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电池本身的防水能力、电池组的保护措施以及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三个方面,全面解析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问题。首先,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芯产品都经过了严格的防水测试,具备IPX7甚至更高的防水等级,即使在涉水行驶中也不会轻易发生危险。此外,车企还会在电池组和系统上增加额外的保护措施,如保护框架、整车涉水测试等,进一步提高电池组的安全性。其次,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的最后防线。BMS可以实时监控电池状态,实现高压安全管理、电池状态分析、故障诊断等功能,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系统会立即做出反应,保护电池和车辆的安全。最后,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涉水险并不是必要的。因为电动车没有发动机,涉水险主要针对发动机损坏,而电动车的电池和电机等部件都有严格的防水措施。即使车辆因进水受损,商业车险中的车损险也可以进行理赔。总之,新能源汽车在电池安全方面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防护体系,消费者不必过于担心。随着技术的进步,车企还会不断加强电池安全技术的研发,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解析:三重防护体系确保涉水无忧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问题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电池本身的防水能力、电池组的保护措施以及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三个方面,全面解析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问题。首先,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芯产品都经过了严格的防水测试,具备IPX7甚至更高的防水等级。这意味着即使在涉水行驶中,电池也不会轻易发生危险。此外,车企还会在电池组和系统上增加额外的保护措施,如保护框架、整车涉水测试等,进一步提高电池组的安全性。其次,动力电池管理系统(BMS)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的最后防线。BMS可以实时监控电池状态,实现高压安全管理、电池状态分析、故障诊断等功能。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系统会立即做出反应,保护电池和车辆的安全。最后,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涉水险并不是必要的。因为电动车没有发动机,涉水险主要针对发动机损坏,而电动车的电池和电机等部件都有严格的防水措施。即使车辆因进水受损,商业车险中的车损险也可以进行理赔。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在电池安全方面已经建立了完善的防护体系,消费者不必过于担心。随着技术的进步,车企还会不断加强电池安全技术的研发,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新能源汽车。
雨季一到,许多车主就开始害怕。泡水涉水的烦恼成为夏季汽车保养的头号难题之一。在新能源汽车上,在前两个隐患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这么多电池的电动车真的能做到100%防水吗?如果电池进水,我们的安全会受到威胁吗?
怀疑,不敢相信,电池安全从何而来?
◆电池安全:IPX7标准,不仅防水!
◆电池模块安全:保护架,安全保护一举两得!
◆电池系统安全:全面检查每一块电池,危险止于隐患!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防水、防火等问题一直停留在消费者怀疑的层面。网上有很多关于科普的文章,但也有很多危言耸听的文章。会有“电动车防水是必须的,否则会死人”这样的文章。受这些内容的影响,消费者的心永远放不下。所以今天我们计划快速普及几个重要的知识点,让大家打消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的相关疑问。
●电池本身有防水能力吗?标准比我们想象的要严格。
先抛开新能源汽车中关于电池组的其他防护技术,先从电池单体的防水层面给出答案。也就是说,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车辆上的每个电池本身是否具有防水能力?答案是肯定的。
目前产品防护安全等级有一个明确的指标:IP防护等级。其中,我们最熟悉的是IP67标准,因为这个标准也适用于手机、手表等移动设备。这套标准将旨在测量产品防止灰尘吸入和短期浸泡的能力。目前该套标准下部分工业产品的最高等级为“IP68”,主要出现在军用和商(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用产品上。而且大部分民用产品都达到了“IP67”,已经算是最高标准了。
对于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达到IP67标准是绝对必要的。超过这个标准,新能源汽车电池必须满足额外的要求。在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中,明确指出了新能源汽车单体动力电池和模块的安全指标和试验方法。在该试验方法中,由于含盐的海水更容易对产品造成腐蚀,电池芯产品应在充满电的状态下浸入3.5%氯化钠溶液中2小时,电池应无火灾和爆炸。
新能源汽车使用的电芯产品,除了要经过严格的防水测试外,还要经过其他“裸机测试”,如刺穿、挤压、灼烧等剧烈的测试程序,才能保证电芯本身具有较强的耐压性,而不依赖任何防护措施。所以用户担心的防水问题只是电池单体检测的环节之一,其他我们可能没有考虑到的“隐患”在现行标准中已经有了针对性的管理标准。
各种严格的控制标准都致力于让电池本身具有很强的“体质”,所以电芯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很强的防尘防水能力,遇水绝不容易发生易燃易爆等危险情况。但即便如此,我们可能还是会担心,即使没有发生爆炸或火灾,行驶中的新能源汽车遇到涉水时会不会有危险?
●对电池组的进一步保护,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涉水能力更强。
目前,车企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分为三个安全防护环节,即电池单元(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安全、电池模块安全和电池系统安全。除了单体电池首创的防水能力外,车企还会在电池组和系统上不断增加安全系数,三个维度共同筑起不断完善的安全墙。
众所周知,燃油车涉水的“蹲”现象主要发生在进排气系统,因此车辆出厂时对涉水高度有明确的描述。但由于新能源汽车不涉及这方面,在车企对电池组提供额外硬件保护后,涉水能力会优于同级别燃油车。目前部分新能源汽车实际涉水高度可达70厘米,但在上述IPX7标准中,新能源汽车的最大涉水能力甚至可以接近1米的高度。
因此,为了保证车辆行驶时电池组的安全,汽车公司会为电池组提供一个保护框架,也称为电池模块框架。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包大多布置在底盘上,行驶时更容易接触到水。因此,保护架将为电池组的高压部分提供特殊的绝缘保护,以保护涉水、碰撞等外力对电池组的安全冲击。而且保护架还能达到一举两得的作用,在保护电池组的同时,还能加强整个车身的安全性,尤其是侧面碰撞造成车身变形的危险,从结构层面实现对整车的安全保护。比如奥迪最新的e-Tron电池组就能看到这样的防撞细节。
目前新能源汽车也有整车涉水测试标准。比如上海纯电动汽车准入政策中有一个强制性的DB31T634-2012标准,将模拟车辆的涉水环境,要求纯电动蒸汽在15cm水深以30km/h以上的速度行驶,总涉水时间为10分钟。然后在30厘米的水深,以大于等于5公里/小时的速度前后行驶,总涉水时间为10分钟。通过这次测试,也有可能进一步保证新能源汽车有足够的安全涉水能力。
●既然是防水的,水险有必要吗?
水险对于电动车来说真的没有必要。涉水险的全称是“发动机特殊损失险”或“涉水损失险”,因为发动机比汽车零部件贵,而且是专门为发动机提供的保险。电动车没有发动机,燃油车通过堆积的路面也没有水倒流进发动机造成的损坏。因此,这种类型的保险对电动汽车没有太大意义。
根据相关规定,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造成的车辆损失属于车损险的保险范围,因此即使没有涉水保险,当车辆因进水严重受损时,商业车险中的车损险也可以进行相关理赔。
●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实时监控电池状态。
最后一道防护墙将建在软件系统层面。通过监测电池状态,新能源汽车BMS将提供高压触电保护、车辆碰撞断电保护、高压部件防水保护、高压漏电绝缘保护等。虽然各种汽车品牌对该系统的保护功能存在差异,但目的是时刻保护电池的状态安全。
通常,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系统包含数千个单体电池。如何让每个电池工作在合适的范围内,管理系统将发挥重要作用。该系统主要采集电池电压、温度、电流等信息,实现高压安全管理、电池状态分析、能量管理、故障诊断管理、电池信息管理等功能。电池状态将被严格监控,一旦出现紧急情况,系统将立即做出反应。
在所有的电池参数测试中,该系统可以监控总电压和电流,以及单个电池单元的电压和电流。在温控系统和高压控制中,如果诊断到车辆电池故障,电池管理系统会将故障报告给车辆控制器和充电器,并切断高压,保护电池不受损坏并提供漏电保护,及时保护车辆安全。
总结:新能源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不会停止。
在今天的内容中,我们从三个方面回答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安全保护问题。我相信我们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顾虑和担忧,但至于安全的技术强化,我相信车企永远不会停止,因为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安全,而是更安全!
特别是在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上,目前有很多独立的公司专门从事这一技术领域。与此同时,车企也在加大在这方面的R&D;投入,希望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继续提升电池管理系统的容量,比如现有的电池恒温技术,让新能源汽车在冬季低温下有更好的续航表现。当然,保证电池组的安全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仍然是电池管理系统的核心使命。
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67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