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汽车”会是什么样,谁能给出最脑洞的答案?汽车未来会如何演变?

未来的

未来汽车可能会模仿动物的行走方式,如螃蟹的横向行走和青蛙的弹跳,甚至实现水陆两栖功能。同时,飞行汽车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能在陆地与空中自如行驶。这些技术虽然目前只存在于少部分汽车中,但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这些创新势必会越来越多地融入我们的日常出行生活中。未来的汽车将会更加智能、多功能化,可能会与动物行走方式相融合,成为更贴近人类生活、更有生命力的存在。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三十五亿年以前,虽然人类出现不过600万年,但人类非常善于学习,不断从大自然中寻找灵感,最终成为了这个星球上最重要的角色。

你看汽车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自1886年1月,卡尔·本茨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三轮汽车,到如今也不过137年。但正是因为人类非常善于学习大自然中存在更久的动物“前辈”,汽车如今也能说:“我也能飞天遁地。”

未来的”汽车”会是什么样,现在已经能看到一些雏形了。

据有关资料介绍,距今5.3亿年前寒武纪大爆发,在沉积石灰岩层中发现的甲壳类动物化石,就有龙虾、螃蟹和小虾类,说明早在5亿年前,螃蟹就在地球上出现。算起来,它在地球上存在的历史时间要比人类久远得多。

螃蟹行走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无惧前方障碍物,可以横着平移,以最小的运动半径状态绕过。汽车如果也有这项功能,可方便穿梭于丛林沟壑。

蟹行模式下,汽车能够完成其他车辆无法完成的动作。例如大家梦寐以求的平行停车,蟹行模式可以近乎达成。又或者在丛林中,汽车可以像凌波微步一样,轻松穿越前方树木障碍。

螃蟹的横向行走是依靠特殊的身体结构,汽车也是一样。蟹行模式是让后轮与前轮同向偏转,让整个车身起到向斜前方平移的效果。而当后轮与前轮反向偏转时,最小转弯半径也会大幅缩短,在越野的时候具有更好的机动性。大部分汽车考虑到结构复杂、占用空间等原因,无法实现全轮转向,也就无法完成蟹行。

当然,常规的蟹行模式并不能在与车身垂直方向移动,90°的横向移动需要配合特制的车轮。比如仰望U8+麦克纳姆轮的组合,采用四轮独立电机,四个车轮可以独立控制,并且通过麦克纳姆轮轮胎胎面布置的很多斜面滚轴,可以改变受力方式,用对角线车轮转向,形成横向的合力。我们知道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是一致的,所以就实现了90°横向平移。

青蛙是两栖类动物,最早有跳跃动作的青蛙出现在侏罗纪,距今约1亿9960万年前(误差值为60万年)到1亿4550万年前(误差值为400万年)。青蛙可以在泥坑里跳来跳去,移动效率要比扭来扭去的蚯蚓高得多。

汽车如果也能模仿青蛙的弹跳模式,就可以在低附着路面更快通勤。比如奔驰GLS和GLE新款上提供的弹跳功能,在挂入D挡的前提下,将驾驶模式调至Offroad,进入脱困模式,点Start功能键,悬挂会自动不断的弹起。车身因为连续上/下跳动(提升/降低底盘),可以更快速逃离泥地、沙地和雪地等多孔地面区域。

奔驰之所以能实现这项能力,得益于其E-ActiveBodyControl车身控制系统。它有一套液压空气悬架,每个车轮中的减震阻尼器配有两个工作腔,其中一个为调节阀,另一个为储液罐,可独立控制车辆四个悬架高度,实现单侧车辆身体提升与下降。

这套系统相比传统的主动悬架,反应速率更快,并且可靠性很高。除了弹跳模式作为证明外,它还有Pre-Safe功能,也就是在即将发生碰撞的危急时刻,悬架系统会举升车辆8厘米,以更坚固的车身结构去迎接撞击并转移冲击力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受影响侧的损坏。

人类与水的接触是永恒的话题,地球上约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研究人员表示,1984年至2019年期间,全球湖泊表面面积还增加了4.6万平方公里。所以汽车能否像乌龟、青蛙那样实现水陆两栖,可就太棒了。

仰望U8的浮水模式就让我们有了更多期待。它能够让车辆进入较深的涉水路面,整车处于漂浮状态后依然可以正常行驶脱困。从此前曝光的实车图看,该车已经深入水中,车头明显被水淹没,车后水波纹也说明车辆处于漂浮状态。

它之所以能实现如此强的涉水能力,除了电动汽车没有进排气系统外,更重要的是它的四轮独立驱动有特殊设计。当车辆在水中或是浮水状态下,电机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摆动角度,每个轮胎输出对应的扭矩,就像是乌龟脚掌一样,可以确保在水中也可以帮助车辆在水中行驶脱困。

传统汽车想要在陆地实现四轮独立控制已经非常困难,而且要在涉水环境下,还必须考虑水的“吞噬能力”惊人。

仰望U8除了依仗四电机,车身也有极佳的密封性。就这点来说,新能源汽车,特别是比亚迪为代表的电动汽车是有优势的。我们经常能在燃油车白车身上看到很多孔洞结构,除开排水孔、定位孔、线束孔等功能性孔洞,其中还包括大量的减重孔。这会使得当车身底盘被淹没后,短时间很容易浸水。

而仰望U8采用CTB+刀片电池的王牌组合,CTB技术也就是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我们知道电池包的防水要求是极高的,传统电池包防水要求达到IPX7等级(顶部距离水面0.15-1米,连续30分钟,性能不受影响,不漏水),仰望U8更是能达到IPX8等级,这个等级意味着顶部距离水面1.5-30米,连续30分钟,性能也不会受影响,不漏水。

近年来中国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覆盖率也在稳步增高。据2020年数据,中国城市覆盖率已达60%。而且发达国家的城市覆盖率更是高达90%以上。城市覆盖率高,大家的生活质量也就越高。但通勤是一天比一天难受,堵车是常态。

如果汽车能在需要时,像鸟一样实现飞行,可就太好。

现如今飞行汽车的定位比较模糊,有把它定位为缩小版的飞机,也有希望它能在空、陆都能自如行驶。

你可能会问,飞机不也能空陆两用吗?严格来说,飞机,特别是客机,在陆地上就是螃蟹,螃蟹只能横走,大多数飞机则是没有倒挡,后退时,需要牵引车出动。所以一款合格飞行汽车倒挡功能必不可少。

最理想的飞行汽车应该是荷兰公司PAL-V的模式。他们在2018瑞士日内瓦国际汽车展上亮相的Liberty(自由)就称得上佳作,采用双座、三轮设定,能在陆地上行动自如。

国内城市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80)km/h,高速公路是(90-120)km/h,PAL-VLiberty最高行驶速度可达160km/h,Liberty完全可以满足日常用车。

当然,本着轻量化的发展潮流,扛着一个大机翼肯定对节能不利。

奥迪设计了一款可拆卸的机翼解决了这个问题。2018年,在日内瓦车展上,奥迪联合空客推出了一款名为Pop.UpNext的飞行汽车。Pop.UpNext通过巨大的无人机模块将车厢垂直吊到空中飞行,拆掉机翼就是一台常规汽车。

特别要提一下,Pop.UpNext采用类似于直升机一样的垂直起飞模式,利用发动机推力的反作用力产生向上的推力实现起飞,能大大节约空间。所以如果是机翼可拆卸模式,未来一旦技术成熟,对城市基础建设不会造成特别大的挑战,政府部门将只需要专注于加强空中管制,规划机翼装卸点。

人类为获得更高效的通勤效率发明了铺装路,但地球之大,总有工业技术无法触及的地方,而且跑得再快也没飞的快。汽车模仿动物行走,帮我们克服了这些难题。虽然这些技术还暂时存在于少部分汽车中,但相信随着汽车行业发展,它们会越来越多出现在我们视野中。那时候的汽车,恐怕真是有血有肉的“动物”。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078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