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能源而生,华为和比亚迪三电技术,谁更牛?哪家技术更胜一筹?

为新能源而生,华为和比亚迪三电技术,谁更牛?哪家技术更胜一筹?_58汽车

华为和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的比较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比分析华为和比亚迪的三电技术,探讨谁更胜一筹。首先,比亚迪在电池、电机、电控和芯片方面实现了完全独立研发和制造,拥有强大的整合控制能力。其电机转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电驱动系统尺寸小、重量轻,展现出卓越的电气融合和芯片融合能力。此外,比亚迪还拥有800伏高压充电技术和ITAC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其三电系统的竞争力。华为虽然在电池方面与宁德时代合作,但在电机、电控和芯片方面同样实现了独立研发制造,并拥有强大的软件开发和智能云控制能力。华为的电机转速高达18000转,甚至计划研发20000-25000转的电机,展现出其在电机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同时,华为的多合一电驱系统已经配套给多款车型,展现出其在电控技术方面的优势。从市场表现来看,比亚迪4月份的销量几乎霸屏了新能源车排行榜单,而华为问界M5上市后的第一个整月销量就达到了3245辆,位居新能源SUV排行榜第8。这充分证明了华为和比亚迪三电技术的市场认可度。综上所述,华为和比亚迪在三电技术方面各有千秋,比亚迪在电池、电机、电控和芯片的自主研发制造方面具有优势,而华为在电机转速、电控技术和软件开发方面更胜一筹。两家企业都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共同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华为和比亚迪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其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的比较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比分析了华为和比亚迪的三电技术,探讨了谁更胜一筹。比亚迪在电池、电机、电控和芯片方面实现了完全独立研发和制造,展现出卓越的电气融合和芯片融合能力。华为虽然在电池方面与宁德时代合作,但在电机、电控和芯片方面同样实现了独立研发制造,并拥有强大的软件开发和智能云控制能力。两家企业都展现出了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共同推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By【映璇汽车工作室】@工科女的车库

***本图文为本公司旗下账号【映璇汽车工作室】原创视频的原创解说词。***

问界M5来了。很多网友留言想听一听华为三电和比亚迪三电,究竟谁更牛?你们好勇啊,这明摆着是在跟主播挖坑嘛!全网没一个敢把这两个牌子放在一起比较的。

华为和比亚迪都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两家产品都好。本着弘扬咱们自主品牌技术进步的主旋律,我还是录了这段小视频,看看能不能通过我的功力把你们给主播挖的这个坑躺平。

首先。无论是比亚迪的DMi混动还是问界M5的增程混动,都必须整合大电池,大功率电机和高效的电控。问题来了?谁的整合能力最强?这可不是简单的把几个硬件摆在一起的事情,是需要后期海量的软件适配能力和整合控制能力。而这个能力,目前横扫汽车圈,除了华为就是比亚迪,除了比亚迪也就是华为了。

为什么?只有比亚迪能解决电池、电机、电控和芯片完全独立研发和制造。自己家制造的硬件,再用自己家研发的IGBT芯片来集成控制,一气呵成,完活!不用给别人低声下气地商量给我开放点设备调教技术吧。

华为呢,虽然没有电池,但是,电机,电控和芯片独立研发制造,甚至比比亚迪还强,还有自己更牛的软件开发和智能云控制。反观其他车企,没有这种整体的研发和整合能力,只能外采不同品牌的部件,后期的适配就需要耗费巨量的软件开发时间和开发成本……还不一定调配得好,更关键的是…..握着核心技术的爸爸一不高兴甩个脸子,马上面临零部件断供,无法交货。

你说主播瞎扯吧。看市场证明。4月份,比亚迪各款车型几乎霸屏了销量排行榜单。而4月份,正好是问界M5上市后的第一个整月,销量就达到了3245辆。位居新能源SUV排行榜第8,只排在理想ONE之后。

好,下面我们就来详细地说说华为和比亚迪的三电系统。先给主播点个关注和小心心吧。

比亚迪的电机,规格目前有132千瓦,145千瓦,160千瓦,还有180千瓦。电机转速是16000转左右。已经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其他车企用的电机平均水平12000-15000转。连保时捷纯电动taycan也才15000转,还不得不加了一个二挡的变速器来增扭,才能达到最大扭矩。就是说电机提高转速,其实非常难。为什么?一是电机过热会烧毁线圈;另一个是轴承的承担负荷过大会断,影响寿命。

但是,搭载在这款问界M5上的华为电机转速高达了18000转。华为甚至表示它下一步还要干20000-25000转的电机。问题来了。它不怕转速太高烧线圈吗?它不怕断轴承吗?华为官方表示:他们有自己独门秘籍来解决这两个挑战。比如这是华为自主研发的油冷电机。

电机的转速当然越高越好了。为什么?首先,转速高了,省掉了传统的小电机还需要再搭配一个变速箱来调速增扭。增加一个变速箱,多重啊!所以能够做到最大的轻量化、最小的体积。也正是因为这个优势,才成就了比亚迪的八合一电驱动系统。它的150千瓦电驱动系统,尺寸只有451*455*450毫米。而华为的七合一电驱系统更后来居上。120千瓦尺寸为410*400*330毫米。甚至比比亚迪的更小。

当然搭载在这款问界M5上的华为DRIVEONE电机还是150千瓦三合一电机。为什么没有用最新的七合一。或许是两个的开发时间没有匹配上。或许在下一代的华为车型上就会有了。

正是因为华为和比亚迪具有更快速的电气融合和芯片融合的能力,所以它们正在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独立的第三方电驱动系统供应商。单独的一套电驱动系统的单价就超过了万元。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不断增量,这个电驱动系统是未来一个万亿级的大赛道。这个赛道上,我们国内的比亚迪和华为已经拥有足够优势,能够PK掉博世、采埃孚等这些老牌的跨国供应商。

甚至华为和比亚迪之间也互相支持。比亚迪最新款宋plusEV将搭载华为的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功率是123千瓦的。

华为三合一的电驱动系统,目前是150千瓦(问界M5上)、220千瓦、270千瓦,都是大功率。可以看出这个123千瓦应该是为比亚迪专门定制的。

最后除了电机之外,还有电池。

华为的电池是和宁德时代高度捆绑的。双方除了联合长安造出了高端的纯电动车阿维塔之外,也有其他广泛合作。

宁德时代采用三元锂电池。在问界M5上高达40度的大电池,四驱性能版纯电续航WLTC工况180公里。车重达到了2.3吨。比亚迪唐DMi四驱版本预计年内上市,参数已经公布:45度左右电池,纯电续航WLTC工况215公里左右。车重2.445吨。

再回到最开头我们讲的三电系统电的高度自制和高度集成。那么在尤其是在电控方面,比亚迪自己研发的90纳米级的高端IGBT芯片已经完全超越了之前最好的德国产的120纳米电控芯片。而且它纯电的E平台已经实现了搭载800伏高压充电技术,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150公里。这两项技术甚至特斯拉都做不到。特斯拉的IGBT芯片是来自意大利和法国外采的。

还有,比亚迪在即将上市的海豹车型上除了电池与底盘车身一体化之外,还搭载了一项全新的技术:ITAC,可通过电机单独精准控制某个车轮来增加扭矩和负扭矩,增加极限运动(类似ESP的升级版,比ESP多了对某一个轮可增加扭矩),比亚迪的技术池塘里又捞出一条鱼出来,期待海豹的麋鹿成绩吧。

再来看华为。不仅有自己核心的芯片,而且还有强大的软件控制算法,电机特别是大功率电机也非常强大,另外还有智能座舱,都是全面领先的。

华为的多合一电驱系统,已经配套给塞力斯、长安、上汽大通、广汽埃安、合创、奔腾等多款车型。其中广汽埃安的电机和电控原来一直是采购广汽集团与日本电产合资的。现在也开始用华为的。

还有,CS95纯电动版,前后电驱动系统也将来自华为。前电机峰值功率为195kW,后电机峰值功率为230kW。

其实特斯拉的发展模式更像小米是整合供应商,而比亚迪和华为干的事情都是非常相似的,就是硬核的发明创造。所以他们才是中国真正的骄傲。

下一集继续讲解【华为的智能座舱技术架构】。敬请关注。

另外,下次拜托给主播出的选题别再挖坑哈。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0224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