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已经持续多年,技术不断进步。然而,早期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可能面临电池损耗、电量缩水等问题。如果电池已经停产,售后如何保障呢?2月26日,国家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车企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中的主体责任。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相关企业在各环节履行相应责任,保障有效利用和环保处置。2. 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维修服务网络,满足新能源汽车所有人的维修需求,并公开动力蓄电池维修、更换等技术信息。3. 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负责回收废旧动力蓄电池。4. 鼓励企业合作共建、共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5. 鼓励社会资本设立产业基金,探索市场化模式,促进回收利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应优先选择传统造车大厂,并了解整车及动力蓄电池的售后保障问题,以避免日后遇到问题无法得到售后服务保障。总之,国家政策已经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和售后保障提供了明确指导。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注意选择有保障的品牌和了解相关政策,以确保自己的权益。
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已经持续了好几年了,而且现阶段的新能源车辆的整体技术水平也一直在飞速成长,那么最早一批吃螃蟹的消费者,所购买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可能已经面临着出现电池损耗,电量缩水等问题。外加现在技术的进步,可能最早的电池已经停产了,那么售后要怎么才能保障呢?首先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在2月26号的时候出台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的核心内容总结为以下几点: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相关企业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各环节履行相应责任,保障动力蓄电池的有效利用和环保处置。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维修服务网络,满足新能源汽车所有人的维修需求,并依法向社会公开动力蓄电池维修、更换等技术信息。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负责回收新能源汽车使用及报废后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鼓励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与综合利用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合作共建、共用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产业基金,研究探索动力蓄电池残值交易等市场化模式,促进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我们从政策可以看出,该《办法》已经明确了车企在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是负主要责任的,所以如果电池停产的话且车辆出现问题,应选择与当地的4S店售后联系,正规的4S店会承担相应的车辆维修售后服务的。所以在购买新能车辆的时候,尽量优先选择传统造车大厂,且在购买之前要了解清楚整车,特别是动力蓄电池的售后保障问题,才能避免在之后用车时遇到问题,无法得到售后服务保障。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52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