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自燃事件频发,给消费者带来了信任危机。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首季度新能源汽车火灾频发,每天平均7辆车会发生自燃。造成自燃的原因主要包括高负荷、热失控、碰撞等。虽然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上尚未成熟,但随着保有量增加,事故也随之增多。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需要注意定期检查车辆、避免过量充电和培养良好驾驶习惯。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大势所趋,但企业需不断改进技术,降低自燃概率,提供过硬产品。
随着新能源的研究,新能源汽车成为了当下被人们看好的领域,但是关于新能源汽车“自燃”却引发了舆论漩涡。那么“火”了的新能源汽车还值得信任么?新能源汽车为何会“自燃”?
一、新能源汽车“自燃”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必然趋势,所以很多知名企业都参与了相关的研发。但是正是因为这些知名企业的加入,又因为很多项目似乎都成为了一纸空谈。所以关于新能源汽车项目是资本用来吸引资金的说法并不少见,当然了也有不少做出成果的企业。
无论是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还是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都做出优异的成果。但是新能源汽车很多方面的技术,其实只是属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像燃油汽车技术那样成熟。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逐渐增长,相关的问题也出现在人们面前。
汽车“自燃”成了被人们提起最多的话题之一,根据我国最新公布的新能源汽车火灾数据显示。2022年首季度中总共发生相关火灾640起,相较于去年第一季度增长了32%。也就是说在今年首季度中,平均每天就会有7辆新能源汽车会出现自燃情况。
这样的数据呈现,使得很多想要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望而却步。毕竟汽车自燃是一件会影响到生命安全的事件。而根据相关的调查发现,新能源汽车之所以会产生自燃,主要是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就是汽车高负荷以及电池出现热失控。其次就是高温天气造成的影响和外部碰撞引起的自燃。最后就是电池部件老化导致的。
人们最难以接受的就是高温天气,因为在高温天气下人们外出的时候往往会选择驾车。这个时候告诉消费者,高温天气会引起新能源汽车自燃,相信很多已经买了新能源汽车的车主都会选择换一辆。再加上现如今距离盛夏已经很近了,不少地区都出现了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天气。
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车企在生产汽车的时候都会对产品进行高温、高寒标定,从而保障汽车能够在极端天气下正常使用,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汽车热管系统。
但是热管系统做得再好,也难以保障电池不出现问题,因为新能源汽车的自燃并不是车身自燃,而是电池自燃引起的。就比如说在发生碰撞的时候,电池就会因为内部结构破坏出现短路然后自燃。
燃油车在底盘剐蹭之后,最为严重的情况也就是油箱漏油,但是新能源汽车底盘剐蹭,却有可能使得电池发生热失控。在热失控的情况下,就会使得电池散发出大量热度以及有害气体,最终引起车辆的着火。
那新能源汽车还会是市场宠儿么?
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加
前文中提到,新能源汽车在今年第一季度自燃事故发生了640起,相较于去年首季度增长了不少。其实并不是说新能源汽车的质量越来越差,而是新为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越来越多。所以相应的事故才会不断增加,毕竟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就是大势所趋。
当然了因为技术方面的不成熟,在使用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潜在风险。其中有一些风险其实是我们的使用习惯造成的,其本身是可以进行避免的。
首先就是新能源汽车车主,需要定时对车辆的束线进行检查,防止漏电和短路情况的出现。不能因为新能源汽车比燃油车的保养时间长,就掉以轻心这毕竟关系到我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其次在进行充电的时候,也要看好时间从而避免过量充电的出现。尤其是夏天的室外温度比较高,过量充电很有可能会引起化学反应,从而出现自燃。
最后就是在驾驶过程中,要培养出良好的驾驶习惯,避免车辆出现撞击导致电池变形引发短路。并且一些人在购买汽车之后会进行改装,这样的情况还是要尽量避免的。
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在改装的过程中如果技术不合格,很有可能会使得束线修改出现问题。这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是极大的隐患,会引起线路短路造成自燃。
结语
总而言之,新能源汽车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是相关的生产企业也要不断改进自身的技术。从而将汽车自燃这种事件概率降低到无限接近于零,只有过硬的产品才会使得企业充满竞争底气。那么读者朋友们是否会购买新能源汽车?欢迎点赞留言!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6999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