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究竟卖给谁?市场潜力与挑战并存

新能源车究竟卖给谁?市场潜力与挑战并存_58汽车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B端和C端市场都展现出巨大的潜力。B端市场,尤其是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是新能源汽车早期开发的关键领域。然而,由于续航里程、充电基础设施等问题,部分司机对纯电动汽车作为营运车辆持保留态度。尽管如此,政府政策的推动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使得B端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C端私人消费市场的兴起,为新能源汽车带来了新的增长点。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个人购买纯电动汽车占当季销量的74.67%,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已经进入市场化阶段。C端市场的增长前景更加广阔,车企需要更加重视C端市场的布局。然而,转向C端市场并不意味着放弃B端市场。B端市场在短期内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尤其是在传统出租车的更新换代方面。此外,B端市场的数据积累对于智能汽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总之,新能源汽车市场在B端和C端都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车企需要在两个市场之间找到平衡,既要抓住B端市场的现有机遇,也要积极布局C端市场,以应对未来的竞争。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将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不考虑纯电动汽车,充电不方便,冬天续航不够。”“本来我以为纯电动汽车能省钱,但并没有比油车省钱,主要是折旧率太高。”

当被问及是否会考虑用纯电动车跑网车时,有几位司机给出了上述反馈,甚至有已经用纯电动车跑滴滴的司机表示下一辆车不会买纯电动车。

虽然网约车司机对使用纯电动汽车作为营运车辆不太看好,但营运车辆电气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以巡游出租车和线上拼车为主的B端市场,是早期车企开发新能源汽车的关键突破领域。目前部分车企仍依靠B端市场增加新能源汽车销量。

但不少业内人士表示,B端出行市场总量已经趋于饱和,依靠B端出行市场的升级,B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潜力仍然很大。但随着C端私人消费市场的兴起,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焦点将逐渐向C端过渡。

市场潜力巨大,纯电动出租车需求量超过400万辆。

“现在公司加的出租车都是纯电车,没有油罐车。”开了13年巡游出租车的孙师傅,在上次更换营运车辆时,只能选择北汽新能源动力置换版的纯电动车EU300。“这款车的缺点是跑不远,电站没那么多,换电成本也不低。”

相比于C端市场私人消费者续航里程(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足够的想法,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自然希望自己的车能少充点电,续航里程长一些。因此,与纯电动汽车相比,巡游出租车和网络汽车的驾驶员更喜欢燃油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混合动力等车辆。

我国规定营运车辆使用8年后报废。一般来说,营运车辆最多使用5年就会更新。但是,新规定下的营运车辆只能是纯电动车。

2021年,国务院提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表明要加快城市建成区新增和更新出租车使用新能源汽车,京津冀、周边、长三角等重点区域使用比例要达到80%。

由地方政府实施,2018-2021年期间,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海南等。,均宣布新增或更新的巡游出租车和新增的网约车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

东北的沈阳也在2021年4月发布了规定,说明新网车必须是纯电动车。今年2月,厦门开始实施新网车必须为纯电动车的政策。今年5月,汕头明确规定,新网车必须采用纯电动汽车。

当然,现阶段燃油车在租赁网约车市场的占比还是很高的,尤其是非限行区域。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巡游出租车和网约车市场,2021年传统燃油车总占比为41.8%,非限行城市为55.4%,限行城市为44.3%。

据CATARC预测,基于出租车的合理运力和更新速度,2020-2025年出租车领域新能源汽车需求约为400万至450万辆。崔东树还表示,根据国家规定,未来新能源汽车在B端市场的使用比例将达到80%,因此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将提升30%-40%空。

在崔东树看来,新能源汽车在低线市场推广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同时,如果新能源汽车比例在限行城市得不到有效提升,未来会有巨大的提升空尤其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可以替代低端入门级汽车的情况下。

网上车市是存量还是增量?

数据显示,2021年7月至2021年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12个月下滑。销量持续下滑的原因是,除了新能源补贴影响下降外,疫情导致B端市场需求减少,影响了整个新能源市场的销量。

事实上,过去几年,受续航里程、充电基础设施等因素限制,C端消费者并不购买新能源汽车,大部分被B端市场消费,甚至BAIC新能源在B端市场获得了7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

近年来,不少车企举起转型为科技出行服务公司的大旗,单独或联合他人搭建出行平台。这些出行平台也承担了这些车企大部分纯电动车的销售。

“几何图形A”

据业内人士透露,“几何品牌车型销量约为1万辆,其中一半流向出行平台,总销量的30%销往出租车公司。”。此前,吉利官方也表示,几何今年的目标销量为8-10万辆,其中4万辆将由曹操消化。

T3出行相关人士表示,现阶段网上车市已经基本饱和,已经进入股市竞争阶段。未来新能源汽车的主流增长在于B端市场,主要是传统出租车的更新换代。他还表示,“对于B端市场,车企向出租车公司销售新能源汽车还是有可能的,但我们这种规模的出行公司对车企的销量影响不大,至少目前是这样。”

不过,在业内专家看来,网约车市场并未饱和。自2021年网络汽车市场逐步发展以来,第一批车辆已经运营了4、5年。这批车的更新换代可以带来新一波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时,滴滴平台燃油车的替代和已退役的不合规运力可以转化为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市场。

对于D1,滴滴平台网约车SAIC荣威ie6MAX网约车的车主表示,他听说过这款车,车挺好的,就是租金每个月比普通车贵2000元(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但是可以优先考虑。但也明确表示不会考虑D1,因为纯电动汽车不会考虑。

除了滴滴,为了抢占网约车新能源市场,一些车企推出了专门针对出行场景设计的车型,如一汽奔腾专门针对出行领域设计的NAT车型,还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推出了滴滴定制车型、T3定制车型、租赁车型、线上游综合租赁车型、市场拓展车型等车型。

汽车新能源销量转向C端。

虽然B端新能源市场仍有增长,但多位业内人士坚定地表示,未来车企应更加重视C端新能源市场的布局。

全国工商(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C端新能源汽车销量中,2021年第一季度个人购买纯电动汽车32.25万辆,占当季销量的74.67%。如果这个数据是真的,基本可以判断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售已经真正进入市场化阶段。

此前,协会发布的报告也表示,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在疫情后呈现出巨大的“V”型反转趋势,下半年的高增长实际上主要是新产品对私人消费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五菱MINIEV、比亚迪韩、特斯拉Model3(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以及处于价格带高低端的新势力企业的新产品,补贴依赖度较低,主要是市场需求驱动。

相比B端市场总量的“天花板”,C端市场的增长前景自然更大。因此,对于原本依赖B端市场的车企来说,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重心转移到C端市场是当务之急。

近日,SAIC集团副总裁(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总工程师祖思杰表示,SAIC未来的创新是从TOB向TOC转型,也就是向以用户为导向的高科技公司转型。SAIC的全新价值观包括:以客户为导向、伙伴关系、创新和深远。在祖思杰看来,“以客户为导向”是SAIC转型的核心。

当然,转向C端市场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B端市场。哪吒汽车创始人兼CEO张勇表示,B端有足够的市场,哪吒没有理由放弃B端市场,会坚持两条腿走路。张勇还直言不讳地表示,两条腿走路会面临哪个更重要,哪个需要跟进的问题。

哪吒五

对于现阶段的车企来说,B端出行市场的布局不仅仅是承接更多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更是为未来的智能汽车积累必要的运营数据。当然,短期内B端新能源市场存在上限,但长期来看,B端新能源市场新一轮增量将主要来自自驾车出租车。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688285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