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银、索尼、本田和发那科这四家日本公司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和战略各有侧重。发那科作为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注重技术积累和自给自足,拥有较强的定价权。软银集团依托强大的资本实力,推进AI群战略,通过收购波士顿动力等举措,加速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布局。索尼在娱乐和教育机器人领域深耕细作,推出新版Aibo等产品,同时积极参与AI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本田则以阿西莫技术为基础,开发运动辅助和救灾机器人,成立R&D Center X加速研发进程。这些公司都在发挥自身优势,拓展相关领域,形成差异化的竞争格局。软银、索尼、本田、发那科等公司在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各有侧重,体现了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定位。发那科作为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注重技术积累和自给自足,拥有较强的定价权。软银集团依托强大的资本实力,推进AI群战略,加速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布局。索尼在娱乐和教育机器人领域深耕细作,推出新版Aibo等产品,同时积极参与AI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本田则以阿西莫技术为基础,开发运动辅助和救灾机器人,成立R&D Center X加速研发进程。这些公司都在发挥自身优势,拓展相关领域,形成差异化的竞争格局。软银、索尼、本田、发那科等公司在机器人领域的战略布局体现了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定位。发那科作为工业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注重技术积累和自给自足,拥有较强的定价权。软银集团依托强大的资本实力,推进AI群战略,加速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布局。索尼在娱乐和教育机器人领域深耕细作,推出新版Aibo等产品,同时积极参与AI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本田则以阿西莫技术为基础,开发运动辅助和救灾机器人,成立R&D Center X加速研发进程。这些公司都在发挥自身优势,拓展相关领域,形成差异化的竞争格局。
您好!一直对日本企业的机器人战略有所跟踪,简单回答一下,权且抛砖引玉。
问题中提到的软银、索尼、本田、发那科这几家公司的重要区别在于:发那科以机器人为主业,是工业机器人领域的世界级王者。而其他三家公司的主业均不在机器人,涉及到的机器人业务主要归于服务机器人领域。请在留意这一区别的前提下,继续查看下面的内容。
软银集团在孙正义的领导下,今年的企业战略越来愈清晰,就是依靠庞大的资本实力(软银愿景基金),推进AI群战略。
※至于什么是群战略,请参考:孙正义:我可不是马后炮。20年前我就开始了「群战略」。而AI群战略,请参考:孙正义:安于现状,就是否定未来。AI将重新定义所有产业
机器人作为AI的一部分,自然成为其AI群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软银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最初主要包括:
而进入2017年软银在机器人领域的布局进一步加快:2017年6月软银收购波士顿动力,让软银的机器人战略如虎添翼,可以说控制了世界上最顶级的机器人技术。2017年7月出资美国Brain公司,推动地面清扫机器人的自主行走技术(BrainOS)开发和商业化。
到目前为止,软银在东京、巴黎、波士顿、旧金山、上海拥有超过500人的专业机器人团队。机器人涵盖迎宾导购、教学科研、地面清扫等业务领域,包括机器人OS等软件、硬件等领域,覆盖机器人研发、销售、租赁、教育等各种业务形态,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系统,大有「服务机器人帝国」的形象。
索尼曾经是娱乐机器人(机器狗)领域的王者。1999年发布的Aibo风靡日本(2006年停止销售,共售出15万台),2000年发布企业形象大使的机器人QRIO。但都在2006年索尼的「特定业务领域收益性改善计划」中被砍掉,机器人业务基本中断。
随着人工智能的升温,2016年6月索尼宣布重新进入机器人领域,并公布「AI×机器人」战略,逐渐开始在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组合拳布局。2017年11月推出带有人工智能的新版Aibo,在日本再次引领机器狗风潮。详情参考:王者归来还是昙花一现?从AIBO看索尼的“AI×机器人”战略
设立SonyInnovationFund(2016年7月)
参加PartnershiponAI(2017年5月)
公开NeuralNetworkLibraries(2017年6月)
参加RoboCup2017名古屋世界大会(2017年7月)
开发家用沟通机器人XperiaHello!(2017年10月)
另外,索尼也一直重点在推动其KOOV™可编程教育机器人,在教育机器人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
从这个意义上说,索尼在「AI×机器人」战略下,更多地在精耕其擅长的娱乐和教育领域,这是其复出时赖以生存的重点。
本田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集大成者,当属阿西莫。至今,阿西莫仍然是世界人形双足机器人领域的巅峰之作。但是阿西莫造价太高,难以进入一般商用领域。本田于以阿西莫研发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技术(主要是平衡控制技术和全方位驱动车轮结构)为核心,在运动辅助以及救灾领域逐渐开发出一些商用机器人产品。
本田于2017年2月28日宣布,将于2017年4月成立“R&DCenterX”,负责更高更广视野的、包括“智能机器人技术”、“智能移动系统”、“智能能源管理”等新价值领域的研发,标志着本田在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将驶入快车道。详情请参考:创设R&DCenterX!盘点本田的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格局
从上面可以看出,软银、索尼、本田这三家公司在一定程度上都发挥了其逐渐积累起来的核心技术资源,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强基固本,延伸相关领域。
作为工业机器人和数控领域的王者,发那科注重企业自身的技术积累和沉淀,一直很低调。但进入2018年以来,发那科罕见地开始通过合资或者收购的方式圈定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包括成立IntelligentEdgeSystem公司,收购LifeRobotics株式会社。
发那科的工业机器人产品组合相当丰富,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可以以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的公司。详情请参考:【揭秘】归隐山林,闷声发财。但不妨碍牛气冲天,霸气侧漏
作为一个绝对技术性的机器人公司,发那科通过超强的薪酬待遇网罗了日本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大量优秀人才(详情请参考:太能赚钱,太低调!揭秘「最避人耳目」的一家日本公司)。同时在机器人领域从机器人零部件、机器人本体拥有比较高的自给率,加上高自动化的制造工厂,与其他机器人公司相比,受制于人的情况比较小,拥有比较强的定价权(利润率也比较高)。维持优势,强化生态,可能是其较长时间内的一个重要方针。
以上信息比较零散,供您参考。
如果想了解日本机器人业界的其他信息,欢迎关注我的专栏,谢谢!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64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