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用电中,尽管漏电保护插座能在没有地线的情况下通过直接漏电保护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但存在地线依然是更为安全和优选的方案。没有地线时,漏电保护器只有在人体接触到带电体时才会动作。对于没有地线的家庭,特别是采用TN-C或未正确接入地线的TN-C-S接地系统,建议采取措施如户外零线重复接地或自行安装地线以增强用电安全。内容详述:家庭用电安全至关重要,而漏电保护器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当家中没有地线时,漏电保护插座虽能通过检测漏电电流并触发保护动作来防止电流通过人体,但这种保护方式相对间接漏电保护来说效果略显不足。尤其在没有地线的环境中,直接漏电保护成为唯一的防护手段。此时,必须重视安装问题并及时进行排查与整改,比如确认家中的接地系统类型(如TN-C或TN-C-S),若有问题应及时解决,或自行安装地线以确保人身安全。正确的接地不仅能保障设备正常运行,还能在关键时刻保护家人的生命安全。因此,每个家庭都应认真对待电气安全,不要留下任何潜在的风险隐患。
我们首先看漏电保护器的原理。我们看下图:
图1中的1图,相线电流是Ix,中性线电流是In,两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漏电保护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铁芯(磁芯)中不会出现磁通,自然漏电保护器也不会动作了。
注意看,用电设备的外壳是接在地线PE上的,一旦相线与用电设备外壳短接,也即发生漏电,则会出现漏电电流Id。这时相线上的电流是Ix+Id,中性线上的电流是In,它们的和:
I_x+I_d+I_n=I_de0
所以漏电保护器的零序电流互感器铁芯中就会出现磁通,漏电保护器也就会动作。
现在我们看图1的2图,我们不接地线,此时即便相线与用电设备的外壳相接,但依然有Ix=In,不会出现Id,漏电保护器当然不会动作。
我们看下图:
图2中,我们看到用电设备未接地线,也可能配电系统中根本就没有地线。当发生用电设备的相线碰壳事故时,当然漏电保护器不会动作。但如果人体接触到用电设备的外壳,则流过人体的电流Ir会引起漏电保护器动作,即:
I_x+I_r+I_n=I_re0
如果通过人体的电流大于漏电保护器的电流(十几个毫安到30毫安),则漏电保护器会动作。
问题的关键是:当系统中有地线时,不管人体是否接触到发生碰壳事故的用电设备外壳,漏电保护器都会动作;而当系统中没有地线时,只有人体接触到带电体时,漏电保护器才会动作。
我们把前者叫做间接漏电保护,后者叫做直接漏电保护。
从用电安全性来看,当然间接漏电保护最优,直接漏电保护是不得已而为之。
结论出来了:不管题主安装了什么型式的漏电保护器,也包括漏电保护插座在内,只要没有地线,都属于直接漏电保护。我不知道题主怎么想,如果是我,绝对不允许在家里出现这种危险隐患。
回答完毕。
===========================
我们把题主这个问题往深里讲一下。
题主家里没有地线,有两种可能性:
其一是老小区的配电系统,或者是农村配电系统,这些配电系统的接地系统属于TN-C,没有地线,只有零线。见下图:
在TN-C接地系统中,相线叫做火线,保护中性线PEN叫做零线。
在TN-C接地系统中,漏电保护器不能执行间接漏电保护,只能执行直接漏电保护。一般来说,TN-C接地系统中,不建议安装漏电保护器。
如果的确是TN-C接地系统,建议题主在户外把零线重复接地,构建成TN-C-S接地系统,自己构建地线并引入家中。
第二是接地系统是TN-C-S,也即一般的居民小区的普遍接地系统,题主家没有把地线接入。
我们看下图:
注意看,在户外的电度表箱处,零线重复接地,之后分开为中性线N和地线PE,并随同相线一同入户。如果题主家所在的小区是TN-C-S接地系统,而题主家里没有地线,只能说明电工偷懒未接。在这种情况下,建议题主自行安装地线。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0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