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串联混动技术,为什么各大车企都在这个方向上努力?

什么是串联混动技术,为什么各大车企都在这个方向上努力?_58汽车

串联混动技术在城市工况下具有省油的特点,然而价格仍是其最大问题。尽管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是串联混动的优势,但纯串联系统相对于打了补丁的串联系统而言,存在更高的成本。尽管大部分车企都在努力推进串联混动技术,实际上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而且即使是一些采用了纯串联技术的车辆,故障率也并不低。未来,如何在保持省油的同时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将是各车企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本来21年双十一我写点东西,想探讨一下两者的不同。结果被X产机器人把我评论区刷屏了。

本来事儿都过去快两年了,又给我挂了“不友善”。

Goodjob!

那我也不给你留情面了。

所谓e-Power,就是某产主力混动路线失败的补救产物。

我们知道:

那么,之前X产在搞什么?

没错,在搞P2混动,也就是所谓的“单电机双离合混动系统”

这里的“双离合”是两个离合器的意思。

并且应用在X产的高端产品某兰某菲泥迪等高端产品上。

显然,到了2015年,X产实现了两条腿走路:

可惜,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首先是故障问题。

21年315晚会上,刘先生那个修不好的QX60两驱卓越版,就是所谓的“单电机双离合”

X产自己也把FF和FR归为落后于e-Power的产品。

我们知道:串联混动的劣势工况是高速——没有直驱能力,无法让发动机在高效率区时直接输出动力,反而要过一遍机电能转换,造成能量浪费。

于是,大部分走所谓的“串并联”路线的车企,都是在串联混动基础上,打直驱补丁。

其实e-POWER是典型的串联混动,

也有人喜欢它叫增程混动。

然而我们看一下其他车企的方案,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这是比亚迪混动dm1的架构简图。

其实去掉了那个离合器,或者离合器处于常断,它就是一个串联混动。

这是本田immd架构简图。与比亚迪dm1不同的是:M1发电机是独立的,不与汽油机同轴输出动力。

但同样,immd去掉了离合器,或者离合器常断开,也是串联混动。

上汽推出的EDU第一代混动架构。

基础原理相当于:

串联+直驱补丁+二档变速器补丁。

由于使用了“双”离合器——宁也是双“离合”变速箱?直驱模式可以彻底与动力电机分离,不需要带着它空转。

(此“双离合”非彼双离合。。。)

(虽然上汽预期很美好,可是现实很骨感,打了俩补丁以后故障率飙升。。。)

2015年广汽推出G-MC混动系统

也是串联+直驱补丁。

不过它的串联模式骨骼比较清奇——用一根轴穿过离合器,为了通过离合器去连接发电机。。。

2021年长城推出的柠檬混动架构

也是直驱离合器在发电电机和汽油机之间,还有一个二档变速器给汽油机使用。

没错,就是在广汽G-MC基础上加二档变速器。。。倒活成了上汽EDU一代的样子。

上汽第二代EDU系统放弃了初代EDU那种串联+补丁模式,改用P2.5了。

也就是在双离合变速箱里整合电机。

裆燃上汽死鸭子嘴硬,非说是啥10速AMT。。。

另外,广汽G-MC混动从2015年左右推出,一直反响平淡,似乎广汽没有信心搞火自己这套。

2021年,广汽宣布与丰田合作,未来将使用丰田THS架构,只是汽油机是广汽的,号称G-MC第二代。。。

也许以后G-MC混动就要被丰田THS体系取代。。。

奇瑞坤鹏混动

目前官方没有放出结构图,只有人找到专利书——专利书可能与实际也有一定区别。。。

按网上的解读,虽然是个双离合,但是这个双离合被大大简化,只剩三个档位,可以说:已经简化到非常接近一个串联混动了。

其实比亚迪和本田想要做标准的串联混动很简单,只要保持这个离合器断开就行。。。

所以,很反常识的是:

给串联混动+补丁,实车都已经很多了:

2008年的比亚迪DM一代,F3DM,结果生产了几百台就停产了,作为串联混动+补丁的先行者,可以说是夭折的早产儿。

2014年本田推出immd混动系统,算上真正延续到现在的串联混动+直驱补丁架构。

2015年上汽推出其EDU第一代,用在荣威550PHEV上。

2015年广汽推出G-MC,用在GA3SPHEV上。

2021年,比亚迪推出DMi,正式大规模生产。

2021年,长城柠檬混动架构提出,实车未知。

显然这么多车企一致地在串联混动上+直驱补丁,甚至+变挡补丁。。。

因为各厂并不是一开始就搞这种补丁版串联。

本田也是串联混动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加入直驱。

如今就连国产品牌都做出了直驱+串联,你日产堂堂八十年老厂,200亿的研发费都干啥了?

其实e-Power就是X产P2混动低端化失败之后的补救产物。

结果被X产吹成了比混动还电动。。。

最后只能靠“直驱无用论”来给自己的无能打掩护······

咋说呢?

另外,X产鼓吹的50%热效率,实际上是【未来】技术。

现阶段热效率跟比亚迪差不多,顶多也是43%范围。

某人反反复复拿一个报告说比亚迪自燃最多说事。

我们不妨看看这个报告本身。

且不说一个“起火记录”怎么就演变成了“自燃记录”。

任何统计报告,都得看数据来源。

而这个报告是以什么方式收集资料呢?

也就是说:这个公开文档,谁都可以提供资料,也没有倒查数据资料的能力。

几乎所有数据资料都是来自微博百度QQ等网络平台。。。。

甚至:

你上传一张照片说车着火了,那就算是一例。。。

甚至人为纵火也算进了起火事件,

然后在一些人口口相传之后,也被算进了比亚迪自燃事件数量里。。。

另外我们注意到一个问题:

然而,七月还没过去···········

唉,动感社长,在线打脸。

还能咋说,先谢罪吧···········

我个人其实很支持串联混动。

在城市工况下,大部分混动都是依靠串联混动原理,实现了省油。

不过串联混动目前最大问题还是价格。

导致串联混动无法真正取代传统变速箱。

另外,结构简单-故障率低,本来是串联混动的巨大优势。

结果呢?

简单说就是车辆高速失控,多次处理不给说法,愤怒车主堵门维权,4S店一怒群殴了车主,总经理还带头打人。。。

群殴消费者,我看好你。。。

纯串联系统比打了补丁的串联系统,结构更简单,减少了组件和开发,应该更便宜,故障率也应该更低。

纯串联实车比补丁版串联还贵,做成功的还少,

而且某些车企做的纯串联,同样故障率不低。。。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43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