一众的造车新势力,伴随着国家的路线大方针,市场风潮被炒得不亦乐乎。
然而,伴随着李书福在龙湾论坛的高调发声,并提出“智能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路线,这表明,吉利已经做好了喝汽车智能化“头啖汤”的准备。同时也意味着,吉利的智能化发展战略,将成为接下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新能源发展的主流方向。
实际上,伴随着各方行动,这种主流方向正变得越加清晰。
功夫拍案
回归本质,李书福发声,强调安全和健康的人本主义,以务实的态度面对未来,直面汽车挑战。个中释放出“和谐共生”的理性思考,其实不止是汽车行业内的问题,它更像是一个社会命题。人们在对人工智能眼睛发亮的同时,更注重的还是伴随而来的安全问题。
因此,行业从“以人为本”的层面出发,为了提供更为智能便捷的出行服务,留给智能驾驶还是要多一点耐心,也多一点信心。
本文来自转载至功夫AUTO,不代表58汽车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