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动汽车(比亚迪、小鹏等)能把特斯拉赶出中国吗?市场足够大,竞争促进发展

国产电动汽车(比亚迪、小鹏等)能把特斯拉赶出中国吗?市场足够大,竞争促进发展_58汽车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一季度新注册登记量同比增长295.20%,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6.21%。根据预测,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600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20%。目前,特斯拉年销量不足14万辆,市场空间巨大,足以容纳比亚迪、小鹏等国产品牌与特斯拉共同成长。比亚迪和特斯拉是友商关系,共同开拓新能源市场。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后,提升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知,推动了行业进步。比亚迪等国产品牌也在不断优化产品,提升竞争力。市场竞争有利于产品创新和市场发展,正如小米、美的、格力等品牌在竞争中共同成长。总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足够大,比亚迪、小鹏等国产品牌与特斯拉可以共存共荣。竞争促进行业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选择。国产品牌应与特斯拉携手,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繁荣发展。国产电动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一季度新注册登记量同比增长295.20%,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6.21%。预测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600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20%。特斯拉年销量不足14万辆,市场空间巨大,足以容纳比亚迪、小鹏等国产品牌与特斯拉共同成长。比亚迪和特斯拉是友商关系,共同开拓新能源市场。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后,提升了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知,推动了行业进步。比亚迪等国产品牌也在不断优化产品,提升竞争力。市场竞争有利于产品创新和市场发展,正如小米、美的、格力等品牌在竞争中共同成长。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足够大,比亚迪、小鹏等国产品牌与特斯拉可以共存共荣。竞争促进行业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选择。国产品牌应与特斯拉携手,共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繁荣发展。

比亚迪完全没有必要赶走特斯拉。

原因:

1.我们的市场足够大,可以装的下再来10个比亚迪和特斯拉。

2.比亚迪和特斯拉是友商关系,采取不同的产品特点开拓新能源市场。

3.即便将来产品有类似,也是竞争的关系,唯有竞争才是让市场更健康发展的途径。

下面来具体的说说,

1.市场足够大。

根据公安部通报的权威数据:一季度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46.6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34.8万辆,增长295.20%;与2019年一季度相比增加21.6万辆,增长86.76%。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量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6.21%。

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新能源汽车只占到目前新车登记量的6%,也就是说全国卖出去的车,每100辆才有6辆是新能源汽车。但是,根据去年年底我国发布的《中国汽车市场中长期预测(2020-2035)》(《预测报告》)显示,中国未来五年汽车市场将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到2025年销量达到3000万辆。在此基础上,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也将达到新高度,实现20%的份额目标,有望取得600万辆的销量成绩。这意味着在未来5年的时间中,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需要提升470万辆,占汽车整体销量份额需提升近15%。

绝对量从180万辆增长到600万辆,这其中大概是420万辆的绝对值,420万辆是什么概念?我们来看看2020年全年我国车企销售量的统计:

也就是说到2025年这四年的时间里,这个新能源车的增量几乎等于四分之三个上汽集团的销量,快要等于东风集团+广汽集团的销售总量,等于已经深耕新能源市场很多年的比亚迪全年销量的10倍。而这个数据还是建立在这些头部车企都是在同时销售几十款车型的情况。如果我们分到车型来看,我们再来看看2020年各类车型的销售统计:

可以看到最高的车型轩逸销量为53万辆,朗逸销量为41万辆,哈佛H6销量为37万辆,即便是整个前十名的销量加起来大约在350万辆左右,还不足增量目标的420万辆。而这已经是当前我国市场上最畅销的销量前十之和。

再具体观察到新能源车型,我们再来看看2020年,新能源车型的销售统计: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即便是排在销售首位的特斯拉,全年销量合计数量也尚不足14万辆,按照这个数量,我们的市场在2025年,还可以容纳将近30个今天的特斯拉中国的销量。如此广阔的空间,完全容纳下比亚迪和特斯拉共同成长。

2.比亚迪和特斯拉更多的是友商。

在今天这个市场,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还很低,可以说在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很多人对电动车都没有一个争取的认识,可能更多的认为电动车都是一个骗补的“老头乐”,在国家大力补贴电动车的情况下,我们的自主企业竟然多年来只造出了“知豆”这类的产品。

但是特斯拉进入中国以后,完全刷新了中国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识,极致的三电性能和智能驾驶体验,让广大消费者耳目一新。对比上面的老头乐,特斯拉在刚进入中国的时候虽然价格比较贵,但是提供的体验是完全越级的。

所以,特斯拉和比亚迪更多的应该一起去改变消费者心中对新能源车的认识,不断的优化自己的产品,比如提升产品力,类似于比亚迪汉这样的产品,也极大的优化了产品的形象。

3.竞争,让产品更加好。

说个简单的例子,小米进入小家电和空调已经很久了,但是美的和格力依然卖的很好,又比如BBA品牌之间本来也是高度重叠,但是在相互竞争中,大家也都活的很好。我们的市场还会创造出更多的增量,比如在下沉市场和细分市场,甚至是智能化市场带来的新增量。

而且,市场本来就是因为竞争才有价值,产品也是因为竞争才更精彩,比如特斯拉的进入中国,就激起了蔚小理的三国鼎立,如果没有特斯拉,今天会不会还是知豆等低端电动车的天下?

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担心互斥,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这么多年了,这哥俩不也都活的挺好?

所以,比亚迪完全没有必要赶走特斯拉~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090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