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厂性能车是否都能满足赛道工况(以天马为例)激烈驾驶(用90%发动机动力)情况下驾驶30分不爆缸?在赛道上,性能车的衰退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系统:轮胎、刹车、避震机、LSD、自动变速箱和引擎。其中,轮胎和刹车是赛车场先撑不住的部件,然后是自动变速箱和引擎。驾驶人的集中力也是一个重要限制,所以赛车场一节也就15分钟。跑的节奏也是先暖胎加熟悉赛道新变化,然后全力冲刺3-5圈,接下来高档慢行少刹车COOLINGDOWN,最后进P房,人车休息同时看数据小结。总结来说,原厂性能车在赛道上的耐久性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车辆的各个部件的性能和质量、驾驶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赛道的条件等。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所有原厂性能车都能满足赛道工况的要求。对于经常进行赛道驾驶的车主来说,需要更加注重车辆的维护和保养,同时也需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以确保在赛道上的安全和稳定。
赛道驾驶的话,性能衰退主要围绕这几个系统进行。
1.轮胎。胎肩反复变形,胎面反复摩擦,以及轮毂导入的刹车产热,作用于轮胎橡胶导致轮胎弹性变差,气压升高,综合造成轮胎损失抓地力,头文字D经常出现的轮胎热衰退就是指的这个。如果长期这样,还会导致胎面剥离造成永久损坏。
2.刹车。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刹车油中的水分气化,阻断刹车液压传递,以及刹车皮高温釉化丧失摩擦系数。长期下去,刹车盘出现热变形而出现刹车抖动等故障。
3.避震机。悬吊总是高频大行程移动。油液反复在针阀穿行产热无法消散,被频繁搅拌引入气泡则,导致阻尼油超温变稀膨胀,丧失避震阻尼,车辆稳定性大幅下降。长期如此,避震机出现漏油等问题。不过这种情况在拉力赛环境比较常见,场地赛的避震机没有这么大负担。
4.LSD。硅油黏式差速器和离合器式LSD(无论是否有电控)都会因为高温丧失锁止能力,削弱车辆动态表现。不过同样是在需要频繁大转速差同步的拉力赛环境更为常见。而且现在的电控LSD往往先提前进入保护模式。
5.自动变速箱。大功率状态频繁换挡,且毫无顾忌缓冲时间极短造成变速箱油高温(判断指标),进入限功率保护状态。
6.引擎。水温失控,冷却系统内部压力增大,随后机油温度失控,黏度降低,配合面间隙缩小,润滑油膜破坏,造成拉缸(往往是凸轮轴和曲轴损坏,或者缸垫损坏,这些都叫爆缸)。当然,在这之前,进气温度过高导致爆震早燃概率增加一般就会让引擎进入保护模式了,涡轮引擎尤为明显。
引擎和自动变速箱保护机制比较多,所以相对安全,但老车在这一方面需要更依赖于驾驶者判断。对于经常赛道驾驶,defi六连表(涡轮压力,水温,油温,油压,进气温度,排气温度)和空燃比表(更讲究的选择),加大水箱,机油和变速箱油冷却,中冷水喷,刹车风管全都要。当然,带高压气室和储油背樽的避震,高温刹车油,皮,碟,又轻又透的锻造轮毂,超薄轮胎也都可以帮助降低热负荷,提高车辆耐热能力。最关键的,轻量化的一部分意义也在这里。
至于题主所问,赛车场先撑不住的是轮胎和刹车,然后是自动变速箱和引擎(涡轮引擎的耐热是真的不行),驾驶人的集中力也是一个重要限制,所以赛车场一节也就15分钟。跑的节奏也是先暖胎加熟悉赛道新变化,然后全力冲刺3-5圈,接下来高档慢行少刹车COOLINGDOWN,最后进P房,人车休息同时看数据小结。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3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