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服第一车黑:纯负面试驾现代新ix35,是否值得选择?

国服第一车黑:纯负面试驾现代新ix35,是否值得选择?_58汽车

大家好,这里是汽车来找茬,我是刘谕。本期试驾现代ix35自动两驱智勇畅享版。这款车的竞争力集中在外观和合资车的身份上,但除此之外,它的产品力仅停留在满足需求的层面。内饰做工用料对于12万多的价格来说,显得有些廉价,功能区划分生硬,缺乏设计感。机械式手刹体验差,底盘舒适度有限,震动隔绝水平低。座椅方面,前排尚可,后排坐垫短,乘坐体验不佳。动力体验仅存在于1-100km/h区间,高速动力弱。变速箱在急加速中有动力间隙,1档齿比偏大。转向手感廉价,底盘运动性差。这款车在当前2018年看来,无论是外观、内饰、做工、配置还是价格,都缺乏竞争力。如果非要买,建议提车时索要一个时光机,穿越回6年前,这台车卖12万多或许还有竞争力。现代ix35作为一款合资SUV,虽然在外观和品牌上有一定吸引力,但在内饰做工、舒适度、动力和操控等方面表现不佳,难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车型的期待。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ix35的竞争力明显不足,难以与同价位的国产车型相抗衡。消费者在选购时,应综合考虑车辆的性价比、配置水平和驾驶体验,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车型。

大家好,这里是汽车来找茬,我是刘谕。本期试驾现代ix35自动两驱智勇畅享版。这个车型的名字有点长啊,我不知道为什么非得全系都在名字里塞进“智勇”两个字,可能设计师就叫智勇吧。

按照这个款车当前优惠后裸车价12万多横向比对,在这个价位附近,这款车的竞争力集中在外观和合资车的身份上。除此之外,这款车非常无聊,它的所有产品力仅仅停留在满足需求这个层面,再多要求哪怕一点点,它就无能为力了。

这款ix35的内饰做工用料对于它12万多的价格来说,实在有点拿不出手,我常提到的遮阳板、转向柱包装壳这些就不聊了,免得大家阅读疲劳。其实我想说的是,它的廉价感并不只是做工用料一个层面凸现出来的,当你真正实际坐到这款车的里面时,你会发现它十分生硬地把功能区划分出来,每个功能区执行每个功能区的任务,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关联性,观感很廉价。

比如副驾驶的大槽子,只是为了放东西,也并没有说给这个大槽子加个像众泰T700那样的盖子,导致内饰整体看上去很不协调。那么问题来了,大家仔细回忆一下,在2018年的今天,有什么车会非常生硬地划分功能区呢?

嗯,没错,就是工具车。为什么我说这个车的内饰廉价感很强?不仅是因为它的内饰做工用料不好,而且还因为它的内饰有着极强的工具车观感。

举一个正面例子,比如别克。即使别克的廉价车的做工和用料不算太好,但依然保持着出色的设计和整体协调性,内饰有很强的居家氛围。至少你坐进来看着别克的内饰,不会觉得看起来很廉价。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在2018年的今天,主流厂商的新产品几乎都有意识地遵循了这一点,就是用设计来弥补做工用料带来的廉价感,这个方案收效还不错。而这款ix35的内饰,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此外,这款ix35还有一个巨大的、行程超长的、质感轻飘飘的机械式手刹。这个手刹我拉一次骂一次。这是我开过这么多车中,体验最差的手刹。建议少优惠3千块钱把这玩意儿学国产车改成电子的,否则实在太难用了。

这款ix35的底盘舒适度十分有限,标准胎压下,仅仅能满足平整铺装道路的小幅度坑洼。在烂路和我们常规的30km/h过减速带项目上,这款车的表现只能说是差,有很明显的余震持续。如果是在下行路况,比如过个大坑,即便速域很低,驾驶员的屁股也能体验到生硬的冲击感。这个底盘的舒适度表现仅比同品牌的ix25好一点点,同价位毫无竞争力,只能给差评。

舒适度体验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震动隔绝。这款ix35是我开过的所有的交通工具中,唯一一个我按喇叭的时候如果踩着油门踏板,油门踏板会给我震动反馈的车型。另外如果深踩油门至2800转以上,油门踏板也会持续不断地震脚。这个震动隔绝的水平真是绝了,就差往驾驶员脸上糊上“控制成本”四个大字了。

座椅方面,这款ix35的前排乘坐体验尚可,后排乘坐体验还是不行,主要就是因为坐垫太短。这一点在现代途胜上有很大的优化,同时途胜还优化了靠垫调节角度,很不错。如果坐了现代途胜的后排再来坐这款ix35,那简直无法忍受。其实这就是魔改特供车的悲哀,虽然ix35推出得比途胜晚几年,但是完善度和血统纯正的途胜比,还是有代差。

作为一款12万多的SUV,它的动力体验仅存在于1-100km/h这个区间,超出这个区间就不是体验了,而是煎熬。高于100km/h这个速度,不管你是线性提速上来还是从100km/h巡航状态提速上来,都是令人心烦意乱地慢。如果在高速想超车,一定要充分地预估好时间和空间,因为这款车在高速就是简单纯粹地动力弱,完全不是这个价格应该有的动力水平。

这款ix35的变速箱在正常驾驶中没太大硬伤,在急加速中升档会有一些动力间隙,对车身舒适度的影响比较小,可以接受。但是在1档齿比的标定上,还是有些偏大了。它的油门踏板本身虚位就少,如果再配合上自动启停(这款车的启停在点火过程中轻踩油门即可驱动车辆),很容易出现一种状况,即:绿灯亮了,你松刹车踩油门,车子往前轻轻蠕了一下然后突然往前狂窜,没有心理准备的话会被吓一跳。

这个问题如果从变速箱的角度解决有点舍近求远且不太现实,从油门踏板的虚位来解决这个问题也挺麻烦,大家可以等启停点火完毕后,缓踩油门起步。换句话说,这车急性子开不了。

另外,转向手感也是标准的廉价车风格,没有什么随角度助力变化,容易稀里糊涂地就打到底。唯一值得说道的是,对路况信息以及D抖隔绝得很好,这点挺不容易的,希望比亚迪唐燃油版好好学一学,不要只学到了一个韩国变速箱。

关于底盘的运动性,这款ix35也是让我觉得毫不意外的差。在偏激烈的驾驶中,底盘的极限不高,车辆的侧倾往往突然高于你的预估,驾驶员对车身动态的把控和沟通很模糊,和ix25一样,真放开了豁一豁,只能豁出劈头盖脸的恐惧感。另外,让我很疑惑的是,这款ix35连同ix25,它们的底盘在舒适度不怎么样的情况下同时运动性也不怎么样,真的是莫名其妙。

细心一点的读者不难发现,我对它的不满集中体现在了三大件上,假设我们容忍这款车的三大件比不上一流合资,那么相对的,这款车应该拿出更具有设计感的外观内饰,更精致的做工,更高的配置以及更低的价格,用以提高竞争力。

然而,这款车应该拿出的这些素质(外观、内饰、做工、配置、价格)在当前2018年看来,真的毫无吸引力。在6年前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这款ix35的这些素质完全可以把国产车按在地上摩擦,但是2018年的今天,我实在看不出来它有什么竞争力。

当然,我这样讲并不代表国产车的制造水平已经强于韩国车。这是非常错误的,道理也很简单——因为这款ix35根本代表不了韩国车当前的制造水平。如果非要代表,也顶多只能代表6年前的水平。所以高呼国产车超越韩国车的,请在“技术诞生时间”相同下理性比较。如果国产车只是超越那些韩系拉皮换壳的老车,那我觉得没什么值得庆幸的,甚至觉得有点黑色幽默。

那么对于这款代表韩国车6年前制造水平的现代ix35,我们汽车来找茬的态度大家应该能猜到了。我们的态度是:如果没有“非要买个合资车”这种扭曲的刚性需求,那么这款车产品力极低,建议大家优先考虑其它车型。如果非要买,建议提车的时候索要一个时光机,只要穿越回6年前,这台车卖12万多就是一台好车。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68937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