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4S店更换轮胎就无法质保,新能源车“三电终身质保”是套路吗?

非4S店更换轮胎就无法质保,新能源车“三电终身质保”是套路吗?_58汽车

近日,有网友曝光了与比亚迪客服的对话,质疑比亚迪新能源车的“三电系统终身质保责任免修条款”过于苛刻。对话中提到,车主必须到4S店换原厂备件,否则无法享受“三电终身质保”。这引发了消费者对新能源车质保政策的质疑。比亚迪官方微博回应称,与“三电系统”无技术因果关系的零部件更换,不会影响客户“三电系统”终身保修权益。但消费者对此解释并不满意,质疑轮胎等与三电系统是否有技术因果关系。为缓解消费者顾虑,很多车企将三电系统质保期延长至8年16万公里,甚至提出“终身质保”。然而,车企设置的种种限制条件,让车主在触发质保条款时,感受到“套路”,产生信任裂痕。多位新能源车主在抖音平台发声,对车企设定的免责条款表示不满。有车主质疑电芯终身质保只是空话,有车主发现终身质保是一次性的。车主们逐渐意识到,“终身质保”并不等于“终身免费保修”。车企在宣传“终身质保”时,都设定了细致的免责条款。以比亚迪为例,共有9条触发终止终身质保的条款,如车辆所有权变更、非家用用途、未按手册保养、未使用原厂备件等。这些条款让车主很难享受到真正的终身质保。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车企设定的限制条款看似众多,其实非常合理。J.D.Power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平均3年有43%的车主换车,5年内换车更是突破了60%。一辆新能源车在3-5年内会被置换,8年12万公里的质保期已经足够。从车企角度来看,目前三电系统在新能源整车的应用尚算“低龄”,需要给车主强有力的信心保证。但不设定限定条款的终身质保,车企将面临成本难以预估的系列难题。据了解,电池供应商提供给车企的电池终身质保一般为5-8年,这个时间段属于电池的黄金年龄。而后随着电池使用时间越长,衰减、自燃等风险概率大大增加,涉及到的技术和维护成本也将居高不下。因此,在实际操作层面,车企会通过“终身质保”给车主传达新能源车三电系统制造技术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信心;另一方面,针对新能源车的消耗品属性,设定相应门槛保障车企利润,以符合商业规律。有行业人士表示,“终身质保”也是燃油车厂家以往常用的营销策略;但新能源车企设定的条款太过“严苛”,容易给车主造成“形式大于内容”的印象。更为重要的是,新能源车企该如何改变车主“终身质保等于免费维保”的误区,才是当务之急。虽然争议颇多,但不可否认,“三电终身质保”渐渐成为趋势。众多车企在提升汽车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也在服务内容和模式上持续发力。其中,三电系统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正是着力点之一。传统品牌方面,比亚迪、领克、奇瑞等都推出了三电终身质保政策。新势力品牌如威马、理想、蔚来、小鹏等也不甘示弱,纷纷推出三电终身质保。有车主认为,无论三电终身质保是营销套路还是福利实惠,车企都要为此承担风险。而且即便是在限制条款下,也有车主从中受益,这表明车企的出发点确实是让利于车主,并正积极地付诸于行动。还有车评人表示,对比来看,中国在售的国外传统品牌如BBA三强,目前都还没有提供三电终身质保。此时新势力车企们提出的三电终身质保,会对这些新能源车企形成压力,促使各方在竞争中不断赋予“三电终身质保”甚至更多的服务内容。新能源车“三电终身质保”政策引发消费者质疑。比亚迪客服回应称,与“三电系统”无技术因果关系的零部件更换,不会影响终身保修权益。但消费者对此解释并不满意,质疑轮胎等与三电系统是否有技术因果关系。车企设置的种种限制条件,让车主在触发质保条款时,感受到“套路”,产生信任裂痕。然而,也有观点认为,车企设定的限制条款看似众多,其实非常合理。J.D.Power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平均3年有43%的车主换车,5年内换车更是突破了60%。一辆新能源车在3-5年内会被置换,8年12万公里的质保期已经足够。从车企角度来看,目前三电系统在新能源整车的应用尚算“低龄”,需要给车主强有力的信心保证。但不设定限定条款的终身质保,车企将面临成本难以预估的系列难题。因此,在实际操作层面,车企会通过“终身质保”给车主传达新能源车三电系统制造技术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信心;另一方面,针对新能源车的消耗品属性,设定相应门槛保障车企利润,以符合商业规律。虽然争议颇多,但不可否认,“三电终身质保”渐渐成为趋势。众多车企在提升汽车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也在服务内容和模式上持续发力。其中,三电系统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正是着力点之一。

近日,有网友在网络曝光一则与比亚迪客服的对话,质疑比亚迪新能源车“三电系统终身质保责任免修条款”过于苛刻。其中,对话内容提到,比亚迪车主必须到4S店换原厂纯正备件,如果车主更换其他品牌的轮胎,将无法享受“三电终身质保”。

▲图片来自网络

那要如何界定原厂纯正备件呢?有消费者认为,按照比亚迪三电终身质保要求,更换包括轮胎、雨刮器甚至螺丝等配件,都需要前往比亚迪4S店。

很快,比亚迪在官方微博回应了此事,称网传车辆更换雨刮器、轮胎、螺丝等会影响“三电质保”,经核实有曲解;并明确与“三电系统”无技术因果关系的零部件更换,不会影响客户“三电系统”终身保修权益。

▲图片来自网络

但消费者对这个解释并不满意,有人提出质疑,比亚迪官方还是没有说清楚,轮胎等与三电系统究竟有没有技术因果关系呢?

为缓解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售后顾虑,目前很多车企将三电系统8年12万公里的质保期延长至8年16万公里,甚至提出“终身质保”。然而车企设置的种种严格限制条件,让车主们在触发质保条款时,发现解释权掌控在车企手里,很容易让人感受到“套路”,而产生信任裂痕。

01、想要终身质保并不容易

在抖音平台,有多位新能源车主以亲身经历发声,对新能源车企设定的免责条款表示不满和难以接受。

比亚迪车主质疑,电芯终身质保只是一句空话?

据“参谋长说车”报道,某车主的2015款比亚迪唐一代,电池衰减达到了40%。根据车企维修手册上写的电芯终身质保,电池在12度以下衰减达到更换条件;该车电池检测的结果是10.1度,但车企却告知车主可以继续使用。这让车主无法接受。

蔚来车主在车辆出现事故后,才发现终身质保是一次性?

据芒果帮女郎报道,2019年3月,车主贺先生花费43万左右购买了一辆蔚来汽车,当时销售顾问告诉他:“车辆终身质保,除了易损件外,所有的零部件都可以终身免费维修更换。”但当车辆发生事故后,在维修时却被告知,维修影响了终身质保权益,之后的零部件都不参与质保,这让贺先生感到被欺骗。

站在车主角度看,三电系统作为新能源车三大件,一旦发生故障会导致严重的安全问题,而且维修成本昂贵(三电系统成本约占整车的一半甚至更多),因此车企针对首任车主提供的终身质保,能潜在地为车主省下一笔费用。

但有多起相同经历的车主们也逐渐意识到,“终身质保”并不等于“终身免费保修”。

因为各车企在宣传“终身质保”时,都设定了细致的免责条款,归纳起来大多数大同小异。以比亚迪为例,共有9条触发终止终身质保的条款(括号中的条款解读汇总于网络声音):

第一,车辆所有权发生变更,即非首任车主(新车购车发票中的购买方)(此条款几乎是所有新能源车企共同规定,这表示二手车过户后不能享受终身质保);

第二,车辆为非家用用途(如公务、营运、竞赛等)(此条款只针对家用车车主,避开使用工况较差的网约车等);

第三,未按用户手册在保养期限内到授权服务店进行保养(此条款对保养的公里数和时间有严格限制,对很多粗心忘记保养公里数和日期的车主并不友好);

第四,维修保养未使用原厂纯正备件(此条款表明车主不能自行购买配件,也不能加装电子导航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车主如何鉴别4S店提供的配件是否属于原厂件);

第五,未注册比亚迪云服务及迪粉汇(此条款未规定注册的时间与生效时间是否冲突,有很大的争议空间);

第六,车辆任意连续12个月行驶总里程超过3万公里(此条款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车主在一年内的使用里程);

第七,事故维修未到比亚迪授权服务店进行维修(此条款未考虑到当地没有授权4S店的情况,限制车主自由选择维修门店的权利);

第八,人为或意外发生碰撞、水浸、火烧及事故导致维修过三电系统相关零部件(此条款解释为,不管是人为或意外,小如底盘剐蹭、大如火烧水浸等维修过三电系统相关零部件的,则失去质保资格,目前这一条最为车主诟病);

第九,电池容量正常衰减(此条款中,不同电压和工况下,如何判定正常衰减值,解释权归车企所有,因此车主很难争取到相应权利,上述比亚迪车主就属于这种情况)。

多位车评人表示,按照上述种种严格限制条款,最终能享受到三电终身质保的车主寥寥无几;更有人直言不讳,“与其说终身质保是车主薅厂家的羊毛,不如说是厂家套路了车主。”

02、真的只是营销套路吗?

但也有另一种声音:车企设定的限制条款看似众多,其实非常合理。

J.D.Power调查数据显示,国内平均3年有43%的车主换车,5年内换车更是突破了60%。而新能源车向科技产品转变的趋势,会加快车主更高的换车频率。

换句话说,一辆新能源车在3-5年内会被置换,8年12万公里的质保期已经足够;而且在过户后,这个质保期也可以保障三电系统正常维保,基本等同于“终身质保”。

如理想ONE自今年2月1日起取消首任车主三电和增程系统终生质保权益,调整为8年或12万公里,但销量并未受到多大影响。数据显示,3月份理想ONE以11034辆的交付量,同比增长125.2%。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持相同意见。在他看来,现在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更在意产品性能和续航里程,车企如果做好3-5年内的售后服务,达到消费者的使用预期,起到的效果会更明显。

从车企角度来看,目前三电系统在新能源整车的应用尚算“低龄”,需要给车主强有力的信心保证,但是不设定限定条款的终身质保,车企将面临成本难以预估的系列难题。

据了解,宁德时代等电池供应商提供给车企的电池终身质保一般为5-8年,这个时间段属于电池的黄金年龄,而后随着电池使用时间越长,衰减、自燃等风险概率大大增加,涉及到的技术和维护成本也将居高不下。

比如,比亚迪一块动力电池成本高达10万,奔驰EQC更换一组电池则需要22万;而且电池的价格组成里,包含大量的原材料费用,还会随市场价格上扬而水涨船高。

因此,在实际操作层面,一方面车企会通过“终身质保”给车主传达新能源车三电系统制造技术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信心;另一方面,针对新能源车的消耗品属性,设定相应门槛保障车企利润,以符合商业规律。

有行业人士表示,“终身质保”也是燃油车厂家以往常用的营销策略;但新能源车企设定的条款太过“严苛”,对比之下,容易给车主造成“形式大于内容”的印象。更为重要的是,新能源车企该如何改变车主“终身质保等于免费维保”的误区,才是当务之急。

03、三电终身质保渐成趋势

虽然争议颇多,但不可否认,“三电终身质保”渐渐成为趋势。

据最新数据显示,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从去年年初的6%,以惊人的增长速度,达到今年5月底的26%。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消费者接受新能源车,成为车主。

众多车企在提升汽车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也在服务内容和模式上持续发力。其中,三电系统作为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正是着力点之一

比如按国家政策要求,新能源车企对消费者应提供三电系统不低于8年或者12万公里的质保期限,解决消费者购车的后顾之忧;但车企们普遍推出8年或15万公里以上的质保期,甚至纳入多样化的售后服务政策里,从电芯终身质保,再到三电终身质保等。

传统品牌方面,比亚迪在2015年推出了电芯终身质保;领克01PHEV在2018年上市之初,就对首任车主推出了电池终身免费质保;奇瑞汽车在2019年对旗下包括小蚂蚁在内的三款车推出三电终身质保。

此后,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加入进来。2020年4月,北汽新能源宣布对全系车型进行三电系统终身质保;同年广汽新能源的埃安V、埃安S和埃安LX三款车均享受三电系统终身质保;另外,江淮新能源对iEV6E这款A00级纯电SUV,也推出三电终身质保。

新势力品牌也不甘示弱,2019年,威马汽车率先推出了电池终身质保后,理想、蔚来、小鹏、哪吒、爱驰、岚图等也争相推出三电终身质保政策。

有车主认为,无论三电终身质保是营销套路还是福利实惠,车企都要为此承担风险。而且即便是在限制条款下,也有车主从中受益,这表明车企的出发点确实是让利于车主,并正积极地付诸于行动。

还有车评人表示,对比来看,中国在售的国外传统品牌如BBA三强,目前都还没有提供三电终身质保,如奔驰EQC三电系统质保8年或16万公里;宝马ix3电池质保8年或16万公里,电机和电控质保8年或12万公里。

此时新势力车企们提出的三电终身质保,会对这些新能源车企形成压力,促使各方在竞争中不断赋予“三电终身质保”甚至更多的服务内容。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19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