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关于“17.5米大板车将于7月份强制报废”的说法愈发激烈,但真正的17.5米大板车能否顺利走向末日,化解众多人心中的怨恨呢?本文将从GB1589-2004的规定、17.5米大板车的装载能力、超限超载现象、假牌套牌行为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预测13.75米低平板半挂车将成为替代选择。正文:2022年如约而至,业内关于“17.5米大板车将于7月份强制报废”的说法也愈发激烈。这个被称为“货运行业的毒瘤”、“卡友心中的疙瘩”的17.5米低平板半挂车,真能就此顺利走向末日,化解众多人心中的怨恨吗?首先,我们来看看17.5米大板车的最初定义。根据GB1589-2004的规定,17.5米大板车的货厢宽度3米、长度17.5米,只可以用来运输大件不可拆解的物体。然而,得益于平板式货厢对货物的接纳性,以及其它车型望尘莫及的长宽度优势,17.5米大板车有着巨强的装载能力,加上那个时代执法、监管并不严厉,各地规则也尽不相同。渐渐地,拿着普通货运运输证,光明正大拉普货的17.5米大板车出现了。抛货、百货、零担、家电、家具、绿通、快递、机械设备乃至水泥、砂石,在它面前通通不在话下。在利益的诱惑下,超限超载也随之发生,通过给车身四周加护栏、篷布、网罩,改装成伪高栏车,尾部做抽拉式延长设计等手段,解锁车辆的更多可能性。这样的“加强版”17.5米大板车,装货量可以达到惊人的200m3以上,一台可以装走两台9米6的货车,也让13.75米半挂车欲哭无泪。重点是运费要得不高,需求瞬间高涨,一度让其它标准车型无货可拉,严重扰乱了正常的运输市场秩序,同时拉低了货运行业的整体运费水平。然而,2007年7月,因非法改装、违规装载,工信部正式取消17.5米低平板半挂车的生产公告,意味着17.5米大板车从该时刻起,禁止生产、禁止上牌。但凭借大装载低运价,17.5米大板车依旧是普货货主的“心头肉”,不但不受“取消公告”影响,反而继续着着霸道横行,并滋生了假牌、套牌现象。假牌,即通过非正规手段办理车辆手续,拿着假户假牌铤而走险上路;套牌,即一个车牌多辆大板一起用,或是收取一定费用,把自己的车牌套给另一辆车使用,或是运输公司内的互相套用,到后面甚至是套给其它车型的。假牌套牌行为把17.5米大板车的运输乱象推向了高潮,成为了货运市场难以根除的诟病。之后物流业不断发展,货运市场车多货少,竞争也愈发激烈。原以为17.5米大板车在如此低迷的大环境下会“作妖”,但幻想总是美好的,2020年,17.5米大板车挂上“超牌”卷土重来。临时超牌可以理解成是大件运输车辆的“临时身份证”,是国家特批的,服务于一项大件运输的政策。然而现在的问题是,这种政策被不法分子钻了漏洞(《机动车登记规定》第四十五条),因轴总质量、荷载总质量、外廓尺寸超出国家标准不予办理注册许可的特需型机动车需要临时上路行驶。据了解,目前全国范围内的17.5米大板车保有量在20万台左右,其中除了部分还在安分守己运输大件不可拆解货物之外,其余的都是在拉普货,尤其在家电、绿通、散货领域。不过我们猜想,抛开假牌套牌不讲,真户真牌真正17.5米大板车的数量应该是在现有基础上减去70%。根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低平板半挂车的使用年限是15年,时间推算下来,17.5米大板车确实将在今年7月面临淘汰淘汰。也有传闻称,当时部分地区给予了生产企业一定的过渡期,2008年底前仍可上牌。那么最晚的情况就是2023年底前全面淘汰。当然了,对于那些手续为10年、12年、15年的大板来说,它们还有机会继续发挥作用。而对于那些已经报废的老旧大板车来说,它们的接班人——13.75米低平板半挂车可能会成为新的宠儿。13.75米大板车诞生于GB1589-2016年,根据规定,车身外廓尺寸不得超过3米,应使用小轮胎;采用前后不等宽的鹅颈与主车连接,鹅颈部位只起牵引作用,不可用于载货。这样的设计使得它的装载能力和承载高度相对较低,对于那些超限超载现象也能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待17.5米大板车完成淘汰后,普货运输乃至整个货运市场的行情都将有所回调,而运费的低迷虽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但毕竟17.5米大板车是“第一发起人”,也将会有小幅度的上涨。相对的,市场对于13.75米大板车的需求以及其所能获得的资源,也会更高更多。按照最初的思路,13.75米大板车的接班人——17.5米大板车应该助力大板乱象的逐步消除。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治理工作一直在进行中:较为人所熟知的是针对超限超载行为的2016年“921大治超”;针对假牌套牌行为的2018年《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计划(2018—2020)》;2019年的《打击假牌套牌假证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方案》;以及针对超牌行为的2021年“超牌车辆非法运输整治”,罚款高达6万元……然而尽管如此努力治理,市场需求实在太大了,数量不减反增。据估算,目前全国范围内的13.75米低平板半挂车保有量在20万台左右(其中包括部分还在安分守己运输大件不可拆解货物的小伙伴),其余的都在拉普货。尤其是家电、绿通、散货领域。虽然厂家违规生产、用户违法使用、政府监管不力等问题仍然存在,但我们也要看到这些措施对于规范市场秩序的作用。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货运行业也该去其糟粕,逐渐向好不是?(文/张曼琪)
2022年如期而至,业内关于“17.5米大板车将于7月份强制报废”的说法也愈发激烈。这个被称为“货运行业的毒瘤”、“卡友心中的疙瘩”的17.5米低平板半挂车,真就能顺利走向末日,化解众多人心中的怨恨吗?
翻阅GB1589-2004可以得知,17.5米大板车的最初定义,是为特种车辆出生,货厢宽度3米、长度17.5米,只可以用来运输大件不可拆解的物体。
而得益于平板式货厢对货物的接纳性,以及其它车型望尘莫及的长宽度优势,17.5米大板车有着巨强的装载能力,加上那个时代执法、监管并不严厉,各地规则也尽不相同。渐渐地,拿着普通货运运输证,光明正大拉普货的17.5米大板车出现了。
抛货、百货、零担、家电、家具、绿通、快递、机械设备乃至水泥、砂石,在它面前通通不在话下。在利益的诱惑下,超限超载也随之发生,通过给车身四周加装护栏、篷布、网罩,改装成伪高栏车,尾部做抽拉式延长设计等手段,解锁车辆的更多可能性。
这样的“加强版”17.5米大板车,装货量可以达到惊人的200m³以上,一台可以装走两台9米6的货,也让13米半挂车欲哭无泪。重点是运费要得也不高,需求瞬间高涨,一度让其它标准车型无货可拉,严重扰乱了正常的运输市场秩序,同时拉低了货运行业的整体运费水平。
2007年7月,因非法改装、违规装载,工信部正式取消17.5米低平板半挂车的生产公告,意味着17.5米大板车从该时刻起,禁止生产、禁止上牌。
但凭借大装载低运价,17.5米大板车依旧是普货货主的“心头肉”,非但不受“取消公告”影响,反而是继续着以往的霸道横行,并滋生了假牌、套牌现象。
假牌,即通过非正规手段办理车辆手续,拿着假户假牌铤而走险上路,能赚一趟是一趟;套牌,即一个车牌多辆大板一起用,或是收取一定费用,把自己的车牌套给另一辆车使用,或是运输公司内的互相套用,到后面甚至是套其它车型的。
假牌套牌行为,把17.5米大板车的运输乱象彻底推向高潮,成为了货运市场难以根除的诟病。
之后物流业不断发展,货运市场车多货少,竞争也愈发激烈。原以为17.5米大板车在如此低迷的大环境下会停止“作妖”,但幻想总是美好的,2020年,17.5米大板车挂上“超牌”卷土重来。
临时超牌可以理解成是大件运输车辆的“临时身份证”,是国家特批的,服务于大件运输的一个政策,现在却被不法分子钻了漏洞(《机动车登记规定》第四十五条,因轴荷、总质量、外廓尺寸超出国家标准不予办理注册登记的特型机动车需要临时上路的,可以申请临时行驶车号牌)。
17.5米大板车本身就属大件运输车辆,可以办到临时超牌并不奇怪,奇怪的是,挂上临时超牌的大板,竟然可以用来拉普货,看来17.5米大板车在违法的道路上是真的乐此不疲。
据透露,市面上那些散户、非大件运输企业所能办到的临时超牌,要么是从大件运输企业流出去的,要么就是找拥有超能力的黄牛办理的。而不少经销商,也把可以上超牌作为营销手段,来吸引更多客户。
等等,17.5米大板车不是早就不让生产了吗?这个问题就留给各位卡友去细品了。
花三五千块办理一张临时超牌,让原本不能上户的大板车又可以“合规”上路,牌照到期了就重新办理。就这样,拉普货的17.5米大板车又开始肆无忌惮地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
当然,这期间国家对于17.5米大板车的治理工作也一直没停止过。较为人熟知的例如:针对超限超载行为的2016年“921大治超”;针对假牌套牌行为的2018年《道路运输安全生产工作计划(2018—2020年)》,2019年《打击假牌套牌假证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方案》;针对超牌行为的2021年国内多地开展“超牌车辆非法运输”整治行动,罚款高达6万…
怎奈17.5米大板车的市场需求实在太大,数量不减反增,实际效果都不太理想。据估算,目前全国的17.5米大板车保有量在20万台左右,这其中,除了部分还在安分守己运输大件不可拆解货物外,其余都是在拉普货,尤其见于家电、绿通、散货领域。
○图丨17.5米大板运输家电
不过我猜想,抛开假牌套牌不讲,真户真牌真正17.5米大板车的数量,应该是在现有基础上减去70%。
根据《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低平板半挂车的使用年限是15年,时间推算下来,确实17.5米大板车将会在今年7月面临报废淘汰,这也是上述说法的依据。
也有传闻说,当时部分地区给予了生产企业一定的过渡期,2008年底前仍可上牌。所以,17.5米大板车最晚会在2023年底前全面淘汰。
你可能会想,我的大板手续是2008年后的,还没到报废时间,挂上超限证不也还一样可以跑。错了!
2022年7月淘汰工作开展后,全国各地对于17.5米大板车的整治,势必都会更加严格。那些手续为10年、12年、15年的大板都会现出原形,真正的17.5米大板车已经退下,“假大板”开上路,交警是一查一个准,假牌、套牌、超牌现象迎刃而解。
近期传得火热的山东、上海不允许17.5米大板车上高速,或许就是讯号。那17.5米大板车淘汰后,特种设备、大件不可拆解货物怎么办呢?不用担心,还有13.75米低平板半挂车。
13.75米大板车诞生于GB1589-2016,根据规定,车身外廓尺寸不得超过3米,应使用小轮胎;采用前后不等宽的鹅颈与主车连接,鹅颈部位只起牵引作用,不可用于载货。
同样的,13.75米大板车也只能用于运输大件不可拆解物体,其出现的时间非常接近第一批17.5米大板车的报废期限(2019年),明显有替代17.5米大板车之意。
待17.5米大板车完成淘汰后,普货运输乃至整个货运市场的行情都将有所回调,而运费的低迷虽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但毕竟17.5米大板车是“第一发起人”,也将会有小幅度的上涨。相对的,市场对于13.75米大板车的需求以及其所能获得的资源,也会更高更多。
按照最初的思路,13.75米大板车的接替是应该助力大板乱象的逐步消除,可谁知这位被寄予厚望的“新人”,也开始逆反了。
○图丨等宽鹅颈
13.75米大板与17.5米大板相比,优势不相上下,即便长度相差3.75米,但3米的宽度、标准的低平板所带来的载货方量和装载高度,也足以让不少车型心生羡慕,同时让其迷失自我。
厂家违规生产,鹅颈部位做成与车身等宽,尾部做抽拉设计,延伸车辆长度,只要在上牌时拆下,落户后装上即可;用户违规使用,任性妄为地拉普货,超限、超高、超宽,玩法不比17.5米少。
如此一来,不仅给相关部门的治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也对其它合规车型的生存空间造成了威胁。真心奉劝13.75米大板要“廉洁自律”,别最后走了17.5米的老路。
17.5米大板的神话终将跌下神坛,或许这对于17.5米大板的用户来说,是个噩耗,相当于断了家里所有经济来源,但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个好兆头。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货运行业也该去其糟粕,逐渐向好不是?(文/张曼琪)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6994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