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具有高禁带宽度、高击穿电压、高电导率和热导率等特性,使其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显著优势。首先,碳化硅器件能显著降低电子设备的能耗、简化散热、缩小体积,被誉为绿色能源器件。其次,碳化硅衬底可分为导电型和半绝缘型,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可用于制造功率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光伏发电等领域。随着电动汽车中800V高压大功率快充的普及,碳化硅器件的高压低能耗小体积优势将进一步体现。目前,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已计划使用碳化硅器件。随着成本下降,碳化硅器件有望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必然选择。同时,国内碳化硅产业链自主可控迫在眉睫,国内企业持续加码碳化硅衬底扩产项目,产业有望加速发展。建议关注导电型衬底环节现有产能和扩产产能规模较大的公司,如天科合达、露笑科技等。此外,三安光电等具备全产业链生产能力的上市公司也值得关注。封装领域,斯达半导、时代电气等公司已建设碳化硅产线,有望优先受益。总之,碳化硅材料凭借其优异性能,将在电动汽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绿色、高效发展。碳化硅(SiC)作为一种高性能半导体材料,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其高禁带宽度、高击穿电压、高电导率和热导率等特性,使得碳化硅器件能显著降低电子设备的能耗、简化散热、缩小体积。导电型碳化硅衬底可用于制造功率器件,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光伏发电等领域。随着电动汽车中800V高压大功率快充的普及,碳化硅器件的高压低能耗小体积优势将进一步体现。目前,特斯拉、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企已计划使用碳化硅器件。随着成本下降,碳化硅器件有望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必然选择。同时,国内碳化硅产业链自主可控迫在眉睫,国内企业持续加码碳化硅衬底扩产项目,产业有望加速发展。建议关注导电型衬底环节现有产能和扩产产能规模较大的公司,如天科合达、露笑科技等。此外,三安光电等具备全产业链生产能力的上市公司也值得关注。封装领域,斯达半导、时代电气等公司已建设碳化硅产线,有望优先受益。
原创2022-08-2609:44·探个路
行业扩产进度;成本下降的速度;车规级产品渗透率;国内外竞争格局
产能和扩能规模大;技术积累深厚;电动汽车业务拓展顺利;估值水平较低。
营收及增速,归母净利润及增速,资本开支,研发费用,估值(PE)
①碳化硅是由硅和碳组成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相比于第一、二代半导体,有更高的禁带宽度、高击穿电压、电导率和热导率,因此具有耐高压、体积小、功耗低、耐高温等特点。从产品性能角度,碳化硅功率器件能显著降低电子设备的能耗、简化散热、缩小体积,因此碳化硅器件也被誉为绿色能源器件。
②碳化硅衬底根据电阻率可分为导电型、半绝缘型。在导电型碳化硅衬底上生长碳化硅外延层制得碳化硅外延片,可进一步制成功率器件应用于电动汽车、光伏发电、轨道交通、智能电网、航空航天等领域。
③电动汽车行业对导电型碳化硅衬底需求空间巨大。目前特斯拉、比亚迪、蔚来、小鹏等新能源车企已经计划使用碳化硅分立器件或模块。后续随着电动汽车中800V高压大功率快充的普及,碳化硅器件在高压低能耗小体积的优势会进一步体现,随着成本下降将会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必然之选。近期海外龙头公司wolfspeed和安森美的最新财报中碳化硅业务都迎来爆发式增长,产业逻辑持续验证。
④当前美国对中国碳化硅产业实行技术禁运和封锁,国内碳化硅产业链自主可控迫在眉睫。同时我国碳化硅下游各领域尤其是电动汽车的需求旺盛、市场空间巨大,因此碳化硅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近年在政策支持下国内企业持续加码碳化硅衬底扩产项目,产业有望加速发展。
1、关注导电型衬底环节现有产能和扩产产能规模较大的公司。
导电型碳化硅未来几年增速远高于半绝缘碳化硅,导电型碳化硅下游受益电动汽车、光伏等领域发展,未来几年有望实现爆发式的增长。半绝缘碳化硅主要下游是军用和通信,市场空间和增速都更小。
碳化硅材料本身硬度大、应力大,切磨抛工序非常细致,且耗时长。短期扩产提升良率的难度非常大,同时碳化硅绑定的模组在新能源车上的车规级验证周期长达12-36个月,因此只有尽快扩产才有机会抢占下游电动车客户,受益本轮电动汽车产业的爆发。
拟上市公司天科合达在导电型碳化硅衬底方面积累深厚,前阵子上市的天岳先进主要聚焦在半绝缘射频器件,目前导电型碳化硅的上海工厂还在建设过程中。近年来露笑科技、东尼电子等公司也在导电型碳化硅衬底方面大幅投资扩产。
2、IDM:建议关注三安光电,通过大量资源的投放来解决衬底、外延的良率问题,是国内极少数具备全产业链生产能力的上市公司。目前碳化硅已经量产上车,车规级产品正配合多家车企做流片设计及测试。后续有望优先受益。
3、封装:目前斯达半导、时代电气、士兰微、扬杰科技、新洁能等公司均已经建设碳化硅产线,目前发展进度来看,斯达半导>时代电气>士兰微。
士兰微(600460)
目前公司碳化硅MOSFET已给客户送样;碳化硅SBD结合IGBT产品已给客户小批量供货。公司当前正在加快建设碳化硅产线,规划产能为月产1.2万片6吋片,建设周期3年。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29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