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通用EV1引发汽车行业变革,纯电动技术掀起“海啸”。然而,面临政策阻力和市场挑战,通用最终放弃了这一拥有“星球大战”味道的科技车型。EV1被召回和强制报废,成为历史上唯一需要如此命运的车辆。政策变化和自我评估使通用放弃EV1,但是否是时代的牺牲品?从零排放汽车法案到通用EV1的消亡,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利益纷争和产业变革?EV1的兴衰也反映了新能源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挑战。在新能源技术浪潮下,又会有怎样的车型命运?历史的借鉴告诉我们,探索新技术的时候,不仅要追求创新,也要谨慎应对未知挑战。
这应该是历史上唯一一场汽车的葬礼:一群人站在一辆即将被摧毁的汽车前,为它讴歌,为它献花,表达他们对这辆被评为“史上最差汽车”的汽车的最后记忆。这个镜头来自于一部名为《谁杀死了电动车》的纪录片,记录了人类汽车工业史上一个伟大产品的诞生和消亡,它带来的反思一直被不断讨论:谁点燃了电动车,然后用手杀死了它?
现在,我们来看看世界上90年代能够保存下来的稀有珍贵的模型。你可能会想到保时捷的996系列、宝马的E36M3和日产的SkylineGT-R跑车,以及第三代大众高尔夫(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第七代丰田COROLLA等民用车型。然而有一款车,至今仍被国外评为90年代最稀有的车型之一。它被称为EV1。20多年前,它引发了汽车行业的海啸。同时,它的“猝死”被历史深深记录,并被拍成纪录片,为后来者敲响警钟。
1990年,美国再次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生产力和投资的下降导致失业率上升,对当时的汽车市场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个复杂的时刻,美国政府希望支持自主汽车品牌在中国的发展,从而带动税收和就业率。然而,传统汽车市场越来越受到国外汽车品牌的影响,需要根本性的政策支持才能直接解决。与此同时,大排量燃油车对美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加剧。政府希望通过法规梳理地方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从而解决诉求问题。
因此,1990年美国加州政府出台了《零排放汽车法案》,规定美国七大领先汽车厂商(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将根据当时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推出零排放汽车,并给出了10年的缓冲期。该法案要求这些企业在2021年之前向市场投放足够的车型。如果他们不符合相关规定,他们将取消在加州销售汽车的权利。这一规定颁布后,通用满怀信心地带来了他们的Impact纯电动概念车,一时间将纯电动技术带回了世界。
无论是失误还是机遇,零排放方案都成为通用汽车大力推广纯电动汽车的有利基础,也是当时美国汽车试图拯救本土汽车品牌的缓兵之计。与此同时,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的其他成员,甚至国外汽车品牌丰田、日产和本田,各个企业也根据新的要求开发了零排放原型车。
这一方案从解决环境污染入手,掀起了汽车厂商新的技术大战。本文主角EV1是这场战争最大的成就者和最大的受害者,它的诞生和结局有着极大的反差和荒诞。有人说这辆车最好的样子出现在最糟糕的时候,也有人说注定不会出现。2021年,通用EV1被评为史上最差50款车型之一。
●从Impact到EV1,通用掀起纯电动“海啸”
通用电动汽车EV1的故事从它的原型Impact概念车开始。从1930年开始,电动汽车技术在汽车行业几乎销声匿迹,尤其是对于美国市场来说,大排量柴油车一直是文化主流,零排量法规的出现也是基于柴油车的污染。1990年,通用汽车和AeroVironment自始至终开发了一款专为“纯电动”设计的车型。即使是现在,它的外观依然有着90年代“星球大战”味道的科技感。
一般的Impact概念车除了外形之外,还应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技术,这在当时的汽车制造领域是不多见的。因为完全是根据电动技术的特点设计的,所以电池重量与车身的轻量化相平衡。当时通用的车身设计由欧宝负责,制造采用玻璃纤维。根据相关记录,Impact概念车当时的阻力系数只有0.19,是当时通用家族风洞试验中阻力系数最低的,甚至赶上了当时飞机的阻力系数。
当时,铅酸电池仍然是电动汽车的首选技术。Impact概念车由32个10伏铅酸电池组提供动力,但由于车身轻巧,整车重量仅为998公斤。Impact的动力转换思路是用两台电机分别驱动车轮,让车辆从0加速到100km/h,达到7.9秒的优异成绩。1990年,这款车在洛杉矶车展上首次亮相,成为当天全球汽车媒体的头条新闻。这些数据给了当时的市场一个十足的惊喜。
市场的巨大反应给了通用汽车更强的信心。通用汽车很快做出了量产的决定,并将其命名为EV1。直到1996年正式投产上市,量产版几乎完全延续了Impact概念车的设计。双座椅,续航达到144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28公里/小时,110伏电源充电15小时,使用通用专用的220伏充电系统仅需3小时。但是车身由玻璃纤维变成了铝合金。
但是,起初这款车并没有发售,只是以租赁的方式面向社会,只面向美国部分城市的用户。希望在发布购买之前得到一些实际的反馈,完善相关技术。通用在EV1上收到了第一批租赁用户的反馈:这款车很不错,没有噪音,没有污染,驾驶感很好。虽然续航里程(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不高,但足够城市出行。
2021年通用发布了第二代EV1,换成了18.7kWh的松下铅酸电池,后来第二代车型升级为26.4kWh的镍氢电池,主要是为了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第一代EV1的续航时间只有4年,与当时的丰田普锐斯(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混动车明显不同。
低点暴跌,借刀杀EV1,谁还?
但当第二代EV1车型准备上市时,坏消息接踵而至。所有受零排放法规影响的车企开始联合呼吁抵制法规的推动,而由于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政府对车企研发纯电动技术的近乎强制性要求成为了额外的成本损失。
在这背后,美国石油公司暗中成为了领头羊。他们联合汽车公司发起抵制,并强制回收和报废市场上的纯电动汽车。这一切对刚刚萌发春芽的纯电动汽车造成了致命打击,全盛时期的通用EV1成为了这场战争的“靶子”。
美国石油公司发起抵制的原因不言而喻。当时美国汽车市场的石油消耗可以为他们带来数万亿美元(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的产业,他们甚至不惜重金购买电机制造商,阻止纯电动汽车的发展。后来,由于总统的更换,新联邦政府也对零排放规定不满。在后来的法庭听证会上,车企的一致反击成为后来法案修改的客观因素。
在被动的情况下,通用自己也质疑EV1。从租赁到公开发售期间,EV1并没有给通用带来明显的利润。同时,由于电池等技术细节的不断完善,研发成本也在让EV1成为通用的负担。然而,那些对纯电动技术和零排放政策持保守态度的汽车公司,在投资通用汽车的纯电动技术时,却越来越接近燃油车身的市场份额。在围追堵截之下,通用汽车开始决定放弃已经打造了12年的产品线EV1。
在零排放政策的持续阻力下,要求终于放宽,提出鼓励混合动力汽车和低排放燃油汽车的实施方向。然而对纯电动汽车的支持急转直下,几乎宣告了EV1的灭亡。通过政策变化和自我评估,通用最终决定放弃EV1的研发,并于2021年彻底停产,最终生产目的仅是为了博物馆和教育机构的收藏需求。
震撼可以用来形容EV1生命周期的最后一段。这款车被通用汽车在全社会召回,直接报废。数据显示,许多车主在被迫收回车辆时表达了不满。虽然车主会得到赔偿,但他们仍然不会被接受。有资料显示,一些车主自发组织寻找车辆的毁坏地点,然后进行抗议,但仍然无法阻止这辆车会“扼杀现实”的命运。
EV1完全停产后,社会上仍有争议。电动车爱好者和环保组织共同谴责通用为了避免车辆潜在的质量问题而自行破坏电动车计划,认为通用这样做是在逃避应有的售后责任。同时,它还指责石油行业和汽车公司合谋摧毁这辆车,这是在掩盖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EV1可能是历史上唯一需要召回和强制报废的车。
总结:在时间算法下,EV1到底是闹剧还是受害者?
时间转移到2021年,通用汽车的子公司雪佛兰带来了纯电动汽车Bolt。此时,通用汽车已不再是当年纯电动技术的领先制造商。在我查询的很多外媒报道中,有评论提到雪佛兰Bolt(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中还有很多EV1的影子。不知道这是遗憾还是不解。
这让我想起了1975年的柯达。作为数码相机的发明者,柯达最终因数码相机技术落后而跟不上时代,导致破产。这个例子可能不会带到通用,但历史上总有一些重合,人们总想从历史中找到原因。比如特斯拉在那之后一跃而起,当市值一下子超越(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自己的时候,只有他们知道通用心中的百感交集。
让我们回顾一下通用EV1的诞生和死亡。既有必然条件,也有偶然条件。如果政策变化被认为是偶然条件,那么必然条件可能还是要回到技术基本面。比如铅酸蓄电池的应用在污染程度上比目前使用的锂电池严重得多,电池技术的发展无法被车企准确预测。同时,高车身材料无法使其成为大规模推广的民用车型。在当时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通用汽车怎么敢赌纯电技术?
通用EV1是一场闹剧还是一个时代的牺牲品?历史也有丰富的借鉴。当新能源技术再次爆发时,会有人再次破坏电动汽车吗?这个问题没人问,也没人敢回答。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1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