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2年全国两会,看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聚焦2022年全国两会,看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_58汽车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汽车行业代表和委员们提出了多项提案,涉及双碳战略、产业创新、法律法规完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芯片等方面。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其发展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也给汽车行业带来了挑战。芯片问题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由于车规级芯片研发周期长、设计门槛高、资金投入大,目前中国芯片企业在该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较弱。代表们建议短期解决缺芯问题,中期完善产业布局,实现自主可控,构建产业人才引进与培养的长期机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同样备受关注。换电与快充之争成为焦点,代表们提出加快换电站建设、明确相关审批规定、推动换电模式标准化等建议。同时,也有代表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车大功率快充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原材料价格上涨对汽车消费产生影响。新能源车企纷纷上调新车零售价,电池成本占比较大。代表们呼吁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采取果断措施,合理引导价格,保障供应链安全。总的来说,2022年汽车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代表们已经提出解决方案。如果这些建议能够顺利落地,相信国内汽车行业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发展。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汽车行业代表和委员们聚焦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其发展受到广泛关注。然而,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也给行业带来挑战。代表们提出多项建议,包括解决芯片短缺问题、加快换电站建设、推动大功率快充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时,呼吁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采取措施,合理引导价格,保障供应链安全。通过这些努力,国内汽车行业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发展。

3月4日,2022年全国两会正式在北京召开,多位汽车行业代表、委员出席会议,并带来了相关的提案,涉及”双碳”战略、产业创新、法律法规完善、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芯片等方面。汽车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历来是”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而在总理的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及了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由此不难看出,新能源汽车依旧是国家重点支持推动发展的。

芯片问题备受关注

最近两年,受疫情影响,芯片短缺成为影响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众多车企受此影响减产、停产。但由于车规级芯片研发周期长,设计门槛高,资金投入大,目前中国芯片企业造车规级芯片意愿低,未能实现该领域的自主可控。

为此,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王凤英王凤英带来了《关于推动中国车规级芯片产业快速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建议短期优先解决”缺芯”问题,中期完善产业布局,实现自主可控,构建产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长期机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也在《关于推进车规级、大算力芯片国产化支持国内汽车芯片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建议》中提出,希望通过政策引导,多方协同,建立车规级芯片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并成立第三方检测认证平台;建议国家牵头设立专项资金,鼓励芯片企业、汽车企业共同参与,加快形成国产大算力芯片的研发、制造和应用能力。

可以看到,汽车企业已经在寻找解决缺芯的有效解决方法,但芯片产业相比造车来说难度要更大,需要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同时也需要国家政策推动,建立良好的协同发展机制。而除了芯片之外,新能源汽车发展也是代表们关注的重点。

换电与快充之争

换电与快充之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而里程(查成交价参配优惠政策)焦虑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是选择电动车的拦路虎。因此,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除了继续推动甲醇汽车应用的提案外,首次提出了《关于加大电动汽车换电体系建设的建议》。他建议加快明确换电站建设等的相关审批与规定,进一步完善换电车型相关政策法规,对换电车型公告法规进行优化,并加速推动换电模式标准化、通用化。

而作为汽车行业的新人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则提出要加快新能源汽车大功率快充基础设施建设。在《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大功率快充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提案中指出,当前我国公共充电桩中快充占比仅为四成,且快充功率普遍较低,导致充电速度慢、排队时间长、周转效率低等问题依然突出,难以适应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雷军提出三点建议:强化政策引领,统筹推进大功率快充网络规划布局;组建国家级创新合作平台,加强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强建设服务保障,推动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普及。

其实无论是换电还是快充,在”汽扯扒谈”看来都需要国家牵头建立统一的标准,避免企业各自为政,造成充换电资源的浪费。尤其是换电站,如果各个企业能够统一标准,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利好的。

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汽车消费

最近一段时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各大新能源车企纷纷上调了新车零售价。相比于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中电池占据较大的生产成本,而其用到的贵金属较多,受到行业影响较大。

全国政协委员、北汽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表示,最近新能源车普遍出现了涨价的态势,而这才刚刚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过去的一段路走得非常好,不要由于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无序增长,破坏了当前新能源汽车良好的市场环境,这是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最大的挑战。希望政府的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能够立即采取果断措施,要合理地引导价格。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同样表示,当前锂资源供需形势严峻,行业发展面临挑战。曾毓群认为,应加快国内锂资源勘探开发,保障供应链安全,同时应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攻关,提升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合众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运舟建议,加快出台新能源汽车一揽子支持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业稳定健康发展。他提出,要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给予税费、金融等方面支持。延长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消费税的期限至2025年12月;建议增加购置新能源汽车的个人补贴,以及购买新能源汽车抵扣个人所得税。给予新能源汽车企业低息专项贷款或发行专项债券。

由此不难看出,相应的资源储备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抗衡成本上涨的压力,避免将成本压力转嫁到消费者的头上,对汽车消费产生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2022年开年汽车行业整体发展势头还是不错的,芯片、疫情这两只黑天鹅依旧环绕。而针对汽车行业的未来,车企的大佬们已经看到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果都能顺利落地的话,相信国内汽车行业依旧会引领全球汽车产业发展!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1723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