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年销量已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然而,从产业生命周期来看,已经从发展阶段进入成熟阶段,市场增速正在放缓。2021年的市场表现不容乐观,中国汽车市场将出现十多年来首次负增长,降幅为-1.6%。根据用户行为特征和大数据智能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预测中国乘用车市场的销量。2021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全年销量约为2294万辆,预计到2028年,销量将达到3809万辆。中长期来看,中国乘用车市场仍将保持销量增长的趋势,但国际环境、经济、政策法规等因素将减缓这一趋势。新能源汽车虽然在市场规模和车辆数量上与传统燃油车有较大差距,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增速远超乘用车整体水平。2021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85.7万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汽车价格高、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的问题将得到解决。预计到2028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1104万辆,占整个乘用车市场的29.1%。超过70%的用户接受新能源,非限制区域市场潜力巨大。新能源汽车现有用户更多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尤其是一线城市用户占比37.8%。未来三四线市场的增长潜力将被激活,限棒市场将继续拉动销量增长。从这份20万用户的大调查中,我们可以得出许多重要信号:一是乘用车市场将迎来震荡调整期,增速将在短时间内放缓,复苏后的增速有望和国外成熟市场一样稳定在5%左右。二是摆脱补贴依赖后,新能源乘用车有望在2024年左右迎来需求自然增长的爆发点,性能和成本将与燃油车相当。此外,整体来看,现阶段用户对新能源乘用车的接受度较高,未来三四线市场的增长潜力有待激活,销量增长将继续受贴限行市场驱动。回顾过去十五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黄金岁月,除了产业繁荣、政策刺激等外部因素外,消费需求的释放是销量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考虑到国内对于报废旧车的置换量仍然较大,三四线部分小城镇需求较大。即使增速较低,未来汽车市场依然广阔。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剧,汽车销售价格体系将继续下降,汽车新产品的推出速度将继续加快。
目前,汽车市场可谓变幻莫测。传统乘用车销量的下降导致了这场危机。虽然新能源是独一无二的,但也引发了行业对其真实需求的猜测。如何理解汽车市场?我们将为您带来《新能源汽车消费洞察蓝皮书》的“市场趋势篇”,对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未来可能性进行预测和解读。
★乘用车市场低速增长,2028年销量预计3800万辆左右。
中国汽车市场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年销量已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但从产业生命周期来看,已经从发展阶段进入成熟阶段,市场增速正在放缓,从之前的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二十的增速降至2021年的2.7%,2021年的市场表现不容乐观。
的用户行为反映了他对购车的需求偏好。基于用户行为特征,我们可以判断和分析他未来的购车行为和购车偏好。基于用户在行为的大数据,结合宏观数据,智能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对汽车市场的销量进行预测。
“汽车房屋销售预测模型”
根据的预测结果,2021年中国乘用车市场全年销量约为2294万辆,中国汽车市场将出现十多年来首次负增长,降幅为-1.6%。长期以来中国乘用车市场超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也是中国汽车市场从快速增长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渡的时期。汽车工业正在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汽车产品的竞争力从价格转向质量和服务,消费者更加成熟理性。经济转型与行业变化的叠加使得汽车市场增速放缓,销量呈现震荡调整的趋势。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德、美、日、韩等国的汽车产业普遍都经历过这种阵痛,中国也不例外。这一过程中会有一段震荡调整期,短期内市场销售增速会有所放缓。突破之后,将迎来新的市场周期。
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回暖,销量预计达到2419万辆,较2021年增长5.5%。从此,中国乘用车市场将开始进入低速增长阶段。预计到2028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将达到3809万辆。
中长期来看,中国乘用车市场仍将保持销量增长的趋势,但国际环境、经济、政策法规等因素将减缓这一趋势。到2028年,乐观估计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甚至能达到4301万辆,悲观情况下也能达到3431万辆。
乐观的判断主要来自于中国经济转型后消费增长的预期。中国正处于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过渡的时期。目前中国用户的消费需求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未来,随着经济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等,以及消费者信心和意愿的提高,汽车仍将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
悲观形势的判断主要来自对运输方式变化的考虑。汽车的本质是交通,乘用车是个人出行的私人交通工具。如果未来交通方式发生变化,以及个人拥有和使用车辆成本的增加,可能会影响当前汽车和乘用车产品本身的定位和定义,最终会体现为乘用车销量低于预期的悲观判断。
★新能源乘用车已进入普及阶段,2028年销量将达到1100万辆。
新能源汽车虽然在市场规模和车辆数量上与传统燃油车有较大差距,但近年来发展迅速,增速远超乘用车整体水平。2021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85.7万辆。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主要靠政策推动。随着国家补贴力度的下降,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实力将成为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因素。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新能源汽车价格高、续航里程(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短、充电时间长的问题将得到解决。当这些核心性能要素达到燃油车水平时,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竞争力将得到充分展现,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将迎来销量拐点,有望进入普及阶段。
基于整个乘用车市场的销量预测,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情况,以及对相关行业规划、技术路线、发展目标等的预期。关于动力电池性能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指标,对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销量进行了预测:预计到2028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1104万辆,占整个乘用车市场的29.1%。
新能源乘用车也属于乘用车的范畴。乐观和悲观的可能性接近乘用车的整体情况,也会受到政策调控和技术升级进度的很大影响。乐观估计到2028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1468万辆,悲观估计将达到920万辆的水平。
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都能满足其出行需求,都会考虑购买。虽然用户需求是汽车厂商(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的动力,但用户也在被动享受行业技术进步带来的产品升级带来的好处。因此,只要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能够超越(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或者至少达到燃油车的水平,并且不给用户增加额外的购买、使用成本和麻烦,大部分用户都会欣然接受新能源汽车。在本次调查中,“充电2小时,续航500公里”成为大多数用户接受新能源汽车的基本需求。因此,当行业技术满足这一需求时,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根据行业相关研究,到2024年左右,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将普遍达到500公里,充电时间也将达到1小时的水平。因此,2024年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的拐点。这也是补贴政策引导后,新能源汽车靠自身产品竞争力驱动自然增长的开始。
★超过70%的用户接受新能源,非限制区域市场潜力巨大。
整体来看,现阶段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比较高,超过70%的用户表示会考虑购车。然而,非限制城市的整体接受度略高于限制城市。已经拥有新能源汽车的用户,有90%的概率考虑再次购买新能源汽车。
相对而言,新能源汽车现有用户更多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这与燃油车限牌城市主要集中在华东和华北地区有关,尤其是一线城市用户占比37.8%。此外,无论是新能源车还是燃油车,二线城市都将迎来用户购买需求高峰,而六线城市将成为用户首购需求集中的地区。
从非限行城市用户意愿来看,倾向于半年到一年后购买新能源汽车,存在等待产品更加成熟的因素。这也意味着未来三四线市场的增长潜力将被激活,限棒市场将继续拉动销量增长。目前各大新能源汽车主战场多集中在贝尚广深、天津等一线城市,以及限购城市。市场增量有限,未来可加快新能源在非限购城市的布局。
★全文总结:
从这份20万用户的大调查中,我们可以得出许多重要信号:一是乘用车市场将迎来震荡调整期,增速将在短时间内放缓,复苏后的增速有望和国外成熟市场一样稳定在5%左右。二是摆脱补贴依赖后,新能源乘用车有望在2024年左右迎来需求自然增长的爆发点,性能和成本将与燃油车相当。此外,整体来看,现阶段用户对新能源乘用车的接受度较高,未来三四线市场的增长潜力有待激活,销量增长将继续受贴限行市场驱动。
回顾过去十五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黄金岁月,除了产业繁荣、政策刺激等外部因素外,消费需求的释放是销量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考虑到国内对于报废旧车的置换量仍然较大,三四线部分小城镇需求较大。即使增速较低,未来汽车市场依然广阔。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剧,汽车销售价格体系将继续下降,汽车新产品的推出速度将继续加快。我们还将从报告中选择一些热门话题进行报道,敬请关注。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67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