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其主要业务是电池制造和电动汽车研发。比亚迪在电池领域拥有自主研发的技术,其中磷酸铁锂电池是其主打产品之一。2021年,比亚迪在香港上市,成为继吉利之后中国第二
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也有着不俗的表现,其F3系列车型曾经风靡全国。此外,比亚迪还推出了ET系列纯电动乘用车,采用了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除了电池和电动汽车研发外,比亚迪还在轨道交通、太阳能光伏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布局。比亚迪在这些领域的成就也为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可预见的未来不是生活,而是命运。王传福和比亚迪的故事,是中国品牌汽车史上不忠的典范。有人把比亚迪和特斯拉放在一起讨论,因为两者不仅专注于电动汽车产品的研究,在更大的交通和能源问题上也有很多探索。电池是比亚迪安身立命的主要技术。王传福如何用电池驱动他的“比亚迪王国”?今天就来整理一下吧。
与其他中国品牌汽车公司相比,似乎有点不同。把它定义为汽车公司似乎不太准确,因为比亚迪在手机、电子电器、乘用车、商(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用车、轨道交通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总之,如果不是王传福的执拗,也许今天的比亚迪只是一家电池厂商。
●制造电池
说到电池,我们不得不简单回顾一下王传福的人生经历。谁也想不到,从安徽芜湖一个小村庄出来的王传福,将来会成为“电池王”和“车王”。他就像童话中逆袭人生的典范,出身贫寒,却勤奋好学,最终踏入了理想的大学大门。
努力工作的生活从来没有被虐待过。毕业几年后,王传福成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最年轻的院长。年轻有为的他没有满足现状,而是决定跳出研究所的舒适区,下海创业。除了自己的财务自由之外,王传福还有一颗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贡献的赤诚之心。
他在1995年创立了比亚迪,开始独立研发和生产电池。起初,比亚迪并不顺利。毕竟公司规模小,知名度不高。直到拿到当时台湾省最大的无绳电话厂商的订单,比亚迪才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赢得了越来越多公司的关注。
2021年,比亚迪在香港上市,不再为钱头疼的王传福如火如荼,在镍镉电池领域毫无疑问。第一,比亚迪供应的电池开始出现在很多国产手机、手机电脑、多媒体播放器等产品中。五年时间,比亚迪已经踏上了全球电池行业的第一梯队。
●造车
传说王传福曾经说过“造车如造玩具”,但我不认为他一开始真的低估了造车的难度。正是因为汽车行业门槛高,容易形成竞争壁垒,而且当时市场还没有饱和,所以他们认为转向汽车行业是绝对有希望的。
早期,比亚迪在镍镉电池领域几乎一帆风顺,但拓展到汽车领域后,发现(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造车难度远超预期。首先,它面临着股东的不支持,甚至出售股份的威胁。其次,没有生产资质,国家只允许有资质的汽车厂商将产品投放市场。不得已而为之,2021年1月23日,比亚迪以2.7亿元(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收购Xi长安秦(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川汽车公司,成为继吉利之后中国第二家民营汽车制造商。
当时比亚迪的产品战略非常成功,切入点非常精准。F3模仿了当时的丰田卡罗拉(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让普通大众以几万元的价格拥有私家车。王传福很幸运。几年前,他赶上了电池浪潮,制造汽车赶上了中国汽车消费的快速增长。越努力越幸运,王传福也善于合理利用自己的牌,比如给汽车装电池。
●建造电动汽车。
比亚迪打响了汽车圈的第一枪,比亚迪F3(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迅速传遍全国大街小巷。然而,在这背后,王传福一直有一个愿景:打造纯电动汽车。
相比吉利持续收购的开放态度,比亚迪之前一直都是“科技人”,王传福似乎最无法忍受被供应商限制,所以他计划自己打造一个完整的汽车供应链,从发动机和变速箱到车轴、齿轮、铸件、模具、机床等等,全部都是自己工厂生产的。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依然是电池,但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显然无法直接复制电子产品的镍镉电池,所以比亚迪决定自主研发磷酸铁锂电池。
顾名思义,比亚迪ET就像当时全中国轿车或面包车里的外星人一样,介于轿车和MPV车型之间。关键是它采用纯电驱动,电池组来自比亚迪自主研发的磷酸铁锂电池。
据说官方的比亚迪ET最高时速165公里,最大续航里程(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350公里。由于那年它只是作为概念车出现,我们无法验证这些数据的真实性。而且概念和性能都很先进,再没有事后诸葛亮。最后,比亚迪ET没有量产。
21世纪初,国家政府一直在大力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但重点是打破发动机、变速箱等传统领域的外资品牌壁垒,对新能源技术的政策支持并不多。).
时间转到了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趋势已经开始显现。大部分汽车厂商还处于探讨和探索阶段。比亚迪制定了“硅铁战略”。但是,它并没有直接量产纯电动乘用车,而是提前从商用客车起步。
比亚迪e6(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使用了当时比亚迪最先进的一代磷酸铁锂电池,但从能量密度来看,还是无法与日产聆风等国际主流电动车相抗衡。早期版本e6的实际续航里程在250公里左右,遇到寒冬会打折。
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低,很难与镍钴锰三元锂电池竞争。那比亚迪为什么要坚持走这条路?除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还有一个原因:
此前,三元锂电池的许多核心技术专利、制造工艺、生产设备等都掌握在日韩电池厂商手中。如果要延续三元锂电池的路线,势必会跟在日本人和韩国人后面,向他们支付高额的专利费用和生产设备费用等。,所以我们选择了比亚迪来确定磷酸亚铁锂的道路,并决定投入大量的精力来提高其能量密度。
后来不仅是比亚迪,还有众泰、江淮、BAIC等。中国品牌中比较敏感的,也开始了纯电动汽车的研发。2021年,Zotye2008EV和JACiEV1也出现在各自的产品序列中。不同的是,比亚迪一直在走“自给自足”的道路,决心打造自己的汽车零部件。磷酸铁锂电池、电机、电控都是自主研发,降低整车制造成本,来和其他竞争对手PK。
这次与德国人的合作并没有让比亚迪再次腾飞。腾势(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的人气和销量长期不理想。年销量基本在3000台以下。2021年销量最好,但只有不到5000台。
2021年以来,国内政策更加明确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彩票、购车补贴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比亚迪也享受到了政策福利,比亚迪第一代秦EV成为了城市中的神器。
秦EV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到了比亚迪的电池技术,但实际上,乘用车并不是磷酸铁锂电池的最大用途,而是乘用车领域真正的霸主,乘用车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随着磷酸铁锂电池的大量装车,比亚迪的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顶峰,冲向全球电池厂商第一梯队,与松下、LG等国际电池品牌展开竞争。作为民营企业,它为中国人民赢得了荣耀。
基于自身的动力技术,比亚迪在轨道交通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污染控制”和“拥堵控制”是解决交通和出行问题的两种思路。除了电动车,比亚迪还开发了“云轨”、“云巴”。
此外,比亚迪还在太阳能光伏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生产硅胶封装的光伏组件,建设储能电站等。在移动电子产品代工行业,也是富士康在中国最大的竞争对手。王传福涉猎的行业很广,不仅仅是造车,所以有人把他和埃隆·马斯克相提并论。
●三元锂电池的影响
然而好景不长,镍钴锰三元锂电池的迅速崛起让比亚迪感受到了危机。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三元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的优势,这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太重要了。直接关系到续航里程的长短和多久充电一次。三元锂电池技术日趋成熟,国内电池公司如李绅、比克、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等都推出了高能量密度电池。
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曾因进入宝马供应商体系而闻名,2021年市值被夸大至840亿元,这是很多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望尘莫及的。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的三元锂电池为BAIC、广汽、吉利、长安、奇瑞、宇通、金龙,以及威马、蔚来、百腾、车和家等造车新势力提供电池。其优异的性能得到了大多数汽车公司的信赖。
更重要的是,2021年国家计划在2021年实现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300Wh/kg,这对于磷酸铁锂电池来说几乎是不现实的。
三元锂电池根据正极材料的不同分为几种类型,如NCM、NCA等。镍钴锰三元电池比较常见,而特斯拉和松下的18650电池是镍钴铝三元电池。比亚迪选择了镍钴锰三元的技术路线。
比亚迪还采用自主研发的电池热管理系统,通过水冷和电加热,让电池保持在健康的温度环境下。通过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的融合,我们打造了自己的纯电动e平台,对其他车企开放。
除了改用三元锂电池之外,比亚迪也意识到自产自销的方式基本上无法与当代安普瑞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电池公司竞争,于是在2021年,他们决定拆分动力电池部门,独立服务于其他车企作为供应商。
2021年,汽车行业首次遭遇寒冬,产销不尽如人意。如何度过未来,原始设备制造商,供应商,分销商等。都在考虑转型,将动力电池部门分离出来,进入其他品牌的供应商体系,或许能让比亚迪夺回宝座。
●高能量密度锂电池的未来争议
面对即将到来的2021年,目前包括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在内的中国电池厂商还不具备量产300Wh/kg能量密度电池的能力。大部分电池厂商都在寻求突破,高能量密度的NCM811电池是大家现在研究的重点。
LG化学、SDI、三星SKI以及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Bike、李绅等国内电池厂商都在积极备战NCM811电池争夺战。想要重回巅峰的比亚迪也在研发NCM811电池。我们可能知道哪些车型会率先搭载。
总结:
磷酸铁锂电池占据商用车海洋,三元锂电池位居全国前列,但市场份额不及当代安普瑞斯科技有限公司,高镍电池技术与日韩电池公司存在一定差距,这是比亚迪动力电池的现状。比亚迪从电池起家,现在是靠电池技术突围的时候了。未来能用NCM811或更高能量密度征服电池吗?我们将拭目以待。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13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