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到底是什么意义呢?

新能源汽车到底是什么意义呢?_58汽车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视频

好了,进入正题:

新能源汽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首先要搞清楚两个方面:

新能源,汽车,存在的意义分别是什么。那么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首先,盲猜题主想说的是:纯电动车(请注意,我没有用“汽车”,严格意义上来说,没有燃烧汽油,纯电动车,也就不应该称之为“汽车”)。

纯电动车辆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在我看来:新能源车的出现,并且发展,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的本质!而且,是让人类在出行这件事上,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

1,历史的轨道——我们来理一下时间线!

1799年,伏特(没错,就是电压的单位)利用金属和盐水,第一次制造出了电池!

(没错,最早的电池就是这么又大又丑……)

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用一条直的金属导线通过电流,那么在导线周围的空间将产生圆形磁场……

1821年,法拉第发现“磁生电”,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

这两个人的伟大发现,不仅让人类逐步迈入电气时代,而且,也让电能和动能之间相互转化,成为了可能,为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可以说,后人在电和磁方面的所有成果,都是在他俩的成果上改进)

(有没有唤醒你们沉睡的记忆?,还记得自己的左右手定律吗?)

1834年,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尝试用直流电机,驱动轮子前进,开创了电动车的先河。

(是的,仅仅是驱动,还不能坐人……没错,这玩意本质上和我们玩的四驱车是一个原理)

1881年,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发明了一辆以铅酸电池为动力,可以充电的电动三轮车,全车重160kg,最高速度可达12km/h

(从此,电动车被市场所接受……)

而内燃机方面:

1876年,德国科学家尼古拉斯·奥拓,发明了第一台四冲程内燃机

(尼古拉斯·奥拓和他发明的四冲程内燃机)

1886年,卡尔·本茨研制了第一辆单缸汽油发动机,发明了第一辆机动三轮车,内燃机车正式走向历史舞台。

(伟大卡尔·本茨和他发明的汽车)

可以看到,电动车的历史,要早于汽车,而且事实是,在1920年之前,全世界的电动车销量,是要远远好于汽车的销量的。

从19世纪末开始,美国,英国,法国等多个国家,都开始大量生产电动车。

举一些案例:

1912年,美国拥有注册在案的电动车33842台;

1901-1920年,英国伦敦电动出租汽车公司生产了后轮轮毂电机、后轮驱动、斜轮转向和充气轮胎的电动汽车

1907-1938年,底特律电气公司生产的电动车不仅无噪声,清洁可靠,而且最高时速达到40km/h,续航里程达到129km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1920年开始,内燃机大量应用在车辆上,逐渐的击败了电动车,占领了主要市场,电动车战败,甚至一度销声匿迹……

2:人类普遍喜欢“先做加法,再做减法”——电动车的大衰败

我一直认为,人类在面临选择的时候,通常都会有“先做加法,再做减法”这样的一个规律。

换个说法,先是由简入繁,再由繁入简!

什么意思呢?

人们在遇到问题或者解决某些事情的时候,如果有多个方案可以选择,大多数会考虑实际情况,选择复杂的方案,因为,简单的方案通常来说,通常会有短板。而复杂的方案,论证相对更精细,更加让人有信心……但是,一旦简单方案中的短板因素被证实不再短板,那么,简单方案又会回归人们的选择——同时人们也会发现,复杂方案过于复杂的缺点——毕竟有些事情,经历了,才知道难做

回到车辆领域:以动力系统的驱动方式来说,干汽车的人,大家都多少知道一些,纯电驱动的车辆,无论是从结构,还是控制逻辑来看,比燃油车相对来说要简单的多。

而传统燃油车的动力系统,发动机,变速箱,极其复杂,很多企业到现在都没有掌握这两大部件的关键技术。

今年迟到的315晚会,上汽通用五菱还因为变速箱问题,被点名…

那为什么,结构更加复杂的燃油车,会战胜电动车,在差不多100年的时间里占据了人们的出行主要方式呢?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续航!

在1920年之前,人们的出行需求,往往集中在本地,远途出行基本上都靠火车,而且,当时城市中才有良好的路面供车辆行驶,所以,电动车续航短的问题,并没有成为其发展的阻碍

早期的电动车,续航里程全靠铅酸电池提供,只有可怜的十几二十公里,甚至很少有上百公里的续航的

即使那时候,已经出现了公共充电桩……

但是,后来的事情发展,有点出乎人们的意料:几件发生转折的事情,让电动车这个简单方案的短板凸显,在短短十年内失去了人们的青睐,转而投向了复杂方案的汽油车的怀抱。

第一件事,汽油车开始使用电机作为启动装置!

“一个人的伙伴也是他的敌人”,万万没想到,用于电动车的电池电机,被汽油车拿来做启动装置,取代了之前的手摇启动发动机的方式,大大的降低了汽油车的使用难度

第二件事,公路建设的发展,让人们开始向往更远的旅行!对续航的要求更高!

1920年,美国拨款5千7百万美元,建设计划约5万公里公路。而在当时,注册在案的车辆数,超过900万辆——你们看,先有车,再倒逼公路建设,有的时候,新生事物带来的其他领域的发展,简直不可估量。

到1934年,美国联邦公路总里程超过33万公里

第三件事:大油田的发现和加油站的普及

1922年之前,是世界石油工业初始阶段,世界石油年产量1亿吨。

在1920年,美国石油产量达到44295万桶,占世界总产量的64%,而在1900年,这个数值才是6362万桶。

由于汽车的发展和间接推动,1922年到1960年之间,世界石油年产量突破10亿吨。

同时,加油站也得以普及,1922年底,壳牌石油公司,在美国西海岸的加油站数量超过1800座——虽然那时候的加油站其实就是杂货铺里卖罐装的汽油

第四件事:福特T型车的流水线生产,大大降低了汽油车成本!

福特推出的T型车,使其从1906年的850美元,降低到1925年的260美元(福特公司的员工只要两个月的工资就能买得起一台车——为什么我现在两个月的工资买不起车,越活约回去了吗?)

基于以上几个重大事件,及其他一系列辅助事件:如内燃机本身技术提升,NVH技术提高等等,电动车的最大短板——续航里程不足,让人们人们选择了拥有更长续航里程,但是结构和控制却更加复杂的燃油车!

而燃油车,也没有闲着,燃油机在把燃油的内能转化机械能方面做到了极致,但是依然不如电动机将电池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但是,燃油车也趁着这百年,把自己在其他方面做到了极致:“动力,平顺,安静,舒适,奢华的内饰,整齐的做工,高级的品牌感……”

人们因为续航里程这个重要的因素,在出行这件事上,舍弃了电动车这个“简单方案”,选择了相对“复杂方案”的燃油车!

这一局燃油车胜,而且是大胜!

3,石油危机的爆发和电动车的复苏

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伊朗和伊拉克爆发两伊战争,原油日产量锐减,国际油市价格飙升,石油危机爆发,给世界各国造成巨大的冲击,人们开始思考和寻找替代石油的其他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电能等可再生能源。——难道真的只有战争之后,才能让人类进行深入的思考?

此后,各国政府都开始转向鼓励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研究……

1993年,克林顿总统发布新能源著名的“未来汽车合办计划(PNGV)”

著名的通用EV1,就是这项计划的产物之一

而我们的邻国日本,在电动车或者说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甚至更早。

早在1965年就开始启动电动车的研制,并正式把电动车列入国家项目。1967年,又成立日本电动车协会,鼓励电动车的发展。未解决能源匮乏问题,日本出台了很多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政策,这也鼓励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早在1993年,日本就启动了“Eco-station”项目,计划建立2000个替代能源汽车燃料供应站,其中1000个纯电动车快速充电站

但是,由于产品太过于超前,同时由于当时电池技术的限制,纯电动车型还是逃不出两个梦靥——充电和续航里程。

由于使用的是铅酸电池,EV1的续航不到150km,且配备又复杂又慢的充电体验。导致“简单方案”电动车的短板依然没有根本解决

同时,加上昂贵的价格,生不逢时的通用EV1纯电动,在销量卖出几千台之后——甚至后来以法律保护为理由召回了并销毁了一大部分——不得不在2003年黯然离场,这恰恰也带来了另外一家“美国新势力特斯拉”的起步。

我们的邻国日本:

日产于1992年开始锂电池技术的研究,并且在九十年代中期,日产就开始测试电动车Prairie和Altra。之后又于2000年推出HyperMini电动车。并且有100余辆在美国行驶,该车算是日产研发电动汽车的垫脚石,因为该车续航只有80公里,最速度只有80公里/小时(就不是我国早期的“双80”政策么……)日产于2003年取得电池技术的“重大突破”,大大降低了电池成本。所以后来在2010年推出的风靡全球的日产LEAF,用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优秀的车辆产品,依然还是打开了人们对电动车使用习惯。

但是依然没有摆脱短板——续航的魔咒!

2010年的日产LEAF续航,续航只有不足160km,但是对于短途出行的人们来说,其实还是够用了。所以,在没有那么疯狂追求续航的早期产品中,LEAF算是非常成功的产品了

那我们国家就没有很好的新能源启蒙吗?当然有,而且是一个很著名的人。

历史上,总有一些人,可以透过这重重地迷雾,看到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钱老就是其中一个。

关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不再赘述,历史也是如此让人难以琢磨:

电动车的复苏,已经似乎逐渐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但是,短板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4,新时代的到来和纷纷崛起的新能源们

时间到了2000年以后的新时代:电池储能优势的长足发展,逐渐让续航不再是困扰电动车发展的瓶颈。

那么,人类又可以拾起来当年被遗忘的纯电动车辆的技术,开始造电动车——实际上并没有遗忘,只是变得小众了吧。所有人都沉浸在燃油车大步向前发展的狂欢里……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约翰·班宁斯特·古迪纳夫(JohnB.Goodenough)教授,斯坦利·惠廷汉姆(StanleyWhittingham)教授和吉野彰教授,获奖理由是:为锂电池的发展所作的贡献。

另一个要重要感谢的人是,埃隆马斯克。

他是第一个尝试打造量产的长续航电动车的人。

他敏锐的意识到,电池已经不再是发展电动车的瓶颈,而且现在还没有人干出像样的电动车,那么,我来干!

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马斯克于2004年投了一大笔钱,成了特斯拉的董事长。

Roadster这款车的开发,奠定了特斯拉的成功。早期Roadster的开发人员,很大一部分都是从通用挖过来的,早期的动力系统方案甚至都直接照搬通用EV1的,要不然前面说通用EV1的生不逢时,造就了特斯拉呢……

(特斯拉的历史就不展开细说了,大家基本都知道的)

由于昂贵的价格,和不断推迟的交货时间,导致Roadster一代产品,全球交付了1500台后,全面停产!

但是,这款车,让人们看到了,电动车的续航里程这个“短板”是可以被解决掉的!接近400公里的续航,让人们看到了电动车发展的希望!

同时,电动车终于在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里,再一次昂起来高贵的头颅!

但是,传统燃油车花了近百年时间构建起来的“壁垒”是那么容易打破的吗?当然不容易!

电动车在动力系统上碾压了燃油车,那又如何?其他方面呢?品控,内外饰,高级感呢?

这里,要不然我觉得马斯克厉害呢,马斯克要革传统燃油车的命,压根就没想在多个领域去碾压传统燃油车。而是选择了差异化打法!

电动化+网联化+智能驾驶

传统车的奢华啊,做工啊,配置啊,这些,特斯拉统统不在乎!

首先干动力系统!纯电驱动就是强大,秒杀几乎所有燃油车!

你们看Model3的做工那么差,现在的销量还不是轻松碾压其他同价位的BBA?为什么?

追其本质就是:特斯拉用自己的差异化打法,打破了人们心中对于传统车的一些阈值。短板首先被补齐了!

说到底:人们真的非常在乎那些参差不齐的缝隙吗?不,大多数的人们的关注点已经逐渐的被转移了!

如果没有马斯克,也许人们重拾电动车的意图会往后延很久,但是我相信,人们再次启用纯电技术来驱动车辆,依然会是将来车辆发展的必然方向!没有马斯克,肯定还会有其他人!

其实,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的人,有不少,比如说,前面提到的钱学森……(佩服,伟人不愧是伟人!能够投过现象,看到本质的人!)

——试想,如果钱老也牵头大力投入电动车领域,而且我们国家有更多的人早早的意识到,电动车的本质其实比燃油车更加“由繁入简”,我想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也许会更有进步。

然后是自动驾驶!(其实本质上还是因为,纯电平台的车,更容易实现自动驾驶)

在解决了“续航”这个短板以后,顺便解决了“充电难”为问题,随着车辆的增多,历史的发展,人们开车的时候,思想观念已经逐渐的转变,从“把人从某地转移到另一地方的代步工具”,逐渐转变成“让人在车辆里有享受的过程载体”(不要想邪恶)

那么,自动驾驶,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人们可以解放,脚,手,眼,甚至大脑。可以用来做其他更加有意(xiu)义(xiu)的事情……

为什么传统燃油车的在自动驾驶领域,干了这么些年,都没有电动车干了才十几年的历史发展的好呢?追其本质,还是因为:复杂!

(不说别的,一个变速箱控制,就要人老命!)

结构和控制更加简单高效的纯电动车辆,可以让自动驾驶也变得容易实现!甚至老马又不自觉的说自己马上就能L5了呢!

再然后就是车联网等更新的思路!

传统燃油车在这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新能源汽车了吧。各大造车新势力把OTA这一项就玩到溜的飞起,自然也不必赘述

以特斯拉为首的造车新势力们,这一系列的操作,倒逼着这些传统燃油车的厂家们,都不得不也开始做电动化转型之路,开始自己革自己的命了。

因为他们发现了威胁,如果再不改变,也许,就跟不上时代了…

后记:

既然,我说了电动车是作为出行的“简单方案”的优势,那么,有没有劣势呢?当然有!

比如说:

1,控制器,太多了!尤其是,智能汽车,几十个控制器,控制起来,是不是更加困难?不用担心!像马斯克这样的大脑怎么会想不到解决思路?

那就是,首先做域控制器,功能集成,然后再继续高度集成化,做成云端控制器!思路很清晰!这是一个“由繁入简”的过程

2,电池的控制需要更加的精细化!由于电池本身的技术水平限制,现阶段的技术难度反而在于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优秀的电池管理系统的开发,不亚于变速箱的控制复杂。也许这目前也是还没完全解决的短板吧。但是相信随着电池本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池管理系统也会逐渐走向“由繁入简”的过程。

我们承认马斯克领导的特斯拉走在了电动车的前列,这丢人吗?很丢人!

但是又不丢人。时代需要这样的人物出现,后面跟随着一大批跟他一起改变世界,改变出行的人。

李斌,李想,何小鹏……这一串在尝试改变的排头兵们,在不同的领域摸索着。感谢这些愿意探索的人。

纯电,换电,增程,混动,燃料电池,Plug-In,也许都有自己的短板,但是我们需要等待这样的一个时机,某项技术达到了解决掉这个短板,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选择了燃油车或者电动车,而是科技发展到某个阶段,为我们提供了这类型车辆的技术基础,我们只是顺势而为的享用了这些科技成果。

所以,新能源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那就是:让人类在出行领域,回归更加的简单高效。而且,这种趋势,在其他领域,也会更加频繁的出现!

《龙珠》里面,老界王神说过:什么超级赛亚人,都是错误的进化方向!

所以,也许,电动车(或者说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其实才是人类出行工具将来发展的真正的方向!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2189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