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恒大汽车的盲订5万辆消息,毫无疑问霸占了各大汽车网站的头条新闻。按照网络上大量媒体的报道来看,恒驰汽车已经在五一假期里开始了预售前的最后准备,并且旗下第一款车型恒驰5,也开启了盲订。仅仅十小时订单量就达到了5万辆。而官方方面,也确实在五一假期间于多地举办了到店品鉴会,以及开启了盲订。虽然盲订5万台消息并非出自恒大官方之口,而恒驰也没有回应此消息。但对于恒驰的品牌印象、5万辆的数量级,以及这些信息被大量应用到各家媒体的新闻稿上时,种种因素就无一不让这件事引来了极高的关注度。盲订5万台,你信不信?这是所有人看到该消息时的第一个质疑点。首先,我们要清楚预售与盲订的区别。前者有预售价,后者连车都没有,简言之,预售是看大家对售价的评估,而盲订,更多是考量大家对品牌、产品的信心。其实站在恒大汽车的角度,开启盲订自然是合理的,一方面多次的量产跳票和产品力质疑,让恒驰更需要在上市前了解大家对其的看法;另一方面,则是面对着目前恒大的亏损情况与造车的压力,盲订也能缓解其的窘况。但问题是,十小时盲订就达到5万辆,到底是怎样的量级?我们不妨分两个维度进行对比——2021年6月东风雪铁龙凡尔赛开启盲订,平均一个月的订单数为3000,基本与之后的销量持平;2022年3月五菱宏光MINIEV的gameboy版本开启盲订,一个月订单数为3万辆,按照五菱宏光MINIEV的月均销量,如此数据也是合理。但恒驰5,仅用了10小时就超越所有这些热门车型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订单量。再放到新势力阵营中,5万级,让恒大汽车仅靠一款未上市的车,就直接超越了所有的新势力品牌,登顶整个新势力销冠,而且,还是遥遥领先的那种。所以各个角度来看,5万辆对于恒大汽车都像是不可能、不应该达到的“天文数字”。更重要是,按照此前恒驰各方面被质疑的点,像是多台展车都像是套壳车、多次释放利好消息但量产仍然遥遥无期等等,真的还有5万人愿意对恒大汽车愿意信任?此外,还有两个信息让这次的盲订量增添几分疑云。一是拨打官方电话去了解盲订信息时,十多个电话却都是空号;二是有人直接问到官方,但官方也只表示了未开启预售,而没有正面回应盲订情况。招募经销商,更像在“造势”。不难让人质疑,恒驰这般不主动、不承认、不否定的态度,是否就如恒驰汽车一贯以来的准则——“造势”?类似的,还有4月30日恒驰汽车的官宣招募授权代理商。这里主要有三个点是需要注意的。第一,按照汽车经销业内人士表示,恒驰的招募条件其实并不算高,成本更低、模式更好、也不在乎有没有汽车销售经验,整体程序更加简陋;第二,官方表示全国各地和个人都踊跃报名,对恒驰前景表现出十足的信心,像是成都就有当地几家大型汽车经销商;第三,据一些媒体的调查,成都几家大型汽车经销商都表示没有参与报名,因为时间太短,没有重组的时间去调研、对接。诚然,我们暂时无法考证官方的多家经销商踊跃报名是否真实,但恒驰的乐观回应与经销商的回应形成了鲜明对比,无疑都在质问着恒驰,这些的利好消息到底是真是假?事实上,哪怕抛开盲订5万辆这一消息(毕竟这也确实是恒驰没有官宣的消息),但一直以来,恒驰似乎一直都乐于不断释放利好消息,或是技术、或是新车、或是参与车展、或是关于量产、甚至是关于经销商招募。不管真假,但确实是让恒驰一次又一次吸引了极高的议论度。还记得,当恒驰此前多款车仍然是概念车、PPT阶段,其的股价一度超过了比亚迪。造势,向来是恒大汽车的特点。只是,多次打脸之后,这般“造势”,也就越来越让人开始质疑恒大造车的态度与诚意。质疑多于信任,又该何去何从?所以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当大家对恒大造车的质疑多于信任,恒驰又该何去何从?事实上,造车成为了恒大集团的一根重要救局稻草,但同时,恒大造车也陷入了巨大的压力。2018年-2020年,恒大汽车亏损分别是14.28亿元、49.47亿元、76.65亿元,2021年尚未公布,是因为目前的恒大汽车仍处于停牌状态。从股价比比亚迪还高,到停牌,这也说明着大家对恒驰的信任度。当然了,或许恒驰早已有了想法,因为2022年恒驰连续成立了两家主力经营出租汽车服务的公司,主攻B端市场。只是,从刚开始的浩浩荡荡,变成最后的网约车代表,这真的是恒大想要的结果?不免让人深思…恒大汽车的恒驰5盲订5万辆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但这一数字的真实性存在很大疑问。从盲订与预售的区别来看,盲订更多是考验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信心。而恒驰5在短短10小时内就达到5万辆的订单量,远超其他热门车型,显得不太现实。此外,官方对于盲订情况的回应也显得含糊其辞,让人怀疑这是否又是恒大汽车的一次“造势”行为。在经销商招募方面,恒驰汽车的招募条件相对宽松,但实际报名情况与官方的乐观回应存在较大差异。恒大汽车一直乐于释放各种利好消息,但多次被打脸后,人们对其造车态度和诚意的质疑也越来越多。面对亏损和信任度下降的双重压力,恒大汽车的未来走向值得关注。虽然恒驰已经开始布局B端市场,但从概念车到网约车的转变,是否是恒大汽车真正想要的结果,还有待观察。
最近,恒大汽车的盲订5万辆消息,毫无疑问霸占了各大汽车网站的头条新闻。
按照网络上大量媒体的报道来看,恒驰汽车已经在五一假期里开始了预售前的最后准备,并且旗下第一款车型恒驰5,也开启了盲订。仅仅十小时订单量就达到了5万辆。而官方方面,也确实在五一假期间于多地举办了到店品鉴会,以及开启了盲订。
虽然盲订5万台消息并非出自恒大官方之口,而恒驰也没有回应此消息。但对于恒驰的品牌印象、5万辆的数量级,以及这些信息被大量应用到各家媒体的新闻稿上时,种种因素就无一不让这件事引来了极高的关注度。
盲订5万台,你信不信?
“5万辆的盲订辆,你信不信?”这是所有人看到该消息时的第一个质疑点。首先,我们要清楚预售与盲订的区别。前者有预售价,后者连车都没有,简言之,预售是看大家对售价的评估,而盲订,更多是考量大家对品牌、产品的信心。
其实站在恒大汽车的角度,开启盲订自然是合理的,一方面多次的量产跳票和产品力质疑,让恒驰更需要在上市前了解大家对其的看法;另一方面,则是面对着目前恒大的亏损情况与造车的压力,盲订也能缓解其的窘况。
但问题是,十小时盲订就达到5万辆,到底是怎样的量级?我们不妨分两个维度进行对比——
2021年6月东风雪铁龙凡尔赛开启盲订,平均一个月的订单数为3000,基本与之后的销量持平;2022年3月五菱宏光MINIEV的gameboy版本开启盲订,一个月订单数为3万辆,按照五菱宏光MINIEV的月均销量,如此数据也是合理。但恒驰5,仅用了10小时就超越所有这些热门车型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订单量。
再放到新势力阵营中,5万级,让恒大汽车仅靠一款未上市的车,就直接超越了所有的新势力品牌,登顶整个新势力销冠,而且,还是遥遥领先的那种。
所以各个角度来看,5万辆对于恒大汽车都像是不可能、不应该达到的“天文数字”。更重要是,按照此前恒驰各方面被质疑的点,像是多台展车都像是套壳车、多次释放利好消息但量产仍然遥遥无期等等,真的还有5万人愿意对恒大汽车愿意信任?
此外,还有两个信息让这次的盲订量增添几分疑云。一是拨打官方电话去了解盲订信息时,十多个电话却都是空号;二是有人直接问到官方,但官方也只表示了未开启预售,而没有正面回应盲订情况。
招募经销商,更像在“造势”
不难让人质疑,恒驰这般不主动、不承认、不否定的态度,是否就如恒驰汽车一贯以来的准则——“造势”?
类似的,还有4月30日恒驰汽车的官宣招募授权代理商。这里主要有三个点是需要注意的。第一,按照汽车经销业内人士表示,恒驰的招募条件其实并不算高,成本更低、模式更好、也不在乎有没有汽车销售经验,整体程序更加简陋;
第二,官方表示全国各地和个人都踊跃报名,对恒驰前景表现出十足的信心,像是成都就有当地几家大型汽车经销商;第三,据一些媒体的调查,成都几家大型汽车经销商都表示没有参与报名,因为时间太短,没有重组的时间去调研、对接。
诚然,我们暂时无法考证官方的多家经销商踊跃报名是否真实,但恒驰的乐观回应与经销商的回应形成了鲜明对比,无疑都在质问着恒驰,这些的利好消息到底是真是假?
事实上,哪怕抛开盲订5万辆这一消息(毕竟这也确实是恒驰没有官宣的消息),但一直以来,恒驰似乎一直都乐于不断释放利好消息,或是技术、或是新车、或是参与车展、或是关于量产、甚至是关于经销商招募。不管真假,但确实是让恒驰一次又一次吸引了极高的议论度。
还记得,当恒驰此前多款车仍然是概念车、PPT阶段,其的股价一度超过了比亚迪。造势,向来是恒大汽车的特点。只是,多次打脸之后,这般“造势”,也就越来越让人开始质疑恒大造车的态度与诚意。
质疑多于信任,又该何去何从
所以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当大家对恒大造车的质疑多于信任,恒驰又该何去何从?
事实上,造车成为了恒大集团的一根重要救局稻草,但同时,恒大造车也陷入了巨大的压力。2018年-2020年,恒大汽车亏损分别是14.28亿元、49.47亿元、76.65亿元,2021年尚未公布,是因为目前的恒大汽车仍处于停牌状态。
从股价比比亚迪还高,到停牌,这也说明着大家对恒驰的信任度。
当然了,或许恒驰早已有了想法,因为2022年恒驰连续成立了两家主力经营出租汽车服务的公司,主攻B端市场。只是,从刚开始的浩浩荡荡,变成最后的网约车代表,这真的是恒大想要的结果?不免让人深思…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76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