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车迷必须要懂的硬核知识-机油篇?

资深车迷必须要懂的硬核知识-机油篇?_58汽车

机油是汽车发动机的血液,而机油粘指剂则是机油中的关键成分。它能够提升机油的粘度指数,减小温度变化对机油粘度的影响,从而改善机油的粘温性。市面上常见的基础油粘度指数较低,需要加入粘指剂来提高粘度指数。常用的粘指剂有聚异丁烯类、聚甲基丙烯酸酯类、乙烯—丙烯共聚物和氢化苯乙烯—双烯共聚物等。它们各有优缺点,如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改善粘度指数效果好,但热稳定性差;乙烯—丙烯共聚物热稳定性和剪切安定性好,但低温性能差。粘指剂的添加量和效果也有所不同,如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增粘效果最高,但对清净分散性的影响也最大。此外,粘指剂的剪切安定性和热稳定性对油膜稳定性和机油寿命也有影响。因此,选择机油时不能只看粘度指数,还要考虑粘指剂的种类和添加量,以及对油膜稳定性和机油寿命的影响。机油调配需要平衡各种因素,以达到最佳性能。机油粘指剂的作用和对汽车性能的影响机油是汽车发动机的血液,而机油粘指剂则是机油中的关键成分。它能够提升机油的粘度指数,减小温度变化对机油粘度的影响,从而改善机油的粘温性。市面上常见的基础油粘度指数较低,需要加入粘指剂来提高粘度指数。常用的粘指剂有聚异丁烯类、聚甲基丙烯酸酯类、乙烯—丙烯共聚物和氢化苯乙烯—双烯共聚物等。它们各有优缺点,如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改善粘度指数效果好,但热稳定性差;乙烯—丙烯共聚物热稳定性和剪切安定性好,但低温性能差。粘指剂的添加量和效果也有所不同,如乙烯—丙烯共聚物的增粘效果最高,但对清净分散性的影响也最大。此外,粘指剂的剪切安定性和热稳定性对油膜稳定性和机油寿命也有影响。因此,选择机油时不能只看粘度指数,还要考虑粘指剂的种类和添加量,以及对油膜稳定性和机油寿命的影响。机油调配需要平衡各种因素,以达到最佳性能。

需了解更多,汽车制造,汽车原理,汽车深度资讯,WB可以关注:盖世kk(知名汽车博主)

首先这是一篇又黑又硬的汽车硬核科普文

资深车迷必须要知道的知识点

非战斗人员请立刻撤离

前方高能

这是标题:浅析机油粘指剂的作用和对汽车性能的影响

机油的本质是由基础油和各类添加剂调配灌装而成。

本期的话题是机油添加剂里的一种——机油粘指剂,粘度指数改进剂,用来提升机油的粘度指数,从而减小温度变化对机油粘度的影响,改善机油粘温性。

市面上一般的

1、石蜡基础油(一类矿物质机油,红壳黄壳银嘉护之类)的粘指在100以内。

2、加氢精制基础油(二类三类半合成机油)粘指在120~140

3、PAO(三类以上全合成机油,除酯类)粘指在130~150

因为基础油的粘度指数不足以达到机油的要求,所以需要加入粘指剂,加入粘指剂可以将粘指调高到200+。

一、常用黏指剂的种类:

聚异丁烯类(PIB):热氧化安定性和剪切安定性优异,但是低温性能差,不能用作5w/30以下的机油。目前很少用,基本被PMA和OCP替代。

聚甲基丙烯酸酯类(PMA):

这个分子量分布很广,2~150万,用作粘指剂的pma一般分子量在15万左右,也有说法在50万左右(这个一会有用),在蜡基基础油用也是很好的降凝剂。具体作用要看R基结构。这个东西改善粘度指数效果非常好,但是热稳定性差,剪切安定性差,200度就开始分解,短命鬼。

乙烯—丙烯共聚物(OCP):

又叫乙丙胶,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粘指剂之一,欧美常用。热稳定性和剪切安定性都很好。但是低温性能差,低温易成胶,相对分子质量10万~15万。所以一般需要与脂类降凝剂协同作用,比如PMA降凝剂,需要配合降凝剂使用足以说明它对低温性能改善没有作用。一般乙烯丙烯比例为50:50。目前国际上要求稳定性指数ssi为25%,为达到要求,需要降低OCP分子量,同时增粘效果也相应降低,所以需要增加添加量,使清净分散性和低温性能变差。目前国外已经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国外的替代产物不适合国内蜡基高的基础油,还影响降凝剂的使用。OCP与马来酸酐接枝反应然后胺化居然可以生产清净分散剂丁二酰亚胺你敢信?

氢化苯乙烯—双烯共聚物(HSD):

和OCP一样,热稳定性好,剪切安定性好,低温性能差,相对分子质量5万~10万。但是剪切稳定性指数ssi可以达到10%(越小越好)。HSD对蜡基基础油和降凝剂的使用没有影响。这点好过OCP。增粘效果比OCP好一半以上,而添加量只有OCP的一半左右。但是国内没有生产技术,只有路博润(刚刚引进的德国品牌)力魔等一些国际巨头生产。

粘指剂就简单介绍到这,

下面是常用的三种粘指剂的添加量和效果。

Q是黏温指数,这里说QHSD>PMA,用量是相反,OCP最小,说明OCP增粘效果是最高的(不考虑降凝)。这个是重点,粘指剂用的越多,对机油清净分散剂影响越大。看到这里,那些200+粘指的机油也就不足为奇了。

粘指剂剪切安定性对油膜稳定性的影响:

这个是重点,当粘指剂在高速剪切状态下会产生短暂或者永久性粘度降低的现象,也就是油膜不稳定。这可能就是PMA粘指剂很少用的原因之一。

剪切稳定性是HSD>OCP>PMA,分子量越大,剪切安定性越差。ssi越小,剪切安定性越好。剪切安定性越差,损耗越大,越不耐用。

热稳定性:

HSD与OCP相仿,PMA热稳定性最差,200度时就开始分解,所以说PMA是短命鬼,当然OCP也就250度。

粘指剂的基本优缺点终于介绍完了,结论呢?

下面讨论下粘指剂对机油的影响

为了达到多级机油的要求,粘指剂既要增加高温粘度又要降低低温倾点,PMA可以做到,但是剪切安定性差,持久度差和对清净分散性的影响必定影响油膜稳定性和机油寿命。那OCP呢?热稳定性比PMA好,但也只是250度就开始分解,况且还要搭配脂类降凝剂使用,比PMA能强多少?而且容易成胶,对清净分散性影响也不小。HSD虽然好一些,但也只是相对的,粘指剂都逃脱不了剪切后分解和热分解后的胶化影响清净分散性,消耗tbn。高速剪切下暂时失粘,或者永久性失粘,分子链断裂,影响油膜稳定性的两个共性缺点(这里应该还有剪切粘度与油膜的关系)。所以说那些粘度跨度大的机油和动辄粘指200+的机油,尤其是三类或者三+类基础油动辄200+的粘指不一定就是好事,十有八九是PMA调处来的,比如用星型PMA的新日石,我现在明白为什么新日石有0w50的民用油了。

写在最后

当然我个人觉得,机油调配这个东西是有得有舍,配方的成熟度和平衡性是由机油厂家的技术底蕴和多年的经验得到的。

有些国产机油动辄300+粘度号称适合高温,可以爆草,你觉得靠谱吗?

高粘度怎么来的,简单吗?我都能调出来。

即便得到了高性能,损失的却是油膜稳定性,也损失了长寿命。高粘指大跨度机油还得靠高粘指基础油的先天性质,依靠大量粘指剂后天提升肯定会带来弊端。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3081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