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召回是正常现象,但比亚迪唐DM的召回引发了广泛关注。召回原因与动力电池相关,部分车辆的电池包托盘存在进水风险,可能导致电池系统故障和热失控。然而,这并非电池本身的问题,而是制造工艺上的缺陷。比亚迪作为电池供应商,应重视质量问题,确保新能源车的安全。新能源车自燃问题备受关注,比亚迪曾宣称要消除自燃,但近期唐DM已发生3起自燃事件。电池热失控的原因多样,包括充电、碰撞、浸水等。比亚迪唐DM的自燃可能与密封设计不当有关。比亚迪订单激增,产能压力巨大,可能导致了质量问题。不同工厂的品控标准可能存在差异,或是电池规格不同导致的生产工艺问题。电池安全需要从设计、用料、保护等多方面考虑,不能仅依赖刀片电池。扩大产能重要,但忽视质量问题会影响口碑。比亚迪应重视召回事件,改进生产工艺,确保新能源车的安全。本质安全的电池不存在,但通过不断优化,可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总之,比亚迪唐DM的召回并非电池本身问题,而是制造工艺上的缺陷。比亚迪应重视质量问题,改进生产工艺,确保新能源车的安全。同时,消费者也应理性看待电池安全问题,不应过度恐慌。
汽车召回本身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媒体的大肆炒作下,有些问题已经偏离事件的本身。在4月份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国家质检局连续发了数条召回信息,其中就包括宾利、比亚迪、雷克萨斯、特斯拉、路虎、5个品牌共计召回了61708辆。
相比于其他品牌的不痛不痒,其中引起了人们广泛讨论的是比亚迪。此次召回的比亚迪涉及唐DM,共计9663辆,召回的原因和动力电池相关,网上对比亚迪相关的质疑声不绝于耳。比亚迪不是唯一要召回的车企,那么为什么引起广泛讨论的只有比亚迪呢?
安全深入人心,却发生数起自燃事件
虽然新能源车的市场占有率不断变高,但更大的因素是有政策的扶持,不少潜在消费者其实对新能源车都是存在顾虑的,其中就少不了安全问题。因为电池材料的自身的不稳定性,导致新能源车自燃相关的问题被广泛的关注。2020年,在刀片电池的发布会上,王传福放出豪言壮语声称“把‘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
然而2022年还未过半,比亚迪唐就已经发生了3起自燃事件,不少网友都喜欢拿王传福的话来调笑一番。数起自燃事件,官方都还没有盖棺定论,也让网友们开始关注事态的进一步进展,只是此次的召回真的能算“打脸”刀片电池吗?
存在热失控的风险,或许并不是电池的问题
据比亚迪官方的说法,召回原因是,部分车辆的动力电池包托盘由于制造原因,托盘透气阀安装面不平整,有进水风险。这可能造成动力电池系统电气回路故障,极端情况下有引起动力电池热失控的风险,而热失控可能会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自燃或者爆炸。
而引起电池热失控的原因有几种:充电起火、碰撞起火、自燃和浸水起火等。而电池浸水起火由两个原因造成:结构失效和电池漏电。因为浸水而导致电池漏电的热失控,原因除了上述原因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密封设计没有做好,而比亚迪唐DM就是如此。
比亚迪作为汽车生产商,同时也是电池供应商,所以显然这次的问题是比亚迪自己造成的。但是我倒认为可以先别急着“喷”刀片电池,比亚迪方面称放电池的底盘支架制造工艺有小问题。在我们看来这种说法是有可信度的,毕竟这次召回的是DM+DM-i,也就是说既有三元锂电池也有刀片电池,说明是设计层面出问题的概率更大一些。
产能引发的质量问题?
随着比亚迪订单的激增,对于比亚迪整装厂的产能压力非常大。比亚迪唐DM生产地址为深圳总部坪山基地。坪山基地主要车型比亚迪汉、唐;长沙基地主要车型比亚迪元、宋MAX等;西安基地主要车型比亚迪秦、宋Pro、宋PLUS等。其他几个车系都没太大问题,现在出问题的就比亚迪唐。大胆猜测一下,估计是不同工厂的品控有区别,或是比亚迪唐电池规格不一样导致的生产工艺问题。
就算不是电池不背这个锅,但也能说明了比亚迪在质量方面存在的漏洞。电车的安全要从本质安全开始,设计-用料-保护缺一不可,靠一个刀片电池很难彻底拖起来比亚迪新能源车的安全。
写在最后
如何看待电池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行业内或许有一句话说的没错:“作为能量载体,本质安全的电池是没有的。”但是对于比亚迪来说,扩大产能固然重要,如果忽略了质量问题而为此影响口碑,显然也是不划算的。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6999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