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1日,我在天津使用嘀嗒出行呼叫出租车服务,从某地到某地。平台提供的参考价格是86元起,但实际支付了126元,比预估价格高出近50%。除了7元高速费,没有其他意外情况发生。我怀疑司机可能绕行或暗中抬高里程费,但经过9天10轮交涉,平台客服表示司机行为合理合规。问题来了,为什么实际乘车费比平台预估价格高出近50%?86元和126元之间,必然有一个价格是虚假的。嘀嗒平台证明司机打表价格真实无误,那只能说明平台提供的86元预估价格远低于实际价格。嘀嗒平台为什么提供远低于实际价格的预估价格?一个低于实际价格50%的预估价格,谁将是最大获利者?乘客肯定不是,出租车也只是按打表计费。那就只剩嘀嗒平台,通过提供虚假低价诱导乘客消费,谋求利益。平台客服还从三个方面与我交锋:1. 百度导航预估价格111元,但为什么嘀嗒要低25元?2. 从起点到终点有多条线路,每个司机习惯不同。但平台只提供一条路线,不存在路线选择导致价格差。3. 预估价只是参考,乘客要自己决策。但平台提供的预估价格比市场价低50%,这不是误导吗?嘀嗒平台自称信息共享为主,却提供远低于实际的预估价格,诱导乘客。当乘客质疑时,平台却甩锅给出租车和乘客自己。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不惜提供虚假低价,让乘客先上车再买单。我向12328投诉后,运管局调查发现,嘀嗒平台提供的路线实际里程35公里,却标识为28.5公里。平台人员无耻回应,不提供导航服务,不要以平台路线为准。但路线还挂在那里,这不是误导吗?嘀嗒平台一再标榜自己是信息服务平台,却提供诱导乘客的信息。提供高速最多、路程最远的线路,却标示最短里程和最低预估价格。乘客越相信平台,越容易掉进坑里,付出高昂费用。如果需要打车,一定要索取发票,这是保护自己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通过发票信息,可以反推司机是否通过计价器调整坑你。如果不索取发票,维权几乎不可能。我怀疑这一出骗局是嘀嗒出行和出租车司机合伙作案。大家要小心,不要轻信平台,选择正规渠道打车,保护自己的权益。滴滴出行和嘀嗒出行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服务模式:滴滴出行提供多种出行服务,包括快车、专车、出租车等,而嘀嗒出行主要专注于出租车服务。2. 价格机制:滴滴出行采用动态调价机制,根据供需关系调整价格。嘀嗒出行则主要按照出租车打表计费。3. 预估价格:滴滴出行的预估价格相对准确,而嘀嗒出行的预估价格可能远低于实际价格,存在误导乘客的嫌疑。4. 客服服务:滴滴出行的客服服务相对完善,能够及时解决用户问题。而嘀嗒出行的客服服务存在推诿、甩锅等问题。5. 社会责任:滴滴出行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更加注重社会责任,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而嘀嗒出行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可能忽视了对用户权益的保护。总之,滴滴出行和嘀嗒出行在服务模式、价格机制、预估价格、客服服务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用户在选择出行平台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信誉好、服务优质的平台,保障自己的权益。
2021年9月11日中午12:51分,我在天津从某地到某地,因为要搬一点东西,所以从价格以及便利性两方面出发,决定使用嘀嗒出行呼叫出租车服务。
当时嘀嗒平台提供的参考价格是86元起,另有提示「如遇意外天气、交通、出租车打表来接、高速费等情况,价格可能会产生波动」。
基于对嘀嗒平台的信任,开车时我建议司机师傅按照平台提供的唯一一条路线行驶,他也表示同意。
但在到达终点时,出租车司机最后出示的打表价格是126元,比平台提供的参考价格上浮将近50%。并且在此行程中,除了7元的高速费之外,嘀嗒平台提示的任何意外情况都未发生。
这绝不是一次正常的价格涨幅!
我当时心里已经起疑,但因为是单身女性且携带了一些物品,所以下车之后就实际支付了126元。
在确认出租车司机已经远离之后,我开始和平台就此事进行交涉。
当时脑海中的想法是:「出租车司机可能在我不知道的情况下绕行或者暗中抬高实际的里程费」,因为除此之外,没有其它的任何意外可能致使产生50%的溢价。
至此,我开始了和平台客服长达9天,不少于10轮的交锋。
客服收到投诉之后进行核实,得出的结论是:「司机没有绕行,其它一切都合理合规。如果我还有疑问,他们可以把出租车公司的电话给我,让我求证」。
我相信嘀嗒平台客服的说法,出租车司机所有行为合理合法合规。
那么,问题来了。
出租车所有的做法都是合规的,当天也并无任何意外情况发生,我实际的乘车费却比平台的预估价格上浮将近50%。
86元和126元,相差40元的价格,将近50%的涨幅。
这两个价格之间,必然有一个价格是虚假的。
嘀嗒平台证明,出租车司机的打表价格是真实无误的,那只能说明嘀嗒平台提供的「86元的预估价格」远低于实际价格。
嘀嗒平台为什么提供给乘客一个远低于实际价格的预估价格呢?
一个低于实际价格50%的预估价格,在乘客、出租车以及嘀嗒平台这三者之中,谁会是最大获利者呢?
乘客肯定不是!
出租车也只是按照打表计费,拿到了他们应得的报酬!
那就只剩一个选项,嘀嗒平台!
也就是说,嘀嗒平台在通过提供给乘客远低于实际价格的虚假低价作为决策信息,谋到了利。
当我质疑嘀嗒平台这一点时,平台的客服又从以下三个方面和我进行了交锋。
1.同一条路线,利用百度导航,出租车的预估价格是111元。
我无意去查证这条信息是否属实,就算这条信息是真的,也只说明「这个平台无耻且无脑」。
按照对方客服所说,百度导航给出的预估价格是111元,那为什么嘀嗒要给出比竞争对手低25元的预估报价?
为什么?
这是明知故犯。
这是唯利是图。
这是为了战胜竞争对手,为了瓜分更大的蛋糕,而故意提供的虚假低价。
其结果是嘀嗒平台的出租车业务量飞升,竞争对手被其不合理排挤,还有出租车乘客的有苦说不出!
在我一次次质疑平台「用虚假低价诱导出租车乘客进行消费」时,嘀嗒开始了第二次甩锅。
2.从起点到终点,有多条线路,每个司机的习惯不同
因为对天津并不了解,所以我特意跟司机师傅交代,「按照嘀嗒平台提供的路线行驶」。
最最重要的是,嘀嗒平台有且仅有一条行驶路线提供,根本不存在平台所说的「因路线选择不同而导致价格差」的情况。
之后,在我一再追问下,平台客服干脆玩起了文字游戏。
3.预估价只是提供参考,最终还是要乘客自己作决策
看到对方这条回复,我真想把手伸进手机屏幕里,薅住他的头发使劲摇,「嘀嗒平台怎么可以这么无耻?」
嘀嗒出行是一个自称以信息共享为主的服务平台。
但它提供的出租车预估价格信息一栏却比实际价格低了将近50%。
当乘客质疑平台时,它的这种回复相当于跟你说「参考信息一定要准确吗?在无意外的情况下,不可以有50%的价格上浮吗?你做错决定是你自己没脑。我们提供的只是参考价格」。
参考!参考!参考!
嘀嗒平台提供的参考预估价格,比正常市场价格低于50%,这在他们眼里不仅正常,更主要的驱使他们这么做的理由是有利可图。
只要报出远低于市场的预估价格,乘客选择它们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与此同时此类业务必然飞升,这个平台就可以快速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
一切都是为了利!
为了谋利,他们不惜报出远低于市场价格的报价,让乘客先上车,之后再为自己的错误选择买单,之后平台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依次甩锅出租车和乘客自己。
总之,他们只是一个提供信息分享为主的服务平台,一切与它无关。
是的。
他们的确是提供信息分享的服务平台,只是他们提供的是「让他们有利可图的信息」。
从远低于市场价格的预估价格开始,再有可能到一切其它有助于他们谋利的、为大众所不知或无法验证的信息。
在我这篇文章发布的这一天,对方客服已经在不知会我的情况下,自行关闭了我的投诉订单。
而平台的专员也同时来电,表示愿意给我20元的补偿,至于40元的差价补还是不可能的。
我的回复是「这已经不是20或者40元的事情,因为我为这次维权付出的精力、时间和情感消耗,何止400元?
再聊这20还是40元的补偿,有何意义?
现在、立刻、马上,请你们就嘀嗒平台利用虚假低价诱导出租车乘客进行消费这一事实进行回应」。
这通电话结束之后,我向12328进行了投诉。
然后,动笔写下了这篇文章。
这将是一场耗时耗力且结果未知的持久战。
普通人的维权成本实在太高,但我还是决定这么做了。
因为如果任由这个平台一再利用虚假低价诱导客户进行消费,最终的回旋镖一定会再次返回到我自己身上。
二来,也想让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对这个平台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减少大家上当受骗的机率,以及降低后期不必要的维权成本。
更希望,网约车平台在为大众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也可以增强自身的社会主体责任感,为自己提供的信息服务负责。
————————————————
之前我提到,我向12328就这件事发起了投诉。
就在本周一(2021年9月27日),我亲自到了运管局以进一步追查这件事情的真相,然后揭开了这场骗局的另一层面纱。
运管局的冯队给出我另一条信息:「出租车按照嘀嗒出行提供的路线行驶,其实际行驶路程为35公里」。并且他分别使用高德和百度导航,就同一条轨迹进行查询,核实到的实际行驶路程也是35公里。
也就是说,嘀嗒平台提供的唯一路线,实际里程数是35公里。
荒谬的地方在于,无论是出行前还是完成后,嘀嗒平台在此条路线的标示一直是28.5公里。
在运管局,我就此事和嘀嗒平台的运管人员进行了沟通,质问对方「平台提供的是一条35公里线路,但为什么标识的里程数却只有28.5公里」?
对方给出的回答是「我们是信息服务平台,不提供导航服务,请不要以我们平台提示的行驶路线为准」。
但是那条路线还在那儿挂着呢!
这个平台人员的无耻和狂妄,所有描写肮脏、无耻的词汇都无法和他匹配。
嘀嗒平台一再标傍自己是一个信息服务平台,却一而再再而三提供诱导乘客作出错误决断的信息。
提供一条高速最多、路程最远的线路!
却在随即打开的第二个页面下,提供最短的里程数以及最低的预估价格!
这是嘀嗒平台从一开始就给出租车乘客埋下的两个雷、刨下的两个坑!
嘀嗒平台通过全行业最低的预估价格,诱导乘客做出出行工具的选择。
当乘客上车,并说出「按平台推荐的路线行驶」时,就注定会迎来一次天价的涨幅,付出最高昂的打车费用。
下车时,乘客看到远高于预估价格的车费时,也只能无可奈何,因为发票上显示出了实际的公里数。即使到运管局投诉,也大多只能无疾而终。
如果乘客反过来找嘀嗒平台,对方会用机器人话术反复回复你「出租车以计价器显示金额为准,我们只提供信息服务」。
面对此等境遇,大多数乘客作出的唯一决定「嘀嗒平台一生黑」。
回想自己被坑的原因,也就是因为自己相信了嘀嗒平台,选择通过这个平台叫车,还选择了这个平台提供的唯一路线作为行驶路线。
自己做的选择,只能认了呗!
但事实上,这是嘀嗒平台给出租车乘客做的局!
「最低的预估价格」、「高速最多、路程最远的、唯一的那条行驶路程线」。
乘客越是相信这个平台,就越容易掉进这个坑里,跑出最远的路程,花费最多的时间,付出最高的乘车费用,最后还只能自己默默吞下苦果。
在这之前,我已经决定要查这个出租车的计价器。
所以经常乘坐出租车出行的乘客可以多注意一下,既然出租车跑出了35公里,而我也表示「如果计价器没有问题,我会自行承担核验计价器的费用」,他为什么还要主动给出这个信息呢?他为什么不通过查计价器这件事,让我付出更多的精力以及经济成本呢?
答案只有一个:核验计价器之后,比起我承担的费用,他可能付出的代价更高!
评论区有一个朋友说过:「90%以上的出租车的计价器都动过手脚,一查一个准」。当时我半信半疑,现在我彻底相信这个说法了。
所以如果你真的需要打车,那一定要索取发票。因为通过发票上的信息,可以反推出租车司机有没有通过计价器调整来坑你,或者说发票是你保护自己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
如果不索取发票,那就是自己放任出租车司机来宰你,后期维权基本上不可能。
刚开始,我并不确定「这一出骗局是嘀嗒出行单方面的行为,还是嘀嗒出行和出租车司机合伙坑骗乘客」。
直到看到这位小妹妹的遭遇之后,我心中开始有了答案。
这应该是嘀嗒出行和出租车司机,合伙作案。
大家小心!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6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