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在断崖式滑坡后,分析发现GL6产品缺乏亮点,包括外观、内饰、动力等方面都未彰显优势,相比竞品不具备明显优势。通用公司营销策略缺乏亮点,未引起消费者注意。另外,随着时间推移,别克品牌红利逐渐消失,品牌影响力下降,竞争压力增大。未来,通用需加快步伐,提升技术水平,创新营销策略,才能化解GL6销量下滑的困境。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查了一下最近半年来的销量情况。
从上面两张销量走势图可以看到,无论是整体车市状况,还是MPV这个细分市场。总体上都是比较符合传统走势逻辑的。也就是2017年最后一个季度以冲量为主,销量不断增长。进入2018年后随着春节的临近,销量逐渐回落。尤其在2月份原本就要减少几个工作日的情况下,碰上春节长假的因素,下滑比较明显。
只不过再具体到个别车型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图表会有些不太一样。
(以上数据来源:搜狐汽车)
上面列出了包括GL6在内的7款我们比较熟悉的MPV车型最近半年销量。
其实进入2018年后普遍都是有下跌的。而且像途安、GL8、宝骏730、奥德赛这些车型,跌幅也都不算小。
但无论如何,从去年12月的月销7000+,一下子跌到2月份的1000台出头,这种断崖式的跌幅还是很罕见的。
除了春节过年的原因。最最直接的可能性,就是去年上市阶段撸了一大把订单之后,后续严重缺乏稳定的用户需求。
特别是在和去年同期上市的宋MAX比较之后就会发现,人家经过上市红利之后,依然能够保持强劲的消费需求。哪怕是今年的前两个月,月销量都能保持在10000台以上。不管是前面藏了销量慢慢消化,还是真实的就有那么多消费者愿意买单。总之就是在家用MPV市场里,宋MAX的表现是碾压别克GL6的。
就算很多人觉得价格、档次、品牌影响力不在一个level上,跟大众途安和本田杰德比起来,GL6这个后来者也占不到丝毫的便宜。
所以很大的原因,还是出在了别克自己身上。
首先,别克GL6的定位不仅没错,而且很巧妙。
14.49~16.69万元的指导价区间,比起宋MAX这样的自主品牌高一个档次,但又比途安、杰德等合资车型更实惠。
而它本身2+2+2的车内座位布局,也是明确地适用于二胎家庭的。通常情况下,不管是夫妻二人,还是带着一两个孩子,这样的家用MPV其实很实用。
再加上GL6的车内空间,比起同样6人座的杰德还是要大一点。品牌口碑方面也不比本田差。所以不管怎样,也不至于销量连杰德都比不上吧?
原因之一:GL6是一款缺乏亮点的产品
通常我们讲“亮点”。概念上自然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和同级别的竞品相比,包括制造工艺、科技装备、空间、动力、燃油经济性、操控、配置、舒适性、安全性等等方面,总得有那么些值得说道的点,能够拿出来和竞品PK的部分,那才是优势和亮点。
然而仔细分析GL6,哪怕是天天跟车打交道的媒体老师,恐怕都很难在第一时间里告诉他人,这台车的亮点在哪里。
我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去看吧。
GL6的外观好看吗?飞翼式的家族式前脸远谈不上“惊艳”。甚至和途安、杰德比起来,都没有足够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
GL6的内饰好看吗?依然是家族化的设计。整体氛围不错。但真心讲,做工和用料方面,别说跟途安和杰德比,就是跟宋MAX甚至是长安凌轩、宝骏730比起来,都没有什么优势,完全不会有一种视觉上的“高级感”。
如果我不说品牌,你能看出来上面四款车的内饰,谁比谁更加精致吗?
不吹不黑。单论这两年新车外观、内饰的设计、装配工艺和用料的靠谱程度,自主品牌的进步有目共睹。在有限的成本控制体系下,合资品牌的家用级别车型没法做到B级车那么高档,因此只能在这个方面被自主品牌不断追赶甚至超越。
更何况,自主品牌在价格更低的前提下,往往配置、用料还更足。
而当我们进一步抛开看得见的部分。去深究GL6的技术平台和“三大件”的时候,同样会发现,和大众、本田两个合资品牌相比,才上市半年的新车,并没有展现出“技术更先进”的一面。
途安手里有MQB平台的技术,1.4T+7速DSG的黄金组合用了这么多年越来越可靠且动力参数依然保持同级领先。杰德手里没有显著的技术优势,也没有提供最新的“地球梦”发动机,但在均衡性和可靠性比较让人印象深刻,1.8L+1.5T两套动力,选择面也会更广泛一些。
GL6目前全系仅提供一台1.3T的三缸发动机。虽然我的实际驾驶体验感受,认为这台发动机非常优秀,无论动力参数还是实际输出感受,包括怠速的平顺性都做得非常出色,但对更多的消费者来说,购买三缸机的不确定性还是更高的。毕竟不像大众的1.4T已经经过近十年、数百万用户的实操,性能优化上已经做到很完善。
另外就是在驾驶和乘坐的感受方面,GL6也没有特别强调舒适性,调校、NVH等指标处于同级别中上水平,更开不出GL8那种尺寸的高级感。
所以,无论媒体的宣传还是用户的真实感受,都不会在驾驶体验方面让人说出“真棒!”之类的话。
顺便提一下,我倒是觉得,别克旅行车阅朗的操控感受比起GL6还要更出色一点。同样都是1.3T车型,阅朗更低的底盘重心在山路上拥有更高的转向极限,驾驶好感度明显好过没什么亮点的GL6。但是阅朗车内的用料比GL6更差劲,廉价感和几万块钱的自主品牌车有的一比。
原因之二:通用的营销没亮点
接着,说到1.3T的三缸发动机,不得不感慨,通用这几年的营销是怎么了?没有人才了?还是什么情况?
过去很多年,圈里圈外都会说,国内最会卖车的是通用。各种讲故事,然后就能把一些原本特点平平的产品卖出好价钱好销量。
可最近这两年突然就发现,别说GL6,就是君威、君越、威朗、阅朗、英朗,包括雪佛兰全线产品,能让我们记住的、起码是有点印象的营销,竟然一个都没有。
就说GL6吧,全系都依靠一台1.3T发动机过日子。我的实际驾驶体验也很不错,所谓的三缸机抖动的问题,在别克上微乎其微。然而,我费了老大的劲回忆,就是没发现关于这台发动机,通用有哪些营销的噱头。起码,你得让不懂行情的消费者们,不反感三缸机吧?
没有,完全没有。哪怕网络上论坛里出现对于三缸机的负面观点——不仅仅针对通用三缸机的——也没见到有多少通用的“水军”出来表达观点,证明通用三缸机多么强劲。
反倒是共同研发这台发动机的上汽,在推出RX3的时候,刻意强调了它的动力性和加速表现。
就算不提1.3T。对于GL6本身的宣传,通用方面的表现也是很弱的。尤其和宋MAX比起来,大概也就电视广告做的多了一些。在网络上的关注度,根本没法与之比较。
对了,上市发布会还是捆绑着别克其他几款车一起做的。这就说明了,要么通用对GL6没什么信心、不是最重视的一款产品,要么就真的没什么可说的。要么,就是营销人才断档了,只知道产品预热、媒体试驾、上市发布会、TVC这种最最没有创意、没有吸引力、没有可看性的传播手段。
原因之三:品牌红利逐渐消失
过去很多年,众多消费者会觉得别克品牌来自美国,并且最早国产的是一款定位比较高的B级车。总体感受是品牌档次比较高,比法系车还高,且无限接近于大众。尤其是很多人不喜欢日系,那么别克这样的品牌自然很招人喜欢。
但是最近几年会发现,别克卖得好的版块有三,15万以下的中低端车型,昂科威这样的SUV,和独占MVP老大地位的GL8。就连以前“组合拳”打得风生水起的双君,在换代之后也是被以前的几个主要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整个2017年,君越单月最高销量不过1.1万台,换代后的君威也同样表现不及上一代产品。
归根到底,是通用这几年在技术上缺少后劲。原先在发动机、舒适性、智能交互系统等方面存在的优势,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竞争对手超越。而它原本就存在的弱点,比如空间、比如油耗,却没有得到明显的改进。
于是,当以前积累下来的品牌红利被不断消耗,又没有新的元素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那么结果也就只有慢慢地被市场忽略掉了。
可以想象到的是,未来几年,如果通用不能加紧步伐把更多的新能源产品投放到中国市场,如果没有足够亮点的技术拿来作为卖点,如果自主品牌们的表现越来越好,通用面临的困境会越发严重。甚至可以说,今天雪佛兰的尴尬处境,很快会彻底落到别克身上。
不过客观的讲,仅仅依靠今年前两个月的销量来给GL6的未来下定义,还是不合适的。3、4两个月的销量数据才更有参考价值。
依靠目前别克的品牌影响力、依靠后续不断增加的优惠幅度,走实惠路线的GL6在销量上,我相信怎么也会比本田杰德更好一点。
参考目前英朗、威朗动辄3万左右的让利幅度,接下来GL6的终端售价维持在11~14万元左右,单月的销量多半会保持在4000左右。但要回到上市之初的7000台水平,恐怕就不单是价格下跌能够做到的了。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23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