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停车后开启空调是否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可能性存在但并非必然

汽车停车后开启空调是否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可能性存在但并非必然_58汽车

汽车在停车后开启空调,确实存在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但并非极易发生。通过实验发现,在空旷的户外,即使停车后开启空调,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也很低,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对于一些老旧车辆,在密闭环境下长时间停车开空调,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就比较高。汽车发动机怠速时,由于空燃比下降,汽油燃烧不充分,会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如果车辆停在密闭空间,一氧化碳可能通过空调外循环和车底通风口进入车内,造成危险。实验显示,在车库内怠速开空调,一氧化碳浓度会迅速上升,短时间内就可能达到危险水平。此外,一氧化碳的毒性在于其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细胞缺氧。中毒症状包括头疼、头晕、四肢无力、呕吐等,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因此,停车后开启空调时,应避免在密闭空间长时间停留,以降低一氧化碳中毒的风险。总之,汽车停车后开启空调,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存在,但并非必然。只要注意停车环境和时间,就可以有效降低风险。对于老旧车辆,更应提高警惕,避免在密闭空间长时间停车开空调。同时,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和危害,也有助于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危险。通过实验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在空旷户外,停车后开启空调,车内一氧化碳浓度很低,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2. 老旧车辆在密闭环境下长时间停车开空调,一氧化碳中毒风险较高。3. 发动机怠速时,空燃比下降,汽油燃烧不充分,产生更多一氧化碳。4. 一氧化碳可通过空调外循环和车底通风口进入车内,造成危险。5.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包括头疼、头晕、四肢无力、呕吐等,严重时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6. 停车后开启空调时,应避免在密闭空间长时间停留,降低中毒风险。7. 了解一氧化碳中毒症状和危害,有助于及时识别和应对潜在危险。通过这些结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汽车停车后开启空调的一氧化碳中毒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同时,这些结论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可以为相关讨论和决策提供参考。

其实确实会发生中毒,但也不是极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夏天经常要出去在户外拍片,没我事的时候就在采访车内开着空调睡一会。

另外,我又是那种停好车,还要在车内发会呆,听完两首哥再走的人。好像也没中毒嘛。

问了下4S的技师,他们说现在新车都有三元催化剂,一般怠速情况下,一氧化碳的排放非常低。只要在空旷的户外,不要待非常长的时间,问题是不大的。

但是对一些比较老的车、长时间、在密闭环境下,那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就非常高了!

我把同事的MG3开出来,做了一个小实验,仅供参考。

把车开到烈日底下,开启空调。

检测仪器显示,车内氧气浓度是21%,一氧化碳浓度为0.

关上车窗,我小睡一会。过了半个小时候再来看。

一氧化碳的浓度上升到了1PPM。

又睡了一个小时,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依然维持在很低的1ppm。

这样的浓度不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根据国家标准,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安全线是10毫克/立方米,相当于8ppm。

我测试了内循环、外循环,甚至把车子停在坡道增加发动机负荷,但车内一氧化碳的浓度一直没有上升。

单从这个来看,通风情况下,不管(空调)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问题都不大的。

因为一氧化碳浓度总的来说不会很高,外面通风条件比较好情况下,它肯定就飘散在空气里面了。

接着我又做了一个更简单粗暴直接的测试,把这个仪器对准汽车尾气排放口,直接来测一下这个汽车怠速时一氧化碳的浓度。

熏死宝宝了,结果在一分钟内,一氧化碳浓度迅速从0飚升到104PPM

接着,我又把汽车顶了起来。加油门,把车速提到50码,再来看看一氧化碳浓度。仪器显示,在车子启动的瞬间,排放的一氧化碳浓度飙升到174ppm,但随着车速的迅速提升,一氧化碳浓度也迅速下降,最终维持在10ppm左右。也就是说,车子在怠速状态下排放的一氧化碳浓度是车子正常行驶状态下的10倍多。这是由于发动机怠速时,造成不完全燃烧。所以导致了一氧化碳的浓度稍微高一点。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其实是一个燃烧的原理。理论上来说,发动机的空燃比应该是1比14.7,也就是完全燃烧一公斤的汽油,需要消耗14.7公斤的空气。而汽车在怠速状态下,为了保证发动机的稳定,它的空燃比会有所下降,这样的话,汽油就不能充分燃烧,从而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如果车子停在密闭、狭小的空间内,一氧化碳可以通过汽车空调的外循环,以及车底下的通风口进入车内,这就非常危险了。很多在车库“车震”,发生意外死亡的案例或许都与此有关。我百度“偷情”、“车震”、“致死”这几个关键词搜索,就会发现,大多悲剧是与车库有关。汽车库成为偷情、车震的场所,这不难理解,它的隐蔽性好么!夏天车库内又闷又热,不开空调,谁受得了呀!车震时开着空调,就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虽然大家都能想明白,为什么在车库车震致死的案例还是屡见不鲜呢?我想,有二个可能性:一、临时起意,找不到更隐蔽的场所了;二、心存侥幸,觉得速战速决,出不了事。一氧化碳的毒性,是竞争性地和血红蛋白结合,使细胞缺氧比较明显。一氧化碳中毒出现的症状,首先是头疼头晕,然后就会出现四肢无力,接着就是呕吐,等察觉到危险的时候,已经丧失了自救和求救的能力。我把一辆2.0T的车子开进车库。把三只小白鼠放在汽车的后座(目测又要被喷…)。这时车内的氧气浓度为21%,一氧化碳0ppm。接着,开启空调,关好车窗,放下车库转闸门。3分50秒的时候,检测仪就有了反应。车内的一氧化碳变成了1ppm,氧气浓度下降到了17.7%。22分55秒时,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上升到400多ppm,这时候其中一只小白鼠似乎已经不行了,待在角落一动不动;仅仅又过了几秒钟,第二只小白鼠也趴在角落不动了;剩下最后一只虽然还在活动,但动作和喝醉一样,三步一倒,还伴有抽搐。实验表明:1.在车库内怠速开空调,仅仅8分10秒时,一氧化碳浓度就到了8ppm,氧气浓度是17.4%。《国家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规定,公共场所的一氧化碳浓度必须低于10mg/m3,相当于8ppm,如果高于8ppm的话,就需要对该场所进行通风处理。如果仅仅维持这样的浓度,是不太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2.19分23秒时,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上升至101ppm,氧气浓度下降至16.7%。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指的就是一氧化碳和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浓度,它是判断人体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依据。如果长时间吸入100ppm的一氧化碳,人体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就会超过10%,导致昏迷。车震的危险是从20分钟左右时降临的。3.发动机怠速时,空燃比会有所下降。汽油浓度相对较高,不能充分燃烧,从而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4.排出来的一氧化碳弥散在车的周围,主要以后部为主。进入车内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外循环。如果开起空调外循环,外界的空气不停地往里抽。第二个途径是车的座位底下有一些通风口,这一部分当然不是有动力在抽,但是通过自然的对流也会往车里走。5.看车库内一氧化碳浓度的升高曲线。从100ppm开始,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的上升速度明显加快,仅仅又过了2分钟,浓度突破了300ppm。由于车库内氧气被汽油燃烧持续消耗,而通过汽车尾气排放出的一氧化碳又源源不断,所以,某个时间节点后,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就会暴涨,危险系数成倍增长。当时间到了36分08秒的时候,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了800ppm。在一氧化碳浓度达到800ppm的时候,人虽然不会马上中毒身亡。但是,极有可能丧失意识,失去呼救或者自救的能力。而且,这时候,一氧化碳浓度又是指数性的增长,所以,我们可以认为800ppm是一氧化碳让人致死的浓度。也就是说,车库内,在开着空调的车里玩车震,只要半个小时左右,死亡危险就已经毫无预兆地降临了!

接着,我又把汽车顶了起来。加油门,把车速提到50码,再来看看一氧化碳浓度。

仪器显示,在车子启动的瞬间,排放的一氧化碳浓度飙升到174ppm,但随着车速的迅速提升,一氧化碳浓度也迅速下降,最终维持在10ppm左右。

也就是说,车子在怠速状态下排放的一氧化碳浓度是车子正常行驶状态下的10倍多。

这是由于发动机怠速时,造成不完全燃烧。所以导致了一氧化碳的浓度稍微高一点。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其实是一个燃烧的原理。

理论上来说,发动机的空燃比应该是1比14.7,也就是完全燃烧一公斤的汽油,需要消耗14.7公斤的空气。

而汽车在怠速状态下,为了保证发动机的稳定,它的空燃比会有所下降,这样的话,汽油就不能充分燃烧,从而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

如果车子停在密闭、狭小的空间内,一氧化碳可以通过汽车空调的外循环,以及车底下的通风口进入车内,这就非常危险了。很多在车库“车震”,发生意外死亡的案例或许都与此有关。

我百度“偷情”、“车震”、“致死”这几个关键词搜索,就会发现,大多悲剧是与车库有关。

汽车库成为偷情、车震的场所,这不难理解,它的隐蔽性好么!

夏天车库内又闷又热,不开空调,谁受得了呀!车震时开着空调,就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虽然大家都能想明白,为什么在车库车震致死的案例还是屡见不鲜呢?我想,有二个可能性:一、临时起意,找不到更隐蔽的场所了;二、心存侥幸,觉得速战速决,出不了事。

一氧化碳的毒性,是竞争性地和血红蛋白结合,使细胞缺氧比较明显。

一氧化碳中毒出现的症状,首先是头疼头晕,然后就会出现四肢无力,接着就是呕吐,等察觉到危险的时候,已经丧失了自救和求救的能力。

我把一辆2.0T的车子开进车库。把三只小白鼠放在汽车的后座(目测又要被喷…)。

这时车内的氧气浓度为21%,一氧化碳0ppm。

接着,开启空调,关好车窗,放下车库转闸门。

3分50秒的时候,检测仪就有了反应。车内的一氧化碳变成了1ppm,氧气浓度下降到了17.7%。

22分55秒时,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上升到400多ppm,这时候其中一只小白鼠似乎已经不行了,待在角落一动不动;

仅仅又过了几秒钟,第二只小白鼠也趴在角落不动了;剩下最后一只虽然还在活动,但动作和喝醉一样,三步一倒,还伴有抽搐。

实验表明:

1.在车库内怠速开空调,仅仅8分10秒时,一氧化碳浓度就到了8ppm,氧气浓度是17.4%。

《国家公共场所卫生标准》规定,公共场所的一氧化碳浓度必须低于10mg/m3,相当于8ppm,如果高于8ppm的话,就需要对该场所进行通风处理。

如果仅仅维持这样的浓度,是不太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的。

2.19分23秒时,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上升至101ppm,氧气浓度下降至16.7%。

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指的就是一氧化碳和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浓度,它是判断人体一氧化碳中毒的主要依据。如果长时间吸入100ppm的一氧化碳,人体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就会超过10%,导致昏迷。车震的危险是从20分钟左右时降临的。

3.发动机怠速时,空燃比会有所下降。汽油浓度相对较高,不能充分燃烧,从而产生更多的一氧化碳。

4.排出来的一氧化碳弥散在车的周围,主要以后部为主。进入车内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外循环。如果开起空调外循环,外界的空气不停地往里抽。第二个途径是车的座位底下有一些通风口,这一部分当然不是有动力在抽,但是通过自然的对流也会往车里走。

5.看车库内一氧化碳浓度的升高曲线。从100ppm开始,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的上升速度明显加快,仅仅又过了2分钟,浓度突破了300ppm。

由于车库内氧气被汽油燃烧持续消耗,而通过汽车尾气排放出的一氧化碳又源源不断,所以,某个时间节点后,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就会暴涨,危险系数成倍增长。当时间到了36分08秒的时候,车内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了800ppm。

在一氧化碳浓度达到800ppm的时候,人虽然不会马上中毒身亡。但是,极有可能丧失意识,失去呼救或者自救的能力。

而且,这时候,一氧化碳浓度又是指数性的增长,所以,我们可以认为800ppm是一氧化碳让人致死的浓度。也就是说,车库内,在开着空调的车里玩车震,只要半个小时左右,死亡危险就已经毫无预兆地降临了!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2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