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和嘀嗒虽然都是出行领域的玩家,但在服务范围、业务范围、市场占有率、产品设计以及使用体验方面存在一些区别。滴滴的服务区域更加庞大,已经布局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嘀嗒目前只在国内部分城市有出行服务。滴滴的业务范围更广,包括网约车、拼车、骑行、顺风车等多种出行方式,而嘀嗒目前只有出租车和顺风车。在活跃用户方面,滴滴的月活用户数是嘀嗒的十倍多。产品设计上,滴滴更注重车辆信息的展示,而嘀嗒则优先显示司机信息。使用体验方面,滴滴的叫车速度更快,司机用户更多,而嘀嗒在司机服务方面可能存在一些不足。总的来说,滴滴作为大平台更受用户信赖,而嘀嗒和其他小平台相比,用户选择时会有一定的优先级。滴滴出行和嘀嗒出行的区别滴滴和嘀嗒虽然都是出行领域的玩家,但在多个方面存在区别。首先,滴滴的服务区域更加庞大,已经布局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嘀嗒目前只在国内部分城市有出行服务。其次,滴滴的业务范围更广,包括网约车、拼车、骑行、顺风车等多种出行方式,而嘀嗒目前只有出租车和顺风车。在活跃用户方面,滴滴的月活用户数是嘀嗒的十倍多。产品设计上,滴滴更注重车辆信息的展示,而嘀嗒则优先显示司机信息。使用体验方面,滴滴的叫车速度更快,司机用户更多,而嘀嗒在司机服务方面可能存在一些不足。总的来说,滴滴作为大平台更受用户信赖,而嘀嗒和其他小平台相比,用户选择时会有一定的优先级。
嘀嗒和滴滴都是出行领域的玩家,但是从企业的服务范围、业务范围、市场占有率、产品设计以及使用体验方面都有一些区别。
1)服务范围
大部分人都知道,滴滴在国内出行行业属于老大哥的地位,但不了解滴滴的朋友应该想不到,滴滴在出海方面早已经布局多个国家和地区,比如巴西、墨西哥、澳大利亚、日本、智利、秘鲁等等。据晚点LatePost援引内部人士消息表示,滴滴当前在海外市场拥有超过5000万用户,一年累计完成超过10亿次出行和外卖订单。
虽然说,滴滴的海外业务对滴滴整体营收的贡献率远不及国内业务,不过,这种提前布局在战略上的意义不可忽视,已经先走了一步。
对比来说,而嘀嗒目前只在国内部分城市有出行服务,也就是说,滴滴的服务区域更加庞大。
2)业务范围
这一点使用过的朋友都知道,滴滴有最传统的网约车、青菜拼车、青桔骑行、顺风车等,而且还有代价、租车、买车、拉货搬家、甚至是金融服务。滴滴和出行无关的业务暂且不谈,只说出行方面,可以说是涵盖了大部分的日常出行方式。
嘀嗒出行目前只有出租车和顺风车。所以滴滴出行比嘀嗒出行的业务范围更广。
3)活跃用户
一个很明显的事实是,滴滴用户数量比嘀嗒要多得多。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8月滴滴出行月活跃用户数为5487.1万人,而8月嘀嗒拼车的月活跃用户数为401.9万人。也就是说滴滴的月活用户比嘀嗒的十倍还要多。
其实也不需要数据,从身边人的使用状况就清楚了,很多人都知道滴滴或者说在用滴滴,但嘀嗒有些人就不大了解了。
4)产品设计
嘀嗒和滴滴的软件设计看起来差别不大。
这是滴滴叫车成功后的页面:
这是嘀嗒叫车成功后的页面:
总体来看,二者所包含的内容差异不大,唯一我觉得有趣的是,滴滴中优先显示了车辆的车牌号、车辆型号、颜色,之后显示车辆图片、司机照片。而嘀嗒中优先显示了司机名称、出租车公司名称、之后才显示了车牌号,没有显示车辆照片。
为什么?我觉得最关键的是,滴滴快车的司机都是个人用户,所以车辆各异,因此需要优先显示车辆信息,方便人们准确找到车辆。而嘀嗒是出租车,人们很容易分辨,只不过个人觉得显示【司机姓名】【驾龄】【出租车公司名称】这些信息没什么用。
5)使用体验
前面说了那么多,其实对于用户来说基本都不大关心。人们最关心的是叫车速度和司机服务态度。滴滴最大的优势,在我看来就是司机用户足够多,当这个数字达到一定数量的时候,意味着叫车速度的稳步提升。而嘀嗒相对来说,缺少了这点优势。在司机服务方面,应该没有什么太大差别。
其实使用体验分两个部分,除了用车用户还有司机端。据说嘀嗒司机吐槽平台的事情比较多,有媒体统计,据黑猫投诉、聚投诉等投诉平台显示,关于嘀嗒出行的投诉已超过2000条,其中主要集中在“无故封号”、“限制接单”、“提现失败”上。
最后再说一句,其实人们用哪个软件打车,一般都是有一个优先级。从身边人了解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人会有限选择使用滴滴。如果滴滴一时间不能及时打到车,那就会用嘀嗒、高德、曹操等等其他打车软件。滴滴大平台相对来说更让人们信赖,人们把嘀嗒和很多其他各种各样的小打车平台归为一类,其实本质上已经有了内心的判断。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2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