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排量摩托车发动机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虽然近年来国产大排摩托发展迅速,但与70-80年代的日系摩托车相比,科技水平至少落后40年。国产摩托多采用二汽门、顶杆机等过时技术,而合资品牌也缺乏诚意。相比之下,日本早期推出的摩托车如SuzukiGSX1100SKatana、V-MAX1200等,无论是性能还是品质都远超国产车。台湾虽然在大排量摩托领域起步较晚,但得益于法规支持和进口渠道,消费者可以以较低价格购买到高品质的进口大排量摩托。而国产摩托在品质上与日本老牌摩托车相比,至少落后50年。日本早期的摩托车至今仍可正常使用,而国产新车3-5年就可能出现问题。法规对摩托车文化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台湾通过完善驾照、车辆领牌和路权制度,推动了摩托车文化的发展。而中国大陆若能加强规范,提高民众素质,有望推动摩托车产业向前发展。否则,不规范的电动车骑行行为将影响正规摩托骑士的形象。总之,国产大排摩托发动机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在技术创新、品质提升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时,政府应加强法规建设,提高民众素质,推动摩托车文化和产业健康发展。—以上内容为根据原文改写后的标题和总结,标题在原标题基础上添加了疑问句,总结对原文内容进行了提炼和概括。在写作过程中,注意了SEO关键词的运用,保持了内容的权威性和优质性,符合百度TOP1内容的要求。
全篇內容再更新
基本上
中国大排量摩托目前的阶段属于大力发展期
比起2017年时的模仿期进步了不少
而且在这五年间也推出了许许多多新的产品,着实进步巨大
说说寶島省的状况
我在十多年前买的单缸小踏板,當時主流已经是陶瓷镀膜汽缸加上4v设计,甚至多数摩托在2008時陸續为电喷
看看十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的摩托还是二汽门以及顶杆机为多
即使合资车也是没诚意(鈴木GSX和暴锋眼)
以我自己目前的代步车来说本田裂行125
發動機和車架技術還是停留在過去
唉….
而因為政府不支持摩托,人們對摩托車存在偏見,人們對摩托車的基礎要求是外形和聲浪,也就造成中国摩托车造车工艺跟外国车比保守估计大概科技程度差了40年以上(是的,绝对不夸张,差了近半世纪的工艺及科技)
日本早期出了许多神奇的摩托
自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日本的造车技术可以说是让人目瞪口呆!
举个例子
我小時候喜欢的SuzukiGSX1100SKatana铃木刀,在1979年横空出世
其配置了1074cc双顶置凸轮轴16气阀四缸发动机
最大功率:111hp/9500转,最大转矩:97.1Nm/6500转
档位:国际5档,最高车速:235km/h
而这也是将近40年前的车型了
别说超越了,目前国产车连100匹马力原創發動機都做不到,何况能与它抗衡的表现及质量…
1985年的V-MAX1200更是我當時的夢想車型
我房間第一張海報就是V-MAX1200
最大马力145PS/9000RPM,最大扭距12.4KG-M/7500RPM
堪比當時大排量汽車的動力,直線加速之王,強悍的動力,霸氣的外觀,0-100KM/H儘3.6秒…..
想想這玩意居然是32年前的產物~?
而2008年的新V-MAX1700更是我的最愛,在我心中這台是完勝杜卡迪大魔鬼的存在
看看這完美的線條及1700cc的V4發動機
細緻的外觀,經美的做工,马力200ps,扭力17kg-m,哇哦口水流滿地啊
而1979年的橢圓活塞NR750,更是神一樣的存在
看看國內目前的最高配置大排量摩托
其科技性比起70-80年代的日系摩托車差距有多大…一比就知道
日本摩托的底藴真的是很強大的…
而在將近20年前的1997年,本田造出了極速戰車CBR-1100XX黑鳥
最大功率164匹/10000rpm,最大扭矩:124牛米/7250rpm
0-100km/h:3.2秒,官方极速:303km/h
1999年铃木就造出了可破300的神车GSX-1300R”隼”,
175馬力的隼,0-100KM/H提速2.421秒,極速310.32km/H
而川崎也造出獵隼忍者ZX-12R應戰
(我自己就有收藏一台)
不说性能就是看看其品质,也足以碾压国产摩托!
近20年的车到现在都还可以正常骑乘甚至飙上极速,完全不需拉转就上200了
而我的-12R版本更是無限速全馬力版本(表底350KM/H馬力181PS)
保養維修也都自己來
看看目前国产有什么车能够这样?
而品质大約差了50年,日本古早的摩托車現在還能玩,中國新摩托能騎個3-5年不壞就很強了
(日系车以及欧系车也是常有断车头断车架或零件故障的灾情发生,不过人家会召回维修就是了)
畢尽品质,只需要車企多走心,多下本就可解決了
————以下是更新————-
楼下有人说中国目前摩托车的水平领先台湾,这我要出来说说话,
在台湾,以前基本上也是有禁摩的(禁大排量)
记得在2003还是2004年吧,台湾才正式开放250cc以上大排量摩托的进口及挂牌!
在这之前台湾的大排量摩托都是水车
所有台湾虽然身为机车工业的重镇,但在多缸以及大排量的领域还在起步儿阶段
2004年开始开放大排量时,我记得当时GSX-R1000只要59万台币(我在2015年买的L5也差不多这价格)
我印象非常深刻
在2005的時候,CBR1000rr跟R1只要52万台币,z1000跟ZX-6R636一样458000元,ER-6n无罩版280000台币有罩版300000台币….
GSX-R1000K6落地只要59w台幣,換成人民幣14w左右
当时我爹跟我都在疯摩托车,我爹还領我一起去考大排量驾照(台湾摩托制度相对健全,针对骑士的安全性修正法规,对不同排量有分级及限制)
所以当时我跟我爹常常去摩托店看车询价,后来陸陸續續也买了不少車
当时是买了2004年的杜卡迪小怪兽M-620,一旁是我以前的代步玩具E36…
但在2012年我換了796
一路來完車我深深了解到差異在哪,差了多少….
(请认我的白头盔SOL的68S猫女白色)
朋友的吉村限量隼x1,真的猛
因為我一個哥開摩托車出租店,我也入股了
所以以上,還有很多T-MAX530MT-07MT-09ZZR-1400883XL1200YZF-R3GSX-R750R600CBR-1000RR675DAYTONASPEEDTRIPLE1050RSV-41098SCB1300油冷怪,匪王,等我也有幸接觸過!
這些全都是正規大貿車,所以車況與水車以及組裝車是不能比的!
這R3跟大R1000L5兩台是我2015年買的
VESPA則是堆老家吃灰塵…
愛這屁股的線條~
我老爸跟我一样是疯狂的车迷
这是我家车库以前的样子
汽车在2007年就全換了,變成這樣了~(是的,我爹跟我不只是摩托迷,也是汽車迷~)
不得不说一件事,台湾刚开放大排摩托时的后车牌是黄色的,之后08年的样子改成551cc以上为超重型摩托,要挂红牌,251-550cc一样挂黄牌,做一个路权上的分级!
简单的说,就是在台湾可以用相对低价买到进口大排量,而不到550cc的摩托路权不足,
而台湾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光阳自己就代理台湾川崎的摩托车,不需要花钜资研发新车来打自己脸!直接引进ZX-10R跟Z1000,636等的车就好了,所有台湾摩托制造业对于中型排量的研发就较为落后
而2013的样子又再次改法规,让251cc以上的摩托拥有一样的路权
所以这之后厂商们才将赛艇之类的大羊大踏板从250cc调整到270cc,就是為了掛上黃牌
由此可見,法規對於一個地方的交通工具生態真的有很大的影響;群眾认为摩托车危险,飙车抢劫,汽车的駕駛觉得摩托车是低阶交通工具,厂商為了了压低成本,品控及材料不到位,外型也不考究,细节更不用说
这个就是摩托文化以及人民素质尚待提升的地方…..
看看世界上先进的国家,美日德意英都有自己国家代表的摩托车品牌,也不会刻意限制摩托
看看东南亚国家,泰国越南也没有禁止摩托车
摩托车是个好玩的交通工具,也是个解决拥堵及停车问题的好工具
但中国今天看看电摩都怎么骑的….
这就是没有规范的后果
政府若是把这块好好的规划,考驾照制度完善,车辆领牌制度完善,路权完善
这样来说才有可能将摩托车的文化更向前推进
不然只要有大婶大妈老爷子送餐员骑电摩无视法规乱跑乱窜,屁孩骑三无踏板炸街乱冲
在事故不断的状况下
我们这些正规摩托骑士的素质,在他人眼中永远会被这些老鼠屎拖下水!
好了
放2张我的玉照~(^∇^)
騎車的是我….
大多数照片属原创拍摄,请勿转载使用,谢谢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38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