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内容:本文针对四款自主品牌家用车——帝豪EC7、伊藤C50、奇瑞A3和中国H530的防撞梁进行了详细调查。汽车碰撞安全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防撞梁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各车型的防撞梁设计各有特点,如H530采用防撞梁+低速吸能箱的结构,减少低速碰撞的损害。虽然仅凭防撞梁不能完全判断整车安全性,但它是车辆安全的重要部分。四款车均采用吸能盒和螺栓连接的标准结构,方便维修更换。防撞梁的设计能有效降低车身损伤,分散冲击力,保障乘客安全。
自推出以来,梁的防撞系列文章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因为它正好满足了越来越关注车辆内在质量和安全性的潜在消费者的需求。本期我们带来了四款自主品牌车型:帝豪EC7、伊藤C50、奇瑞A3和中国H530。
汽车碰撞安全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防撞梁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低速碰撞中,防撞梁的强度和结构设计可以将对车身的损伤降到最低。在高速碰撞中,防撞梁通过塌陷吸收能量,将冲击力分散到整个车身,减少了乘员舱的变形。严格来说,仅仅通过防撞梁的结构或强度来判断整车的安全性是不科学、不严谨的。同时,我们很难通过简单的观察来判断它的强弱。所以我们主要侧重展示,测量数据仅供参考。
●帝豪EC7
——前防撞梁
——后防撞梁
●长城伊藤C50
——前防撞梁
——后防撞梁
●奇瑞A3
——前防撞梁
——后防撞梁
●中国H530
——前防撞梁
H530采用防撞梁+低速吸能箱+与车身螺栓连接的标准结构。水箱前端安装了一个“田”结构的塑料框架,可以减少低速碰撞时对水箱的损坏。吸能泡沫填充保险杠与防撞梁之间的空隙,防止保险杠轻微摩擦时严重受损。
——后防撞梁
中国H530尾部只有一块吸能泡沫来填补车身和保险杠之间的空缝隙。对于一辆车来说,即使有可以缓冲冲击力的“屁股”,后防撞梁在高速碰撞中分散冲击力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全文摘要:
设计方面,四款自有品牌车型均采用吸能盒+螺栓连接的标准结构,方便日后维修更换。虽然四款车的防撞梁结构设计不尽相同,但两件式设计和吸能泡沫的填充,可以减少车身轻微刮伤时的损伤。然而,无论是轿车还是掀背车,防撞梁都是车辆安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66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