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赛道还有机会吗?市场分析与投资展望**

**新能源汽车赛道还有机会吗?市场分析与投资展望**_58汽车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国内外车企纷纷推出燃油车停产计划,加速电动化进程。虽然市场短期受原材料涨价和地缘政治影响,但整体发展趋向未变。一级市场应抓住重整机遇,二级市场可关注基本面优质、拥有供应链优势的企业。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主流,投资前景广阔。—往期推荐内容涵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氢能产业发展、汽车产能利用率等热点话题,为您提供全面深入的行业解读。

4月3日,比亚迪汽车正式宣布,根据其战略发展需要,自2022年3月起停止燃油汽车的整车生产,成为全球首家正式宣布停产燃油汽车的车企。早前,不少车企也推出了各自的燃油车停产或停售计划:北汽集团将于2025年停售除特种车辆外自主品牌燃油车,长安汽车表示于2025年停产停售燃油车,捷豹宣布于2025年转变为纯电动品牌,大众汽车计划到2030年实现所有车型电动化,本田计划在2040年全面停售燃油车。

由此来看,新能源汽车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汽车行业发展大势所趋。

另一方面,近段时间以来,新能源汽车相关个股持续回调,一来受地缘政治危机影响,市场总体情绪跌落;二来上游原材料的持续涨价传导至整个产业链,市场信心有所下降。但是,从基本面来看行业赛道的整体发展趋向未变,上游材料涨价潮在短期内仍然会持续,但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加之油价的高位运行,整个赛道的前景依然光明。

01行业发展如沐春风,各大巨头纷纷加入

近年来,在国家安全的大背景下,一场新的、前所未有的能源革命开始席卷,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等备受关注,而作为有着广泛社会应用场景、能够深入千家万户的新能源汽车成为能源革命当之无愧的先驱,也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

自09年“十城千辆”实施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走过了十余年历程,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免购置税、双积分管理等政策很好地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3.4%,高于上年8个百分点。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从零到5%用了近12年,而从5%到10%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随着产业链的逐步成熟完善,相信随之而来20%、30%、50%将会以一个加速度更快到来。

在行业春风之下,传统车企电动化转身、各大新势力纷纷加入造车行列:以广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吉利、比亚迪等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抢占先发优势,推出多个爆款车型;以豪华品牌BBA为代表的跨国车企,如奔驰的EQC、奥迪的e-tron以及大众ID系列等相继上市;在蔚小理等第一批造车势力大浪淘沙后,苹果、小米、OPPO、滴滴等先后官宣造车,一场新能源汽车角逐战拉开帷幕。

持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孕育下一个万亿级消费动能。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为6000亿元,同比增长76.5%,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的攀升,市场规模也在快速增长。

02市场格局稳中有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在造车新势力中,蔚小理长期占据排行榜前三,打造了中国纯电车企样板。但随着市场环境、企业战略、消费偏好等日益变化,新势力市场格局正悄然发生改变。

2021年小鹏汽车以98155的交付量夺得新势力销量冠军,其次为蔚来91429辆、理想90491辆。三家均接近10万大关,可以说基本完成了活下去的目标,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小鹏凭借丰富的产品矩阵销量稳步提升,12月单月交付突破16000辆;蔚来受芯片影响拖累新车交付,12月单月交付勉强超过10000;理想仅凭一款车型夺得季军属实不易,真正打造了一款用户需要的车。

2022年1月,排名再次发生改变。蔚来单月交付量跌破1万,被哪吒反超,小鹏维持第一;根据最新的2月份交付情况,理想汽车凭借单一车型夺得新势力头把交椅,哪吒进入前三,超越蔚来和小鹏,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蔚小理还是哪吒零跑,新势力们均未实现盈利。在这场优胜劣汰的角逐战中,谁能笑到最后尚未可知。随着互联网巨头车型加快问世,市场格局的变动只会加剧。

另外,传统车企凭借先发优势,深耕新能源汽车领域。2021年,比亚迪乘用车2021年全年销售730093辆,同比增长75.4%;新能源乘用车全年销量593745,同比增长231.6%,新能源汽车销量全国第一。2022年2月,比亚迪销量超越特斯拉及上汽通用五菱,持续霸榜。

2月新能源汽车厂商销量前十

可以说,无论是新势力之间还是新势力与传统车企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并且在总体格局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局部变化随时都在上演。在新能源汽车这片蓝海中不乏竞争者,但任一竞争者都很难永居高位,优胜劣汰、弱肉强食随处可见,竞争与机遇共存。

03行业矛盾日益突出,供应链优势大有可为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及企业的争相涌入,行业发展弊病也开始凸显,虚假宣传、自燃、刹车失灵等问题开始越来越多暴露在公众视野当中。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消费者协会组织共计受理消费者投诉1,044,861件,商品类投诉为491,040件,占总投诉量的47.00%。其中,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投诉量41,624件,在商品类投诉中占比8.48%,在商品类整体投诉量中排名第三,同比增加19.28%,其中涉及新能源汽车相关投诉涨幅明显。

另外,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人才缺乏等也都限制着行业的发展,这其中,供应链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最大矛盾点。

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汽车缺芯现象还在持续。早在2020年下半年,汽车行业缺芯就已现端倪,一直延续到2021年下半年才开始全面爆发,全球芯片供应平均交付周期由2020年11月的13周延长至2021年11月的22.3周。“缺芯”已然成为整个汽车行业面临的最大难题,随之而来的涨价、减产等让拖累整个行业的进程。

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暴涨,上游锂电原材料价格也水涨船高。数据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工业级和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仍处于大幅走高区间,3个月价格涨幅约80%。据最新数据显示,工业级碳酸锂市场综合报价在44.5万元-49万元/吨附近,电池级碳酸锂市场综合报价在49万元-51万元/吨附近。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带动成本穿传导至消费者,一定程度了打击了新能源汽车消费的积极性。

长期来看,面对行业发展的各项矛盾,拥有供应链优势的企业将会走得更稳、更远。以比亚迪为例,作为传统燃油车起家的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春风下主动作为、弯道超车,新能源车销量已占其总销量80%以上。比亚迪是为数不多的坚持三电核心全部自研的车企,产品及业务覆盖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并且在国内均有优秀的市场表现。截至2021年底,比亚迪总市值7805.36亿元同比增长47.25%,占据中国车企市值榜首。

总结: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已近十余年,发展在全球有目共睹,成为我国汽车行业弯道超车的重要战略支撑。当下行业发展竞争日趋激烈,行业矛盾逐步显露,但随着政策的逐步完善与引导,在前期市场积淀的基础上,势必会以一个全新的姿态再次起航。因此,对于一级市场而言,要抓住目前重整的机遇果断进入;二级市场寻找基本面优质标的(尤其注重供应链优势)趁低进入,静待佳音。

——END——

往期推荐

蔚小理Or小理蔚

上市公司|雪人股份(002639)

上市公司|天齐锂业(002466)

上市公司|中矿资源(002738)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研究解读

汽车产能利用率两级分化,优胜劣汰加速兼并重组

新能源汽车积分:助力电动化转型,积分需求下降

关注公众号有惊喜哦~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694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