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我购买了美版2021款混动EX,全系次低配,含税落地近3.1万美元。当时中期改款刚上市两个月,优惠力度相当给力。这个配置级特别适合我,标配了8气囊、全LED大灯、全套L2级驾驶辅助、盲区监测、倒车影像、无钥匙进入、普通天窗、座椅/后视镜加热、主驾驶12向电动调节、CarPlay、8寸触控屏、后排出风口+USB快充等,刚好满足需求又不浪费钱。使用下来,我越来越觉得买对了。首先,混动系统非常省油,总平均油耗4.78,最高5.88,最低4.35。不到50L的油箱能跑800-1000公里,既有电动车的顺滑安静,又和燃油车一样便利。其次,驾驶体验出色,电机直接驱动,发动机只负责发电,启停平顺,动力线性无敌。此外,空间宽敞,配置实用,保养周期长,用料扎实。当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低温时发动机启动频繁,急加速掉电快,高速巡航时电量保持低位,隔音一般等。但总体而言,我对这辆美版混动雅阁非常满意,不后悔当初的选择。最后说说为什么不买2.0T版本。去年选这辆混动时,2.0T的雅阁贵了近4000美元,落地要3.4万多美元,超出预算。今年想再买一台2.0T版本,但通胀+芯片断供导致美国车市整体大涨价,2.0T的指导价比去年的落地价还贵,落地直奔4万美元,性价比不高,只能再次错过。总之,美版混动雅阁在省油、驾驶体验、配置、空间等方面都让我非常满意,虽然有一些小瑕疵,但瑕不掩瑜。如果你也在考虑这款车,我的建议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综合权衡,做出明智的选择。
去年初买了美版混动EX(次低配),刚买不久时还有点儿后悔为啥没咬咬牙上2.0T,现在开了5.8万公里,越用越觉得买对了!
我提的是美版2021款混动EX,全系次低配,对应国内的锐领版,含税落地将近3.1万美元(当时比国内锐领版便宜10%左右,但现在已经没这么便宜了),相当于指导价优惠了4400美元。当时中期改款刚上市两个月,有这样的优惠可以说相当给力了。
这个配置级也特别适合我,标配了8气囊、全LED大灯、全套L2级驾驶辅助、盲区监测、倒车影像、无钥匙进入、普通天窗、座椅/后视镜加热、主驾驶12向电动调节、CarPlay、8寸触控屏、倒车影像、后排出风口+USB快充,我需要的配置就差一个座椅通风,我不需要的(比如全景天窗、皮方向盘/皮座椅)也基本没有,刚好满足需求又不浪费钱。
1.除非电量不足,否则没有怠速,停车听歌开空调时岁月静好,冬暖夏凉,既不用担心电瓶亏电也不用焦虑油耗和积碳问题。
2.除了高速巡航之外全是电机直接驱动,发动机只负责发电,所以它的启停不会造成任何传动冲击,拥有电动车的全部优点,平顺性、油门响应和动力线性无敌,比双电机行星排结构的丰田混动更胜一筹。
3.省油(废话)。大油门随便踩,夏天空调随便开,照省不误。目前总平均油耗4.78,最高5.88,最低4.35。不到50L的油箱能跑800-1000公里,不需要充电,既有电动车的顺滑安静,又和燃油车一样便利。
4.主动刹车对于紧急情况的判断及时且准确,偶尔比我反应还快(也说明我的反应和判断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5.夏天原地开空调每小时0.4升油,也就是同动力燃油车的1/4,一点儿不心疼。
6.动能回收力度与刹车踏板联动(CRBS),并且把电制动和机械制动协调得非常平顺,不管任何程度的刹车,都感觉不到两股制动力的切换。这才是本田混动在驾驶体验方面相比丰田混动的最大优势。
7.空间很宽敞,和迈腾/帕萨特比各有千秋(德系门板储物更好、中控储物差,后排空间更大),和凯美瑞比则是全方位小胜。后备厢在同级别也算很能装的。唯独后排头部空间不适合180cm以上的大个子,不过我和老婆都没那么高,问题不大。
8.发动机要么不工作,要么就在最健康的工况工作,理论上比纯燃油车的发动机寿命长。
9.电池虽然充放电频繁,但始终处于浅充浅放(可用部分只有总电量的40%,日常还只用到40%中的40%),其实比纯电动车的电池工况健康得多,基本不用担心寿命问题。
10.保养周期比中国版长,每1.6万公里或一年换一次机油,我跑了5万公里,前不久刚换完第三次,比国内5000公里一换强太多了。
11.美版雅阁的白车身用料比较扎实,各个部位的钢材强度几乎都比国产版雅阁高了一个级别。A柱、B柱、车尾纵梁、前门侧边梁、车顶横梁都用了热成型钢。
细节用料、动力持久性、隔音不好
1.低温停车开暖风时,发动机会自动启动,但经常只是单纯为了暖机,不到万不得已(电量低于标定值)不给电池充电,属于白费油工况。
2.急加速掉电飞快,地板油平均4秒掉一格电(满电10格,可用8格),低于5格电功率就会下降。剩2格电后再踩就只有发动机出力了,动力打8折,耐力没有凯美瑞混动持久。后者地板油起步一直踩到190km/h电子限速也才掉1/4电量。
3.高速巡航时电量保持在低位(2-4格),导致高速急加速时电池功率不足以配合发动机达到系统最大功率。
4.在纯电驱动下突然大油门急加速,发动机从启动到转速拉高需要时间,因此有动力延迟,不像发动机运转时那样随叫随到。
综合3+4,强烈建议高速超车前扫一眼仪表盘,如果正好低电量+纯电,一定要给足提前量,因为动力很可能低于你的预期。
5.低温对油耗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大,冬天油耗比其他季节平均高20%-25%,冬天很难跑进5个油,比丰田混动更怕冷。
6.2019年6月之前生产的混动车型存在变速箱工艺缺陷,随着公里数的增长有可能导致变速箱报故障,无法继续使用发动机直驱模式。具体情况看我之前的内容。
7.或许是由于后轮负外倾角明显大于前轮,后轮吃胎偏磨现象明显,长期下去会让轮胎提前退休,建议每年或每20000公里做一次轮胎换位,使前后轮磨耗尽可能保持一致。
8.作为2021年的B级轿车,居然不能提示玻璃水液位低,这小功能连我2012年的7代凯美瑞都有,不知道本田怎么想的。
9.新增的无线充电不好用。我用的水果12明明是跟它同年出的,却要很刁钻的角度才能充上电。有鼓捣它的工夫还不如直接插有线。
10.底盘太低了,接近角小得可怜。上个美式driveway的小斜坡都能蹭到前悬,地库上坡能慢就慢,马路牙子轻易别上。
11.全系发动机盖用手动撑杆(国内全系气动撑杆),后排内饰更是奔着寒酸至上的思路设计的,门板上沿全系硬塑料(国内为软塑料),就连该有装饰条的部位都只有裸露的黑塑料,充其量也就是国内A0级车的待遇。
12.中低配减配了车门灯,后方的人或车在夜晚难以注意到你是否开了门。
13.虽有可变转向比减少了方向盘圈数,但低速转向力度又沉又涩,揉库不舒服。
14.美版混动无耻减配了备胎,给了一套实用性不到备胎10%的补胎套装糊弄事。而国产版是有备胎的。
15.我买的是10.5代新款,但美国版没有像国内一样改掉备受诟病的尾灯,车尾颜值没有提升。
16.隔音!我的17寸米其林胎噪虽然不像国产版高配的18寸横滨胎噪音那么邪乎,但整体的隔音还是很差,80km/h就能感受到明显风噪,在有主动降噪和前排双层玻璃的加持下,静态和动态隔音都不如我后来买的速腾。本田传统艺能果然名不虚传。
17.滤震的高级感和柔韧感在头几千公里确实还行,但在美国烂路的洗礼之下衰退得厉害,现在过坑过坎已经有点儿松散感了。
最后说说为什么不买2.0T版本。去年选这辆混动的时候,2.0T的雅阁贵了近4000美元,落地要3.4万多美元,已经超出我当时的预算了。今年家里需要添第二辆车,本来想着混动版开着还挺满意(包括动力之外的方面),不行就再买一台2.0T版本,结果通胀+芯片断供导致美国车市整体大涨价,非热门车最好的情况也只是不优惠(但是指导价比前一年普涨了5-8个点),热门车型加价10-20个点都是常态。对于雅阁来说,2.0T的指导价比去年的落地价还贵,还要加1000-3000美元的装饰,落地直奔4万美元,比国内的亚洲龙还贵,这么多钱买个雅阁可太不值了,只能再次错过了。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36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