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叉臂式独立悬架用于前悬和后悬的区别?为什么更多见于前悬架而不常见于后悬架呢?

双叉臂式独立悬架用于前悬和后悬的区别?为什么更多见于前悬架而不常见于后悬架呢?_58汽车

斯巴鲁的后悬架实际上是双叉臂的变种,而多连杆结构在前悬架更为常见。前驱车型需要前悬架同时完成驱动和转向功能,因此结构更简单的双叉臂更为合适。相比之下,后悬架需要更灵活的布置,因此多连杆结构更为常见。奥迪A4L采用高位双叉臂悬挂,在极限性能方面不如低位双叉臂,但对于日常驾驶者来说差异不大。当前普通乘用车较少采用后叉臂悬挂,主要是因为其固定铰接点无法满足布局灵活需求。多连杆悬挂发展自双叉臂或麦弗逊,使悬挂布局更加灵活,在后悬挂更为常见。

我们先来聊聊斯巴鲁,虽然它称自己的后悬架是双叉臂结构,但其实这个双叉臂还是有待商榷的。

斯巴鲁的XV、森林人和傲虎是基于斯巴鲁的SPG平台打造,所以后悬都采用同一种悬架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斯巴鲁和傲虎所使用的悬架结构,虽然称之å为双叉臂,但其实是基于双叉臂的变种,因为不同于纯正的双叉臂,斯巴鲁下虽然上面是一整根的叉臂,但是下叉臂却是由一根下支臂和摆臂组合而成,来起到类似叉臂的效果,而且它这两根臂和轴承座的铰接点都不在一个平面上,所以我更愿意称其为多连杆。

而之所以斯巴鲁宣称其后悬架是双叉臂,更多的还是为了宣传效果吧,毕竟这种结构硬要说自己是双叉臂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多连杆都是双叉臂的变种嘛…

至于双叉臂为什么多见于前悬架,但很少见到有多连杆的,这主要是因为多连杆结构更为复杂,而前悬架需要完成的功能又更多,尤其是前驱车型,又要完成驱动又要完成转向,所以结构更简单的双叉臂无疑会更合适一些。

当然,也有车型在前悬架采用多连杆的,比如基于MLBEvo平台打造的奥迪车型,前后悬架都是五连杆,只不过它的前后五连杆在结构和布局形式上,差别还是相当大的。从这张奥迪A4L的前后悬架示意图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前悬的结构,以及前后悬架的差异。

虽然奥迪宣称这是五连杆,但是大家都能看出来,这个更像是双叉臂的变种,它是将上下两个叉臂进行了拆分,上叉臂被拆分成两个连杆、下叉臂也被拆分成为两个连杆,这样就构成了4连杆,再加上负责拐弯的转向拉杆,轻轻松松五连杆就出来了。

所以从来就不存在前悬配不了多连杆的说法,只要你有足够的想象力,会拆解双叉臂就行,就例如奥迪这种。不过本质上,它还是双叉臂。

奥迪A4L采用的是高位双叉臂悬挂,上摆臂的位置已经接近了塔顶,横置的发动机+变速器恰好可以被容纳在上、下摆臂之间的空间中,所以横置发动机同样可以布局双叉臂悬挂,的确对空间的要求更高,但可以通过改变上下摆臂的间隙来进行合理布局。

如上图所示这就是高位双叉臂悬挂,上摆臂的位置已经接近了塔顶,横置的发动机+变速器恰好可以被容纳在上、下摆臂之间的空间中,所以横置发动机同样可以布局双叉臂悬挂,的确对空间的要求更高,但可以通过改变上下摆臂的间隙来进行合理布局。只不过在极限性能方面,高位双叉臂并不如低位双叉臂那么好,当然对于绝大多数普通驾驶者而言汽车也不可能用到极限状态。

还有一种是低位双叉臂,这种类型的上下摆臂位置都偏低,所以这种低位双叉臂很不适合横置发动机的车型,因为这两组摆臂会和横置的发动机抢空间。不过在极限性能方面,低位双叉臂会比高位双叉臂更高一些,不过对于普通用户而言,两者的极限差异在日常中是很难察觉到的。

至于后悬架用双叉臂,其实在普通民用车上也是有的,只不过仅出现在较为早期的车型,比如本田第三代雅阁,本田当时不惜采用制造成本比传统麦弗逊结构要昂贵许多的前后双叉臂悬挂,也正是凭借着此举,让雅阁一战成名。前后双叉臂悬挂的特性是操控精准、行驶稳定,打破只有跑车才拥58汽车驶乐趣的成见。

至于现在很少在普通的乘用车看到后悬架采用双叉臂,主要还是因为双叉臂不能满足灵活布置的要求,因为上下两个叉臂就决定了它们与车身的铰接点是固定的,不能根据整车设计的需要来进行调节,这肯定是不符合需求的,所以大家会更倾向于后悬架采用多连杆结构。

并且实际上,多连杆悬挂也可以理解为双叉臂或麦弗逊悬挂的衍生结构,现如今无论是双叉臂还是麦弗逊都在多连杆化;麦弗逊可以把唯一的下摆臂拆分成两个连杆,形成筷子二连杆,筷子二连杆加上一根平衡杆则变成筷子三连杆;双叉臂同样可以如此进行拆分,上、下摆臂都拆分成连杆形成四连杆悬挂,再加上根平衡杆则变成5连杆悬挂。

当然多连杆也有只拆一个叉臂的,加上一根平衡杆也能组成四连杆,所以多连杆的定义是最多、也是最混乱的,重点在于它是基于哪种原始悬架结构衍生的,一般而言麦弗逊衍生的多连杆止步于3根,当然3连杆与5连杆都能叫多连杆。多连杆的好处在于它能继承双叉臂或麦弗逊的优势,又能使布局变得更加灵活。

至于拆分横臂的意义,就如图所示,这里5连杆悬挂的羊角形状与双叉臂几乎一致,只是把上下摆臂进行了拆分,上面说的奥迪A4L就是如此。好处在于把直愣愣的A字臂拆分成两个连杆后,连杆的形状就不受限制的;多连杆一般用于后悬,因为车尾58汽车驶舱、油箱、后备箱等占据空间,所以后悬挂所面临的空间环境更为复杂,这就是大多是车型的后悬挂都是多连杆的原因,只不过2、3、4、5连杆虽然都叫多连杆,但本质是完全不同的。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6995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