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技术领先 为何地铁噪音仍大 无解吗?

中国高铁技术领先 为何地铁噪音仍大 无解吗?_58汽车

中国高铁技术卓越,地铁噪音却相对较大,主要因地铁多在隧道内行驶,噪音反射加强,且地铁需强劲通风,空调噪音大。此外,成本考量也限制了降噪技术的应用。尽管地铁车厢内已有一定隔音效果,并符合声级限制,但轮轨摩擦声仍显刺耳。部分城际快线地铁采用更先进技术,噪音显著降低,但成本较高,仅适用于特定线路。

首先默认高铁指动车或高速动车,而不是那两条钢轨,并且下文随题也统称“高铁”;噪音是指在车厢内听到的噪音,因为车厢外的噪音高铁可一点都不小。

然后题主说的是地铁轨道摩擦的声音大。事实上两者的噪音都大概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即轮轨摩擦、电机、接触网或第三轨等电力设施和风阻。而我们一般很少听到高铁的轮轨摩擦声是因为风阻(车厢外)或电机(车厢内)的声音较大而将其掩盖了,同时高铁列车的隔音效果确实要比地铁列车好很多,在车厢内确实噪音不大。当然高铁轨道和车轮之间相对更加平滑精密、转弯半径更大可能也是一部分因素,但高铁行驶速度极快,而转弯半径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列车行驶速度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列车脱轨以及转向架损坏,所以高铁轮轨摩擦实际产生的噪声可能并不会因此明显减小。

另外地铁还有一项比较重要的噪音来源,那就是空调,简直跟鼓风机一样。原因是地铁内人口密度极大,且多数长期在隧道内行驶,必须要强劲的通风措施保障其空气流通。高铁上当然也有空调,但一方面技术确实先进,另一方面功率及风力显然比地铁小很多,因此空调产生的噪声极小。(本段跑题)

此外,地铁多数在狭小的隧道内行驶,噪音发出后在隧道壁不断反射,因此我们听到的噪声其实加强了很多;而高铁多数在空旷的地区行驶,噪音向外发出后被周围环境吸收,向车厢内发出的噪声只占很小一部分,自然噪声就不大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除了隧道的反射外,地铁是有技术达到和高铁一样较小的噪声的。那么为什么没有用这些技术呢?我认为答案是:没有必要。无论是减小轮轨摩擦时产生的噪声还是提高列车的隔音效果都需要很大的成本,而当前国内几乎所有城市的地铁都在赔钱或极小盈利(港铁、深圳除外),政府显然也不愿意在这方面拿出更多的钱来,有这些钱还不如修几条新线路。另一方面地铁属于大运量通勤的交通工具,首要目的在于把更多的人更快的运到目的地,而不是为少数乘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大部分乘客为了享受地铁的便利也都可以忍受这样的噪声。因此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必要采用更先进的技术来刻意大幅度降低这些噪音。

当然这并不是说地铁列车没有什么隔音效果。如果坐地铁是仔细对比地铁起步时车厢内外的电机声音就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地铁车厢的隔音效果。而根据我国规定,地铁车厢内也是有声级的限制的,如下图:

而80分贝大约也就是闹市中或繁忙道路上汽车穿梭的声音,并不是很响。之所以我们会觉得噪音很大是因为轮轨摩擦的声音比较刺耳,再加上地铁内空间狭小拥挤,人们心情容易烦躁,更加觉得噪音大了。

此外还有一些城际快线性质的地铁,如北京大兴机场线,平均站距近20km,采用时速160km的白鲸号D型车,与国铁CRH6型城际动车组几乎差不多。虽然其行驶速度更快,但车体的隔音效果明显更好,车厢内噪音限制为75分贝,且轮轨摩擦声几乎听不到,与高铁基本没有区别。但这种车型成本也显然比一般地铁高出不少,只适用于机场线这样偏商务化和重服务的线路。

就说这些吧,有什么错误和不足也欢迎大家指正和补充。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42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