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商飞决定避开西方供应商,继续推进CR929宽体客机项目,面临制裁挑战。CR929计划挑战波音和空客,采用中俄零部件重组,发动机重任落在俄制PD-35上。中俄预计全球宽体机需求大,CR929旨在降低成本占市场。PD-35发动机预计2023年首飞,成项目关键。
俄罗斯对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方受到严厉制裁,这也对CR929的研发带来一定挑战。最新消息显示中俄合资公司中俄商飞决定绕开西方供应商,继续推进CR929项目。
俄罗斯贸易和工业部长丹尼斯·曼图罗夫(DenisManturov)表示:2014年俄罗斯和中国联合推出了CR929宽体客机,
CR929是中俄商飞计划研制的250~320座级远程宽体双发客机,主要为了挑战空客和波音双寡头把持的宽体机市场。其主要对标机型是波音787和空客A330neo。
外媒曾表示,CR929项目似乎度过了双方互不理解的困难时期,现在双方明显增强了推动该项目的力度。
6月17日,曼图罗夫表示:CR929正在进行中,但是考虑到新的投入,根据现在合作方面存在的限制,原有和西方制造商共同参与的形式已经行不通了,因此不得不花时间重组,使用只有中国、俄罗斯供应商的零部件。
此前曾有消息表示,CR929的机身在今年9月份开始生产,而机翼部分则在11月份开始。
发动机是CR929项目的核心零部件,通用电气和罗罗是CR929发动机供应商的大热门,现在发动机的重任则落到了俄制PD-35发动机的身上。而提供航空电子设备的霍尼韦尔和负责起落架的利勃海尔,则被Hydromash和KRET所取代。
中俄商飞的合资公司俄罗斯联合飞机公司(UAC)曾预计到2033年,全球将需要8000架宽体机,其中中国就需要1000架。CR929为了拥有运营的经济性,在机身中的复合材料应用达到50%,还有15%的钛。CR929希望占到宽体机10%的市场份额,让飞机的运行成本降低10%~15%。总部和组装厂位于上海,联合工程中心则位于莫斯科。
中国商飞负责机身、水平和垂直尾翼、机翼整流罩、鼻锥和起落架,而主要设计中心则放在了莫斯科,上海也设置设计办公室,双方各自承担一半的工作。
动力方面,早期采用西方国家产品,之后选择俄产或国产的替代产品。2018年在上海举行的发动机会议上,CR929的机身定为63.25米,仅比A330-900型短了0.45米,需要78000磅(35吨)推力发动机,而复合相关指标的发动机产品是通用电气的GEnx-1B76(76100磅)和罗罗的遄达1000(78129磅)。现在看来发动机的替换工作是最先提上日程的。
这也倒逼俄罗斯方面抓紧研制PD-35发动机。2021年10月,俄罗斯在大推力涡扇发动机项目迈出关键一步,他们将第一台原型机安装在测试台上。PD-35预计能提供35吨推力,主要匹配CR929宽体客机。
PD-35发动机基于PD-14涡扇发动机,这也是应用于伊尔库特MC-21-300俄制单通道窄体客机发动机研发的高涵道涡扇发动机。PD-35采用直径达3米的风扇,它比D-18T发动机更强大,后者是乌克兰伊夫琴科-进步设计局在1980年代研发的一款涡扇发动机,它能提供44000磅推力,现有的188台D-18T累计总飞行时间超过100万小时。
UEC-Aviadvigatel的测试台主要来评估发动机热端的功能,包括高压压缩机、燃烧室和高压涡轮。预计首台PD-35发动机将在2023年进行首飞。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10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