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德国“虎”式坦克强横性能和战斗事迹中,首次俘获“虎”式后,苏联、美国与英国针对其进行了研究。从北非俘获的“虎”式成为研究对象,展现了不同国家的态度。东线战场上,苏联率先俘获“虎”式,展示了各国抢夺情报的竞争。在战场上,“虎”式并非绝对强大,面对技术问题,抛锚的情形时有发生。三号坦克在一次战斗中令德军吃瘪,而苏联在逆境中也展现出了智慧与勇气。德军为防止泄密,严禁炸毁“虎”式,展现出对情报价值的重视。战火纷飞中,“虎”式成为战场上的重要一环,不同国家之间的战争和竞争在“虎”式这一战利品上得到了体现。
二战德国的“虎”式重型坦克,以其自身的强横性能与战斗事迹,在坦克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它的“威名”有不少得益于宣传机器的卖力吹捧与诸多回忆录中的夸张记忆,但无论如何,直至44年春季之前,盟军序列中仍没有一辆能正式匹敌“虎”式的战车。
在首次俘获“虎”式后,苏联、美国与英国都针对其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被俘获于北非的712号移交给了美国,战后陈列于阿伯丁博物馆;同样来自北非的131号由英国研究,战后陈列于博文顿博物馆,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能开动的”虎“式;东线战场上,苏联最先俘获后用于研究的是100号与121号。
本系列译自ЮрийПашолок所著的《Тяжёлыйтрофей》,将简单介绍苏军如何俘获“虎”式,苏军对被俘”虎“式进行测试及测试后总结得到的信息,服役于苏军的“虎”式,及展览于库宾卡博物馆中”虎“式坦克。
在锡尼维亚攻势(SinyavinoOffensive/Синявинскойоперации)中,于42年8月29日,隶属第502重装甲营的“虎”式坦克的初次登场,然而这次预演谈不上什么成功,部署于拉多加湖(LadogaLake)以南姆加村(Мгой)附近的一处沼泽地对于“虎”式而言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仅仅只是以履带行军的方式进入防御阵地,4辆“虎”式中的3辆就因传动系统故障而抛锚。e/Синявинскойоперации)中,于42年8月29日,隶属第502重装甲营的“虎”式坦克的初次登场,然而这次预演谈不上什么成功,部署于拉多加湖(LadogaLake)以南姆加村(Мгой)附近的一处沼泽地对于“虎”式而言是一个错误的选择,仅仅只是以履带行军的方式进入防御阵地,4辆“虎”式中的3辆就因传动系统故障而抛锚。
有意思的是,离这地方的不远处,苏联方面也部署了一个相同代号的重装甲营——第502喷火坦克营,该营配属了改装自KV-1的KV-8重型喷火坦克。
“虎”式这一并不精彩的新武器亮相没有引起苏军高层的关注,直到42年的秋季,苏联方面从英国获得了消息,“虎”式坦克才首次被红军装甲车辆总局(ГлавномавтобронетанковомуправленииКраснойармии(ГАБТУКА))知晓。
42年11月9日,一份截获于北非战场,截至10月7日的德军装甲车辆清单上,提到VK9.01(即Pz.Kpfw.IIAusf.G),Pz.Kpfw.IAusf.C与VK16.01(即Pz.Kpfw.IIAusf.J)等老面孔。然而但最让人关注的是,索引上的Pz.Kpfw.VI究竟代表了什么,英国人并不清楚,因此他们向苏联的红军装甲车辆总局请求分享情报。在英国人的推测中,这个代号所代表的坦克显然会比三号(Pz.Kpfw.III)与四号(Pz.Kpfw.IV)更重。
历史总是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无需继续获取情报,他们很快便能看到答案的本身——42年11月末,第501重装甲营带着“虎”式来到了突尼斯,第一个在“虎”式面前吃瘪是美国人。
回到东线,42年9月22日,在希特勒的焦灼催促下,第502营的四辆“虎”式加上一些三号硬着头皮上了前线,受命清剿托尔特罗夫(Tortolowo)一带森林中的苏联第2突击集团军残部。
首当其冲的营长坐车因为弹震导致引擎故障而抛锚,其余三辆“虎”式也同样在苏军的猛烈炮火中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其中一辆“虎”式的操作更为睿智——在苏军的火力封锁中,车长把它直接开进了沼泽。
出于对泄密的恐惧,德军最高统帅部的严令前线部队回收一切抛锚虎式,禁止就地炸毁,以防苏军获取残骸后从中分析出“虎”式的各项数据。
除了深陷泥沼的“虎”式外,其余3辆“虎”式在战斗后都被德军成功回收,而直到502营首任营长里夏德·梅克尔少校(RichardMärker)被解职后的11月25日,这辆实在是无法回收的倒霉“虎”式才被德军炸毁。
在这次丢脸作战后,第502重装甲营消停了不少,直到43年1月13日才重新出现在战场上,而在这天之前,苏军正式发起火花作战(операцияИскра/OperationIskra),意在打破德军对列宁格勒的包围。502营在1月17日出现了首次战斗除籍:底盘编号为250003的“虎”式被卡住而动弹不得,编号为250006的“虎”式中弹,传动系统故障,这两辆“虎”式都被德军炸毁。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第502重装甲营由于“虎”式数量不足,并不只是纯粹地配备“虎”式,除此之外还有近三分之一的坦克是三号L型(Pz.Kpfw.IIIAusf.L),另外三分之一是三号N型(Pz.Kpfw.IIIAusf.N)。他们的对手是来自坦克第61旅的T-60。这个坦克旅由来自第37号工厂制造的T-60组成。在这次作战中,该坦克旅接收了T-70,但它们并未参与到战斗中。这个坦克旅同样还配备了BA-10装甲车,参与了什利谢利堡(Шлиссельбург/Shlisselburg)突袭。
意识到5号工人定居点一带的情况不断升温,第502重装甲营的2辆“虎”式与一辆三号被配属给德军第227步兵师——后者与与第96步兵师的两个营一起被苏军包围在什利谢利堡,得到增援后,德军决定进行火力侦察。
18日,在什利谢利堡的被围德军奉命突围,向辛加芬诺(Sinjavino)前进的解围部队靠拢。清晨,在步兵的伴随下,三辆三号悄悄撤出前线。不巧的是,坦克第61旅的指挥官也有同样的想法,他派出一支在Л.И.奥塞图科(Л.И.Осатюк)中尉指挥下由滑雪者伴随的T-60组成的分遣队进行侦察。在早上7点30分时,两支侦察部队意外相遇,毫无疑问,面对三号,T-60什么也做不了,于是奥塞图科中尉给驾驶员И.М.马卡连科(И.М.Макаренкову)大士下了一个指令:“不要怂,赶紧跑(Ваня,танцуй)!”
赌上大师级的驾驶技能,马卡连科大士摆脱了追击,随后与奥塞图科中尉一同将德军坦克引入反坦克地雷陷阱,不出意外,三辆三号都被摧毁了,在解决了棘手的敌人后,奥塞图科中尉下令向德军步兵开火,随后苏军开始进行反攻。在这次战斗中,苏联遭受了5辆T-60中弹,一辆起火的损失,但在邻近部队的协助下,该地区的德军被迫放弃防线并被击败,在18日12时,5号工人定居点终于被苏军拿下。
一整天的战斗结束后,苏军在打扫战场时发现了一辆还未来得及彻底炸毁便被被遗弃的炮塔号为121,底盘号为250004的“虎”式,在德国官方日志中记录,这辆“虎”式因发动机与散热器双双故障而被遗弃,在苏军记录中,这辆“虎”式在被俘时还正在修理中。
但第502营的麻烦还不止如此。由于消息传达的延误,隶属第502营第一连连部,炮塔号为100,底盘号为250009的一辆指挥型虎式的车长并不知道5号工人定居点已经被苏军拿下,他居然将“虎”式开向了5号工人定居点。在到达村庄之前,这辆“虎”式避开道路并停在一片泥炭开采地上,车组下车后径直走进村庄,在发现那里没有一个德国人的踪影后,车组成员未炸毁“虎”式便赶紧撤退了。
由此,苏军轻而易举便拿到了两辆“虎”式,其中一辆被德军破坏,另一辆则是完好无损。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14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