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i-MMD以串联式混动为主,加入一挡直驱,高效省油;日产e-POWER为串联式增程式系统,依赖电动机驱动,提供纯电驾乘体验;丰田THS则为成熟混动技术,销量领先。三者技术路径各异,但均展现日系品牌在混动领域的深厚底蕴。国产车企在新能源领域崛起,也借鉴了这些技术,期待更多自主创新。
上期说了丰田的混动技术,这一期再来聊聊本田和日产的混动技术
1997年丰田发布了THS系统,本田也嗅到了商机,2年后的1999年推出首款混动车型(IMA),采用单电机并联式结构
就是在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安装一个电动机,作为辅助牵引,并不能实现纯电行驶,只能算是弱混系统,算是本田在混动领域的初步尝试
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本田一直在寻找新的混动技术路线,直到2013年,本田在发布地球梦发动机的同时,也发布了三套混动系统。分别是A级车的单电机混动i-DCD、B级车的双电机混动i-MMD,还有C级车的三电机混动SH-AWD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双电机版本的i-MMD,它是在串联式混动的基础上加入了一挡直驱
当车速低于80km/h,完全以纯电驱动,当车速较高时,发动机通过离合器与电机共同驱动。如果电动机的电力不足,发动机又会驱动发电机为其充电
由于大部分工况下使用电力驱动,所以本田混动车型的油耗表现甚至比丰田的THS还要优秀
本田的i-MMD很好的绕过丰田的专利,并且研发难度也比较适中,也成为很多自主品牌的效仿对象
比亚迪的DM-i和本田的i-MMD思路基本一致,都是串联+1挡直驱,长城的柠檬混动是串联+2挡直驱,奇瑞的鲲鹏动力和吉利雷神混动,是串联+3挡直驱
更多的档位,可以把发动机和电动机的工作范围划分得更加合理,什么情况该发动机工作,什么工况又该电动机运行,都可以通过混动变速器来分配
未来说不定还会有4挡直驱、5挡直驱
日产的e-POWER,属于最古老的串联式增程式系统
日产是一家把技术放在首位的车企。在1980年提出了“901计划”,目标是在1990年,拥有全世界最好的汽车技术
到了1998年,日产不仅没有完成目标,还背上了2兆日元的债务,差点直接破产
这也导致,日产错过了混动技术发展的黄金十年,失去了抢占先机的机会,所以日产打算研发电驱技术,主攻电动汽车
2010年日产发布了全球最早的量产电动汽车聆风(Leaf),通过几年的技术积累,日产的电驱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终于在2016年推出了e-POWER混动技术,并从去年开始引入国内,搭载于轩逸车型上
这套混动系统采用1.2L的三缸发动机用来发电,不参与驱动汽车,完全依靠电动机驱动。这种串联式的增程式系统之所以使用的车企不多
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系统需要很强的电驱技术,这时候日产之前研发纯电车型的经验就派上了用场,日产大大提升了驱动电机的性能和承受扭矩,并且可以让车辆在不同电量下,都能保持稳定高效的动力输出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利用汽油发动机发电,再来给电动机供电,总感觉有点“脱裤子放屁”的感觉,虽然油耗确实降低了,但并不是多么高深的技术
日产的e-POWER最大的优势,就是既能带来纯电车型的乘驾体验,又解决了需要充电的痛点。这方面其实也是丰田和本田最缺失的东西
以上就是日系混动的大致介绍,不得不承认,丰田在混动技术领域确实比较厉害,旗下的混动车型销量也非常不错,本田和日产为了和丰田竞争,也研发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可以说,在油电混动的技术领域,日系品牌确实站在了很高的位置
这两年国产车在新能源领域飞速发展,混动领域也不断取得突破,但或多或少都能看到“两田一产”的影子,也期待自主品牌能在新能源和混动领域,取得更多的成绩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5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