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的甲壳虫萨尔茨堡卡费尔,一款为比赛而生的传奇车型。从外观设计到内饰细节,都展现出了它独特的魅力。简洁实用的内饰设计,搭配经典的赛车元素,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活力的70年代。而它轻盈灵敏的驾驶体验,更是让人感受到了人与机械之间的自然交流。这款甲壳虫虽然已经40岁,但它的耐用性和驾驶乐趣依然让人着迷。无论是在国道上行驶,还是在复杂的路况中,它都能轻松应对。虽然它的刹车和离合需要一定的适应,但一旦熟悉之后,那种简单直接、精致轻盈的驾驶感受,让人难以忘怀。作为一款经典的老爷车,1972年的甲壳虫萨尔茨堡卡费尔不仅代表了大众汽车的历史和精神,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以全球累计销量超过2150万辆的记录,创造了单车型量产时间和数量的两大传奇。而在中国经典车赛中,它的出现更是见证了大众早年参与各种赛事的辉煌。总的来说,1972年的甲壳虫萨尔茨堡卡费尔是一款集经典与现代于一身的车型。它不仅让我们重温了那个充满活力的70年代,更让我们体验到了人与机械之间的自然交流。这种驾驶乐趣,是现代电子设备无法替代的。
外观设计篇
如果要挑出一款能代表大众历史和精神的车型,我想一定是甲壳虫(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前几天,我的同事刘雨欣给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三代甲虫的体验文章,详细的给大家讲了三代甲虫的“进化史”。在“2012中国老爷车大赛”上,大众为我们带来了两款第一代甲壳虫老爷车,分别是1956款甲壳虫MigliaMile和1972款甲壳虫SalzburgKafer。
1956年,甲壳虫的米格利亚·米勒是由传奇赛车手汉(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斯·约阿希姆·斯凯奇驾驶的,而我则有机会驾驶1972年的甲壳虫萨尔茨堡卡费尔与媒体进行了一天的交流。从济南到徐州总共361公里。我们两个86后就像孩子一样,激动不已,把旅途的疲惫抛在脑后,驱赶着它,抚摸着它。恍惚间,我们仍感觉回到了40年前,仿佛进入了活跃的70年代。
点击图片进入第三代甲壳虫体验文章:
■历史背景1972年萨尔茨堡甲壳虫Kafer-为比赛而生
1933年,希特勒提出了“国产车”的概念,与费迪南德·保时捷为工人阶级设计一款经济实惠的汽车的想法不谋而合,随后甲壳虫就诞生了。2021年7月30日,随着编号“21529464”从墨西哥工厂的流水线上走下来,第一代甲壳虫正式宣布停产。从诞生到停产用了68年,以全球累计销量超过2150万辆的记录,创造了单车型量产时间和数量的两大传奇。
第一代甲虫不仅受到全世界家庭的喜爱,还致力于各种比赛。本文的主角是1972年的萨尔茨堡卡费尔甲虫,它是为比赛而生的模型。其中,“萨尔茨堡”代表奥地利萨尔茨堡,位于奥地利中部萨尔茨堡与德国巴伐利亚的交界处。它是阿尔卑斯山的大门,也是集会的圣地之一。“Kafer”在德语中的意思是甲虫,因为在这里已经发现(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了3750种甲虫,这就是它被命名为“萨尔茨堡Kafer”的原因。
萨尔茨堡不仅接待滑雪者,还每两年举办一次拉力赛。大众紧随保时捷之后,在奥地利参加了当地和欧洲的比赛。1972年,大众推出萨尔茨堡拉力赛版甲壳虫,也就是本文实际拍摄的1972款甲壳虫萨尔茨堡卡菲。它和后来推出的超级甲壳虫实现了甲壳虫萨尔茨堡Kafer的巅峰。
注: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甲壳虫的历史,我推荐你读一读王宽恭的《70多年无尽的生命——流行甲壳虫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一些人对甲虫的形状保持不变感到困惑。大众回应了一则广告,广告内容是一个甲虫尾巴上有图案的鸡蛋,口号是“有些形状不能再改进了”。几十年来,大众一直信守承诺,直到2021年第一代甲壳虫停止生产。这个设计于1931年的家伙,在过去的72年里确实没有太大的外形变化,只是在细节上有所改进。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这只萨尔茨堡甲虫Kafer应该算是第一代甲虫生命历程中的“中年一代”。虽然它仍然保留了“甲壳虫”的形象,但比早期的甲壳虫车型更年轻。作为一款拉力赛车,它有自己的特点。
我承认我对彼得·希瑞尔经营的第二代甲虫有“性别偏见”。因为它又圆又可爱,所以有75%的女性顾客。这款1972款的甲壳虫萨尔茨堡卡菲尔与众不同,因为它是原创的,加上萨尔茨堡卡菲尔版的特殊配色,有卡通赛车的感觉。
与1956年的甲壳虫MigliaMile相比,1972年的甲壳虫SalzburgKafer的外观细节略有不同,例如尾窗的大小。而我的同事王宽功,一个披头士的忠实粉丝,给我普及了一个有趣的知识。请参考下图。
>>点击文化频道,进入汽车乐趣世界
内饰/空间/动力篇
■实拍/试驾文章内饰因活动而改变。
不仅在外观上,而且在内饰上从第一代甲虫开始,就有很强的延续性。内饰设计简洁实用,米色中控屏凸显其时尚感。方向盘可以看到赛车的影子。出现了一些经典的设计元(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素,比如大圆形仪表盘和副驾驶座前的扶手。
座椅进行现代改装后,4点式安全带可以保证基本安全,新式座椅可以提供出色的腰部支撑。至于空房,后方空房受抛物线屋顶限制,几乎没有余量。
■实拍/试驾:人与机器之间的自然交流
看完1972年萨尔茨堡卡菲尔甲壳虫的静态部分,我们再回到驾驶部分。在接手之前,在打开之前,我担心这个40岁的“甲虫叔叔”的耐用性,但它用“老而强”来回应我们。在去济南的路上,我和同龄人像两个孩子一样兴奋,因为我们发现了小时候玩锡车玩具的感觉。但是第一次接触这款车型难免会紧张,所以一开始就小心驾驶。
旅行前,这位来自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司机教了我们一些驾驶经验。我只记得两个要点:档位和刹车。这款甲壳虫配备了4速手动变速箱。二挡行程比一挡长,空挡极其模糊。如果你不小心,你会走错方向的。这不算什么,因为它的刹车踏板前三分之二处于“踩空”状态,踩到底才能感受到刹车系统的限制。驾驶这款1972款甲壳虫萨尔茨堡Kafer在路况复杂的国道上行驶,需要多注意路况,与前面的车保持距离,因为现代汽车的驾驶习惯下意识地告诉你,跟得近没关系,但当你走近前面的车时,你会出一身冷汗。
由于比赛的需要,大众把原来最大功率140马力的1.2L发动机换成了最大功率只有54马力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放在自重只有1.2吨的1972款甲壳虫萨尔茨堡Kafer上,感觉就像一辆大马拉车。启动后改装后的尾门爆响,第一次接触不可避免会熄火,因为它的离合接头高,踏板的反馈力度也不是线性的,所以油分离熟悉后基本不用担心。
它行驶在滚滚车流中,轻盈灵敏的驾驶体验轻松包含在包里。加速时,发动机转速较高。尤其是在它的三档,三档的适用速度范围极其广泛。即使在12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发动机转速也只有3500转/分左右。
每辆新车都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熟悉之后,其“驾驶乐趣”的一面就体现出来了。我认为的“驾驶乐趣”并不是指“大马力强加速”,蛮力只会带来短暂的快感。而“驾驶乐趣”可以是简单直接、精致轻盈,也可以是自由畅快的穿梭。这款1972年的甲壳虫萨尔茨堡Kafer正好给了我这种感觉。没有各种电子辅助,所有的反馈都是那么直接,老甲虫带来了人与机械的自然交流。
■编辑评论:
自20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甲壳虫以其可爱时尚的外观打动了无数消费者。其中,第一代甲壳虫车型堪称汽车史上的“常青树”。在2021年正式停产之前,第一代甲壳虫全球销量超过2000万辆。它的流行使它不仅仅是一辆大众制造的汽车,而是一种文化。一旦拥有,它带给你的不仅仅是一辆车。在中国经典车赛中,大众带来了1972款甲壳虫萨尔茨堡卡菲车型,这是大众早年参与各种赛事的见证。经过长时间的驾驶,我深深迷恋上了它原始的驾驶感,这是现代电子设备给不了的。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6882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