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摩托车转弯是倾斜车身不是转龙头?需要微小的转一下车把吗?

为什么摩托车转弯是倾斜车身不是转龙头?需要微小的转一下车把吗?_58汽车

摩托车在转弯时,除了需要轻微转动车把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倾斜车身来实现转向。这是因为摩托车的两轮结构决定了其转向方式与四轮汽车不同。在高速行驶时,如果仅靠转动车把来转向,很容易因为前轮的突然偏摆而失去车辆的循迹性,导致失控。而通过倾斜车身,可以利用车辆的重心转移和向心力来实现平稳的转向,同时保持车辆的平衡。此外,摩托车轮胎的设计也有助于倾斜转向。摩托车轮胎的中心线周长与外侧线周长存在差异,当车辆倾斜时,这种周长差就能产生足够的转向力,应对大部分弯道。只有在需要应对非常小的弯道,如金卡纳、绕桩等情况下,才需要额外通过转动车把来辅助转向。在实际骑行中,摩托车的舵角并不需要用到很大,车头只需稍微转动一些角度即可。市面上摩托车设计较大的舵角,更多是为了日常使用中的停车、挪车和掉头方便。而在高速行驶或激烈驾驶时,过大的舵角反而不利于车辆的稳定和循迹性。总之,摩托车在转弯时,倾斜车身比转动车把更为重要,这既是由其两轮结构决定的,也是为了实现更平稳、更安全的转向。当然,每位骑士的驾驶习惯和选择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来调整转向方式。但无论如何,保持车辆的平衡和稳定始终是骑行中的首要原则。————————————————更新:有知友提出疑问,摩托车不打龙头就无法转弯吗?这里需要澄清的是,摩托车轮胎的形状和粗细与汽车轮胎有所不同。摩托车轮胎从正面看是圆形的,而汽车轮胎是方形的。这意味着摩托车轮胎的中心线周长与外侧线周长存在差异。仅凭摩托车的倾斜,这种周长差就足以产生转向力,应对一些大弯道。当然,如果是金卡纳、绕桩等需要非常小半径转弯的情况,轮胎的周长差可能不足以满足需求,这时就需要通过转动车把来辅助转向。此外,摩托车的重心转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实现转向。总之,摩托车在转弯时,并不是完全不转车把,而是只需轻微转动即可。市面上摩托车设计较大的舵角,更多是为了日常使用中的便利性。而在高速行驶或激烈驾驶时,过大的舵角反而不利于车辆的稳定和循迹性。每位骑士可以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和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转向方式,但保持车辆平衡始终是最重要的。————————————————更新:有知友质疑,摩托车倾斜只是为了对抗离心力吗?实际上,摩托车倾斜转向涉及到驾驶员的重心转移、摩托车重心、向心力等一系列力学问题。在有速度的情况下,倾斜转向比起转动车把更能保持车辆的平衡。摩托车的两轮结构可以视为前后轮组成的平面,而汽车则是四轮组成的立体。平面结构在受到外力时更容易失去平衡,因此在高速行驶时,如果大幅度转动车把,会因为车辆惯性和导向轮的冲突而失控。而倾斜转向则能利用车辆的重心转移和向心力来实现平稳的转向,同时保持车辆的平衡。此外,摩托车轮胎的圆形设计也是为了在倾斜时增加周长差,从而实现转向。市面上摩托车的舵角设计较大,主要是为了日常使用中的停车、挪车和掉头方便。在实际骑行中,车头只需稍微转动一些角度即可,过大的舵角反而不利于车辆的稳定和循迹性。每位骑士可以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和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转向方式。但无论如何,保持车辆的平衡和稳定始终是骑行中的首要原则。对于那些上来就质疑别人没骑过车、不懂的知友,建议在攻击别人之前先了解一下对方的背景和经验,不要随意抨击,以免尴尬。————————————————摩托车在转弯时,倾斜车身比转动车把更为重要,这既是由其两轮结构决定的,也是为了实现更平稳、更安全的转向。摩托车轮胎的圆形设计和重心转移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实现转向。在实际骑行中,车头只需轻微转动,保持车辆平衡始终是最重要的。每位骑士可以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和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转向方式。

需要微小的轉一下車把

只靠身體壓車子改變重心,僅需要一點點不可察覺的小角度就能完成轉向

在轉彎時仔細看看車頭與車身的相對位置,或是彎后走直綫時的車頭位置

視頻奉上

為什麼質疑別人水平?説別人沒騎過車?

你們這些所謂“車輛傾與過彎的角度沒有關係”的論點,我請問你們一下,你們有沒有想過因為車輛傾斜了,所以前輪原本可忽略的微小的舵角也被放大了?再加上輪胎的弧度,轉彎角度就更大了…

這些人要麻不轉,要麻説大角度轉車把,我說的轉一點點都被忽略,或誤解成我支持不轉,敢情你們的世界都是非黑即白的嗎?

————————————————

更新

我拿模型來模擬一下,讓大家感受一下

地上的黑綫是參考綫,仔細觀察輪胎與車身的動態

還有一個重點,一般大排量摩托車前后輪的關係是這樣

呈現前窄后寬的情況,所以寬度差也會增加傾倒時的轉向角度

可以好好從第一人視角觀察一下

看看實際上專業車手在2百多公里每小時高速壓彎時,車把角度是不是與某些人的理論符合….(視頻中速度單位是英里)

實際上,只要壓彎時車把稍稍帶一咪咪就可以了

看看下面的視頻

在車把只向左打一點點角度時,在車身正立狀態下只能轉一點點彎;而傾倒車身時,轉彎的角度大幅增加。

所以某人説傾倒只是為了對抗離心力….

你們這些所謂“車輛傾與過彎的角度沒有關係”的論點,我請問你們一下,你們有沒有想過因為車輛傾斜了,所以前輪原本可忽略的微小的舵角也被放大了?再加上輪胎的弧度,轉彎角度就更大了…

來,實踐給你看

我的osmo已經充上電了,明天實際錄視頻給你看一下,看看是不是壓到地面也只能直行啊

說到摩托車玩具模型,我手上還真有不少

身邊有這些

老家里有這些

甚至1:1的也有這些

一些人很有自信,覺得自己很厲害,天天的跑來別人這裏質疑別人沒騎過車,質疑別人不懂,甚至還取笑別人説自己資深玩家….

大哥,我打繁體字是因為注音輸入法好嗎…?

真正的大佬不會這樣?你一上來就一句充滿戲謔的:什麼人都可以自稱資深玩家,什麼想火想錢…你看看我照片,看看十年前開始我什麼條件,你覺得我需要像你說的這樣?也太瞧不起人了吧…

你去給其他摩托大佬說說看,我算很客氣的了…

不曉得閣下什麼名號,為什麼我玩個摩托車還要受到你的人格審問?

建議最好攻擊別人之前先看一下對方以往發的東西,不要一上來就隨便懟,會很尷尬的…

我看閣下以往發的文章,似乎充滿著中貳和裝十三的氣息啊…

你也幫幫忙,我玩車15年,這些車當時都停在我家地庫和老家,有圖有真相。各式各樣的車都玩了一整圈了,車子有問題我都能自己拆來修,這樣我自稱資深玩家有問題嗎?

到底是哪來的底氣和勇氣,讓你們跑來我這里裝?

真是無語了…..

理論知識…?

曝光你們不行,我曝光我自己可以了吧?

不曉得為什麼,在這裏的汽車或摩托車話題,甚至音響耳機和相機話題時

我這真實用戶分享心得,還得遭受各路大神的質疑和抬杠,真的是累了…..

—————————————————

更新

有個知友提出問題

看了很多知友,説摩托車不打龍頭沒辦法轉彎?但忽略了一件事—摩托車輪胎的形狀和粗細

這是摩托車輪胎

這是汽車輪胎

發現不同了嗎?摩托車輪胎從正面看是圓形的,汽車輪胎是方的

也就是説摩托車輪胎的中心綫周長,會和外側綫周長有一段不小的差。

光是摩托車側傾斜,這輪胎周長的差就足以造成轉向,足以應付一些大彎

但若是金卡納、繞錐等,那彎太小了,所以就需要再加上車頭轉向輔助。

看看下面的甜筒,這玩意如果在桌子上滾動,他會走直綫還是繞圈?

再做個小實驗

拿起我手邊的泡面來

那現在回來看看摩托車輪胎

下圖中輪胎造著這個接觸地面的面來滾動會直綫前進??

現在很多倒三輪,更是藉由兩支減震作動,放大這個輪差來轉向

看看舵角

高清大圖奉上

我一直說得很清楚,轉彎不是不轉車把,而是只要轉一點點就夠了。

市售車設計那麼大的舵角更多是為了掉頭或是挪車方便。

直接曲解我的意思,還願意引戰….唉

我沒說一點ㄦ都不需要轉,好嗎?

還有打反胎過彎的

不懂就謙虛些,不要上來就ETC

一個才拿到駕照不到兩年,開著一台2w元比亞迪代步的知友,來質疑我沒有騎過車…

不懂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謎之自信引戰啊….

除了舵角外,重心的轉移也是能幫助轉彎

估計是沒看過曼島的sidecar比賽吧…..這才是對抗離心力

———————————————————————

其实要解释很简单

先说结论:

摩托车和自行车等兩轮车辆因为其构造可视为前后轮组成的直线,在有一定速度下,倾斜的过弯(重心转向)比起转龙头(轮胎转向)过弯更不容易失去平衡。

側傾牽扯到很多人都忽視的駕駛員的重心轉移、摩托車重心和摩托車向心力等等一系列力學問題,一堆人回答,我就不展開了。

簡單的說就是為了平衡。

騎摩托車,當然可以選擇如何過彎

不管你要內傾、同傾、外傾

不管你要低速大角度轉車頭、高速小角度轉車頭,都是個人習慣與選擇。當然繞8、繞錐、金卡納那是另外一件事,那些彎太小,輪胎的中外綫的周長差不足以滿足這麼小的彎

观点:

在摩托车这种两轮结构上,因为前轮负担车身平衡和导向兩个任务,只转龙头(轮胎转向)对两轮结构来说太生硬

低速時還好,但高速時就會容易因为突然的前轮偏摆失去车辆走向的循迹性,而失去平衡。

把摩托成想像成前后轮组成的一平面,汽车想像成四轮組成的立体就能理解了。

依据:

平面结构就像一面墙,只要一个简单的外力就很容易失去平衡。

摩托车在有速度的情況下,龙头大角度转向,会因为车辆惯性(直线循迹性)和导向轮的冲突而失控。

导向轮大幅度运动会对车辆的直线前进造成阻碍(就像突然撞上墙一样),车会向另一面倒下。不相信的可以試試看一下騎到80突然用力轉車頭~

摩托车两轮形成一平面的结构,所以适合倾斜转移重心使车辆转向,也能保證讓車輛平衡。

而上面提到摩托車輪胎偏圓形的設計,也是能讓傾斜時增加周長差而轉向…

摩托车的前轮可以转这么大的范围,主要是为了日常使用停车挪车方便和掉頭,實際骑行中舵角不需要用那麼大,車頭能稍微轉一些角度就可以了…

至於某斷章取義説我說不用轉車頭的知友,還有那位杜卡迪仁兄,我只能説我不想跟你們討論,兩人都是一上來就質疑別人沒騎過車,真是除裝x外沒有一點建設性。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0943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