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WH-1000XM5作为WH-1000XM4的继任者,带来了全新的设计和升级的降噪性能。虽然价格有所上涨,但这款耳机在便携性、舒适度、音质和智能功能等方面都有所提升,堪称近乎完美的降噪耳机。首先,XM5的外观设计更加简约时尚,一体式头梁和无缝耳罩设计不仅美观,还提高了佩戴舒适度。虽然无法折叠,但整体重量更轻,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感到不适。此外,XM5的主动降噪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8个麦克风和AI技术的应用,使其在高频噪音的抑制上更加出色。音质方面,XM5延续了索尼一贯的高水准,三频均衡,低音强劲,无论是古典乐还是动作片都能轻松驾驭。同时,支持LDAC和AAC编码,以及DSEE Extreme技术,进一步提升了音质表现。智能功能也是XM5的一大亮点。环境声模式自然逼真,多点连接功能方便实用,还有基于活动状态和地理位置的智能切换。通过Sony Headphones Connect app,用户可以轻松控制各种设置,如AI自适应声音控制、均衡器调节等。总的来说,索尼WH-1000XM5在各方面都有着出色的表现,无论是外观设计、降噪性能、音质体验还是智能功能,都堪称旗舰级无线耳机的标杆。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考虑到其全面的表现,这款耳机绝对值得购买。
在索尼WH-1000XM4霸占最佳无线头戴耳机宝座两年之后,它的继任者WH-1000XM5终于来了。新一代耳机带来了姗姗来迟的外型改动,还加强了主动降噪,但也涨价到了400美元(国行2999元),那么这些改进配得上新的售价吗?
自2017年WH-1000XM2推出以来,索尼的无线旗舰几乎没改过外观,但随着XM5的发布,这个系列的整体设计终于有了较大的变化。其中最明显的改动就是无法折叠了。
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变化,而且我一开始并不喜欢,因为这显然降低了便携性,但现在我已经喜欢上了它。新头梁是一体式设计,材质是坚固的塑料,并且明显比过去更加纤细,戴在头上就像是一个简约风的发箍。这也意味着它没有它的前辈们那么容易弄乱你的发型。头梁内测基本上全都裹着柔软的人造革,头顶的部分还有厚厚的记忆棉护垫,所以戴着不压头,很舒服。
耳罩的设计也有了一些变化,现在它采用了更无缝的设计,让麦克风变得更加低调。左边耳罩上依然有两个物理控制键,一个是电源/蓝牙配对,另一个则用于调整降噪模式。你也可以轻点或轻划耳罩上的触控板来播放、暂停、切换曲目或是调节音量。此外还有一个用于有线连接的3.5mm接口,以及一个用来充电的USB-C接口。
耳机与头梁之间的叉状连接件现在稍稍外倾,这可以略微提高夹力,让耳垫更好地包裹双耳,从而略微改善被动隔音效果。但它们并没有造成夹头感,只是确保耳机稳固地贴合在耳边。我连着戴了几个小时都没有被捂出汗或者觉得夹头。另外,这副耳机只有250克,比XM4还轻了5克,这也对佩戴感有一定益处。
不过,XM5似乎比上一代更容易磨损——至少外观上如此。新的柔性表面和耳罩内侧更加光滑的人造革似乎比前几代产品更容易沾染油污,所以最好常备一块微纤维清洁布。
XM5的主动降噪也得到了改进。现在它有8个用于主动降噪的麦克风,是上一代产品的两倍,这些麦克风不仅监控外部噪音,还会监控耳罩内的噪音。此外,XM5可以通过AI和内部集成的V1处理器(WF-1000XM4耳塞同款)来自动优化降噪,无需手动调节。
索尼称,新增的麦克风、芯片和AI可以大幅降低高频噪音。而据我自己的使用体验,在纽约乘地铁的时候,能听到的噪音确实比以前更少一些,而且我也听不见地铁进站时刹车的尖啸了。
如果你想要更清楚地听到人声或其他环境声,用手捂住右耳罩可以暂时关闭降噪。此外,在「SonyHeadphonesConnect」手机app中启用「智能免摘」功能后,在你说话时,耳机就会暂停播放,并暂时关闭降噪。不过,我发现这个功能有点敏感过头了,即便将它调到低灵敏度模式后,也会因为我的哈欠声有点大而被激活。
XM5也继承了XM4基于活动状态和地理位置的智能功能。如果开启了动作检测,在走路的时候XM5会自动从完全降噪模式切换到部分降噪,让佩戴者可以听到一部分环境音。你也可以到app里进一步调试,或是彻底禁用这个功能。这副耳机还可以记录、识别使用者常去的地方,到了之后会自动切换到用户预设的降噪或环境声模式。
XM5的环境声模式听起来很自然,汽车驶过或是风吹过的声音与开放式耳机的听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切换模式时不会出现提示音,而且从降噪模式到环境声模式的过渡非常自然,很难察觉。
首次出现在XM4上的「多点连接」功能也回归了,让用户可以同时连接多台蓝牙设备。可以同时连接的设备数依然是两个,但两个设备间几乎可以无缝切换,只有半秒延迟。并且你可以在app中轻松切换到以前配对过的设备,无需打开蓝牙设置菜单重新连接。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多点连接和LDAC互斥,所以想用多点连接的话,就没法听高比特率的音乐了。好消息是,你可以在app里轻松地开启或禁用这个功能。
XM5标称续航是30小时。而在我实际使用的时候,它的电量轻松撑过了三天的高强度使用。这三天里,我用它在手机上听播客和音乐,在平板上看视频,还在电视上看电影,每天都会连续用8到10个小时,中间几乎没有停歇。更棒的是,使用支持USBPD协议的充电器可以做到充电3分钟,播放3小时。不过配件里没有充电器,如果手头没有的话,还得另买一个。
我已经提了好几次「SonyHeadphonesConnect」app了,但它还有更多用处。比如说,AI自适应声音控制、均衡器、环境声模式、固件升级等功能都是在app中控制。
App界面设计得很有条理,主状态页包含了最常用的设置,包括自适应声音控制、多点连接设备切换和播放控制。声音页面应该是第二常用的界面,因为均衡器就在这里。App里面有几个预设好的EQ方案,可以轻松将声音调亮、调暖,或是加强人声。当然了,不嫌麻烦也可以自己手动调EQ。
声音页面还可以调节蓝牙连接模式,可以在稳定性优先和音质优先两种模式间选择。这是个好功能,不过我一直开着音质优先模式,从来没有调过,因为哪怕与连接设备处于不同房间或不同楼层的时候,我也从未遇到过连接问题。
你还可以在这个界面设置「360临场音效」(360RealityAudio)功能。这个功能可以开启空间音效,让使用者仿佛置身于录音棚或音乐会现场,不过必须使用支持该功能的音频服务。目前,支持360临场音效的服务包括:AmazonMusicUnlimited、Deezer、http://nugs.net和Tidal。(注,国内暂不支持以上服务,但可以使用「索尼精选Hi-Res⾳乐」。)
音质方面,XM5是个万金油,不管什么东西都听着非常棒。
在看《银河护卫队》开头部分时,XM5很好地呈现了星爵降在莫拉格后那种细腻微妙的阴郁,之后又在播放《HookedonaFeeling》时漂亮地爆发了开来,节奏和吉他的低频都有很好的表现,等到动作戏开始后,我清楚地感觉到了爆炸的震撼感。而且我甚至完全没调过EQ。
总的来说,这是一款三频均衡、声音偏暖、声场宽阔、低音强劲的耳机。
在播放巴赫的《帕萨卡利亚》、亨德尔的《萨拉班德》这种更加复杂细腻的音乐时,这个耳机最能展现出它的实力。你可以清楚地将小提琴与中提琴的声音区分开来,足以证明XM5有着很好的解析力。
XM5支持的音频编码不算少,索尼自家的LDAC和苹果的AAC都能用,可惜不支持aptXHD。另外XM5也支持DSEEExtreme,这个技术可以利用AI来「恢复」低比特率音源的细节,不过需要在app里开启。
索尼WH-1000XM5现已在索尼中国在线商城、索尼中国APP、索尼中国在线商城微信小程序、淘宝、京东等平台开启预售,有「黑色」和「铂金银」两种颜色可选,国行定价2999元,预计将于6月14日开始发货。如果你更喜欢WH-1000XM4的造型和可折叠设计的话,索尼也将继续销售这款耳机。WH-1000XM4价格波动较大,目前官方价格为1999元。
WH-1000XM5是我们期待已久的索尼旗舰无线耳机的重大升级。新设计和AI让主动降噪更加强大,而环境声模式也变得非常自然。音质也无可挑剔——无论你想听复杂精妙的古典乐,还是动感十足的动作片,这副耳机都可以轻松驾驭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12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