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稳定的丰田卡罗拉,为什么还要推出新的1.5L动力版本?

销量稳定的丰田卡罗拉,为什么还要推出新的1.5L动力版本?_58汽车

丰田卡罗拉作为全球畅销车型,累计销量高达4900万。然而,面对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消费者对低油耗的需求,丰田推出了全新的1.5L动力版本。这一举措并非简单的替代原有机型,而是在1.2T、1.8L双擎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卡罗拉的动力选择。1.5L发动机的推出,得益于丰田TNGA架构的先进性。在满足国六b排放标准的同时,1.5L发动机实现了更低的油耗和更优的单缸设计。相比1.2T版本,1.5L的百公里油耗降低至5.1L,同时重量减轻7%,提升了操控性能。此外,1.5L发动机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如缸内直喷、VVT-iW可变气门正时、激光熔覆阀座等,以提升动力性能和NVH表现。丰田卡罗拉1.5L的推出,不仅是对动力总成的优化,更是对市场策略的调整。通过提供更丰富的动力选择,卡罗拉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紧凑型轿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同时,1.5L发动机的加入,也有望改变消费者对小排量车型的固有认知,引领燃油车领域的新趋势。总之,丰田卡罗拉1.5L的推出,是应对政策法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升级的必然选择。凭借丰田的技术实力和TNGA架构的优势,1.5L发动机有望成为卡罗拉的新主力,为消费者带来更高效、更环保的驾驶体验。让我们拭目以待,卡罗拉1.5L能否在市场中取得成功,成为燃油车领域的新标杆。丰田卡罗拉推出1.5L动力版本,旨在满足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和消费者对低油耗的需求。1.5L发动机基于TNGA架构开发,实现了更低的油耗、更优的单缸设计和更轻的重量。同时,采用多项先进技术,提升动力性能和NVH表现。1.5L版本的加入,丰富了卡罗拉的动力选择,有望改变消费者对小排量车型的认知,引领燃油车新趋势。丰田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策略,有望使1.5L发动机成为卡罗拉的新主力,为消费者带来更高效、更环保的驾驶体验。让我们期待卡罗拉1.5L在市场上的表现,看其能否成为燃油车领域的新标杆。

有一个学长,曾经参与过国VI排放标准的制定。当时我跟他抱怨,这要求实在是变态,这么搞车企就完了。学长倒是很淡定:“绝大多数车企都能做到,你看着吧。”结果,近两年车企果然陆陆续续整上国VI机型了,一些甚至直接推出了满足国六b的产品。

促使车企更新动力的外在因素,主要是我国的CAFC,也就是平均燃料消耗量,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严格的车企节能减排法规了。这导致车企在实现电动化的同时,还要对燃油车动力总成不断做出优化,降低油耗。

再把时间线拉长,过去的十多年里,美国、欧洲、中国汽车市场的平均排量降幅分别为15%、5%和9%。所以大面上说,题主这类问题都有一个共性答案:为了满足排放标准、双积分等政策,再加上人们本来对低油耗就有常规需求,使得发动机轻量化、小排量化、单缸最优化成为大趋势,最好还能兼容混动,“一机两用”。

落实到车企,还要看厂商如何给自家的小排量机型定位,也就是“替”or“补”的问题。目前大部分品牌会让旗下三缸机型随着车型迭代,去替代原有机型,比如原有的1.6L、2.0L自吸让位给1.2T或1.5T,带来的直观感受就是:排量数字下来了,动力参数也没啥提升。由于消费者没有选择,自然会倒向其他竞品。

所以为啥很多车型会经历排量下降带来的阵痛?因为大部分购车者在试驾之前,就被数字挡在门外了。任你三缸机有多少技术加持、体验多棒,人家连车都不上,扭头就走。

要知道,卡罗拉可是丰田享誉全球的明星车型,4900万的累计销量摆在那里,这台车上任何一点变化,一定是慎之又慎的结果。由此可见,丰田在卡罗拉上面使用1.5L发动机,一定是有备而来。

卡罗拉这次推1.5L,不是多数车企的“替”,而是“补”。因为原本卡罗拉就有1.2T、1.8L双擎两种动力版本,新的M15A1.5L发动机丰富了卡罗拉的选择空间,使其形成1.5L、1.2T、1.8L双擎三者并存的局面。

简单对比下配置,1.5LW-CVT精英CARE版的价格与1.2TS-CVT先锋PLUS版,前者贵出1万元,多出的配置有电动天窗、皮质座椅、导航、车联网、LED大灯以及自动空调等。显然卡罗拉1.5L不打无准备之仗,希望能通过更高的普惠性打开市场。

每一次友商用小排量机型向用户的固有认知发起冲击,基本上都是铩羽而归。这一次,丰田不可能让卡罗拉失败,卡罗拉的号召力能不能扭转人们对小排量机型的偏见?这是今年燃油车领域第一场悬念大戏。

别人都是“替”,卡罗拉是“补”。丰田之所以能采取这种策略,更深层的原因还是TNGA架构带来的利好。TNGA架构对车身和动力总成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

直接把技术给足,让产品实现跨越式提升,从而应对政策法规的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升级。

原本1.2T机型,就能做到在不改变硬件的前提下,直接满足到国六b,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次的1.5L发动机也是如此,我感觉这台发动机的作用,“补”也只是暂时的,现阶段是作为动力总成的过渡,不排除1.5L机型成为燃油版卡罗拉的主力担当。换句话说,不要觉得1.5L版本现在的价格低,就代表这台发动机低人一头,其研发投入实际上非常高。

相比1.2T版本,1.5L对用户最大的利好是油耗进一步下降。工信部油耗数据没有使用参考价值,但具备横向对比价值。相比1.2T的5.5L/100km,1.5L卡罗拉的百公里油耗下降到5.1L,长途奔袭一箱油理论上能跑个800公里。同时,排量增长并减少一缸后,实现了更好的单缸最优化设计。再对比下两款机型的参数:

两个显著特征,1.5L机型的压缩比达到13:1,热效率达到40%,在同排量机型中处于顶级梯队。热效率高,因为这款发动机是在兼容混动的技术要求下开发的,其混动版本热效率达到41%。在TNGA架构的开发理念下,丰田的零部件通用率提升,M15A与2.0L(M20A)、2.5L(A25A)具有较高的零部件通用率。

为了实现更高的功率和滚流比,M15A也采用了缸内直喷,同时将进气道设计得相对平直。为了提升耐磨性和冷却效果,进气口采用激光熔覆阀座,为进气道形状优化留出了足够空间。进气端VVT-iW使得发动机可以根据不同工况,在奥拓和阿特金森循环之间切换,这也是丰田6AR、8AR机型上搭载的技术。

缸数降低后,单缸最优了,动力提升了,油耗下来了,但也会带来NVH方面的不足。所有厂商的思路都是一致的,就是通过技术的加持,弥补NVH下降对用户带来的负面影响。

M15A的策略是:高端车型技术下放,并配合动态阻尼调节。前者,丰田把亚洲龙上面的发动机液压悬置支架放到了卡罗拉上面,只M15A低转速下的震动传递至车内,对降低噪音也有一定帮助。而后者动态阻尼调节算是丰田比较独家的技术了,在平衡轴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树脂材质的从动齿轮,配合橡胶减震器,降低平衡轴工作时的噪音和震动。这些林林总总的减振降噪手段用下来,最终M15A在节气门100%的工况下,噪音与M20和A25处于相同水平。

丰田通过新增减磨技术,帮助发动机实现40%的热效率。比如用激光在活塞裙上打出交叉纹路,并附上树脂涂层,这些微观结构使得机油油膜能更好地保持在活塞裙上,降低摩擦的同时还能降低活塞裙划伤风险。

1.5L发动机相比1.2T机型,由于缸数下降,且中间气缸的曲柄销没有使用配重块,1.5L的重量反而比排量更低的1.2T下降了7%,仅有84.5kg。最终,卡罗拉1.5L车头重量降低25kg,对于油耗和操控性能的提升是有帮助的。而在曲轴轴承上,M15A重新设计轴瓦内部的沟槽,使凹槽的宽度可变,降低轴瓦工作时机油流出速度,进而缩小油泵尺寸。

不管怎么样,一款小排量发动机的表现到底好不好,厂商的宣传和理论分析只是一方面,还要结合目标受众的接受度,我也是在实际开到车之后才给出自己的结论。就目前开过的福特、通用、领克、本田、PSA等品牌的三缸车型而言,考虑到各自的排量差异和产品定位,动力最好的是PSA的1.2T,NVH控制最好的是领克1.5T。而且有这么一个规律,虽然NVH考验厂商各自的成本匹配与研发功力,但同排量下,三缸机型动力表现往往优于四缸机型。也是一个未来的趋势。

比较期待卡罗拉1.5L的实际感受,各位感兴趣试驾的话,细细体会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观感受:

卡罗拉的特点在于,它是丰田世界范围内的支柱车型,在国内的口碑和认知度怎么说呢,对于很多人而言,卡罗拉是同级别合资车型中“闭眼买”的存在,累计4900万销量就是卡罗拉为自己做的最好背书。很期待卡罗拉1.5L在市场上的表现,如果丰田都掰不过人们对于排量和缸数的执念,那别的厂商还是趁早想辙吧。

以上内容由58汽车提供。如有任何买车、用车、养车、玩车相关问题,欢迎在下方表单填写您的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与您联系,为您提供快捷、实用、全面的解决方案。

原创文章,作者:58汽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car.58.com/7142854/